1 / 9
文档名称:

广东省中大附中部编版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zip

格式:zip   大小:85KB   页数:9页
该文档为压缩包格式,解压后包含1个文件,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广东省中大附中部编版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zip

上传人:1905133**** 2025/4/17 文件大小:8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广东省中大附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广东省中大附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233 KB]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广东省中大附中部编版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是由【1905133****】上传分享,文档一共【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广东省中大附中部编版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9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丛冢(zhǒng) 省亲shěng 讥诮(qiào) 应接不暇(yìnɡ)
B.蛮横(hènɡ) 强劲(jìnɡ) 喧豗 huī 连篇累牍(dú)
c.忏悔(chàn) 谛听(dì) 良莠 (xiù) 不谙世事(ān)
D.撰稿(zhuàn) 玷辱(zhān) 饿殍 piǎo 曲曲折折(qū)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老师一再强调要抓紧学习,可他却不以为然,心想:怕什么,"车到山前必有路"。
B.这种马车在巴黎只有在天黑了以后才出现,仿佛在白天它们自惭形秽,不出来。
C.无所事事而又怨气冲天的人的口水,在淹没着忍辱负重、埋头苦干的人的劳动。
D.丈夫走了,女人们到底有些"打断了骨头连着筋"的感觉,找着各种借口去见丈夫。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
A.我“开放日”活动,引起各方关注,那天参加活动的就有三个名校的领导。
B.为了防止考试发生舞弊,有关部门对制卷、监考、阅卷、登分、统计、成绩公布等工作都拟订了具体的操作规程。
C.李梦南尽管医务工作令他“很不高兴”,但是他制造的“刺医”血案,难道不应该我们整个社会的深入反思吗?
D.在薄熙来主政重庆时,掀起“唱红打黑”的高潮,对全国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对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明年秋,送客盆浦口   明年:第二年
B.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      本:原来(是)
C.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因为:于是就拟制
D.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快:急速地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铮铮然有京都声 / 蚕虫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选自李白的《蜀道难》)
B. 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选自李白的《蜀道难》)
C. 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 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 (选自林觉民的《与妻书》)
D.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 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选自归有光的《项脊轩》)
下列各句中,与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A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选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B.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选自《诗经·邶风·静女》)
C.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选自《诗经·卫风·氓》)
D. 灭六国者,六国也。(选自杜牧的《阿房宫赋》)
7. 对这段文言理解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段文言文是对《琵琶行》这首诗歌的创作缘由作了简要的说明。
B.创作缘由不仅是因为送客时听到了美妙的琵琶声,而且更因为琵琶语触动了诗人情怀。
C.诗人被贬江洲一直都很郁闷,不遇之情耿耿于怀,因此遇到琵琶女,不免有点相见恨晚,情不自禁地抒发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似”的感慨。
D.这段诗序和《孔雀东南飞》以及姜夔的《扬州慢》诗词前的序言一样,除了交代写作缘起外,还概括了诗词记写的主要内容。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郡即日便征。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 (选自《世说新语》)
(1)用“/”给划线的文字断句。(3分)
遗 已 聚 敛 得 数 斗 焦 饭 未 展 归 家 遂 带 以 从 军 战 于 沪 渎 败 军 人 溃 散 逃 走 山 泽 皆 多 饥 死 遗 独 以 焦 饭 得 活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4分)
②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2分)
9.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 “风住尘香花已尽”一句其实是一个复句的内容,请用“虽然……,但是……”的形式用白话表达出来。(2分)
 
(2)“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历来被人称绝,请分析它好在什么地方?(4分)
三、现代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1—14题。
2003年4月1日,我在开车从北京回上海的途中。在那之前,我并不是你的歌迷,我只知道你唱过《倩女幽魂》,我甚至觉得,你好久没做宣传,没出作品,已经过气了。
对你的了解从京沪高速的山东段开始。那里的山上都是顽石,少见绿色。以往开车路过河北,山东和江苏,打开电台,要不是卖春药的,就是治性病的,还不停的有托打电话和主持人互动,说疗效好,去哪才能再买到。我常想,这么明显的忽悠,怎么可能有人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充斥着荒诞。但那一次开车的旅程,我能调到所有的频率里都只有你的生平介绍,当然还有你唱过的歌。我甚至发现,有时候,我偶然会哼唱两句的不知名旋律,原来都是你的。路过临沂,电台主持人甚至自己开唱《奔向未来日子》。
对你来说,已经没有未来的日子了。你奔向了永远不会来的日子。那些岁月里,我是一个轻狂气傲的无知少年,对所谓港台巨星嗤之以鼻,这也让我错过了你。那几年我在北京,迷茫的就像在能见度只有一米起了大雾的国道上开车,好在我一直没开进逆行车道。等我懂你,再没机会来看你的演唱会。回想起来,你若在,无论我有钱没钱,一定会买一张离你最近的票。
没有什么夸你的。我甚至想,如果你还活着,机缘巧合,兴许能和你吃上一顿饭,说上几句话。那次从北京回上海是一次奇妙的旅程,开过长江大桥,我就找了一个休息站停靠了下来,吃了一碗泡面,清楚记得江水声就在耳边。我买了两张你的盗版唱片。这不能怪我,在高速公路服务区里没有正版的。我启程上路,把唱片塞进了碟机。
不幸的是,我没能听见你的声音,因为我买了VCD。家乡离我越来越近。1200公里路程,我并未为你落泪。毕竟我们刚认识,你得理解。到了上海,身边的朋友常常谈起你,有黯然神伤的,有伤心哭泣的,更多的是,哦,是嘛,他这么有钱,干嘛要自杀,可惜了。还有恶意揣测的——至今我的身边依然有人相信你是得了绝症或做了什么事情,不得已才跳楼,我每次都要和他们争辩。但两个星期以后,也便这样了,大家开始很少谈起你。一个月后,劳动节,大家依然不爱劳动,两个月后,儿童节,小孩依然欢声笑语,三个月后,四个月后,周年祭,到现在,九年了,这世界没有什么变化。这九年里,你陪伴我度过很多困难的时光,可惜那些激励我的歌并没能激励你自己。
我想我懂你了,Leslie。这眼前的世界并不是你我想象的那样。你改变不了。我改变不了。我今年三十岁,没有你那么多的作品,你死去了,你的歌也许能被别人再唱五十年,一百年,我若死去了,我的文字也许只能被别人记得五年,十年。又也许更短。我也许比你长寿很多,又也许不能。说不定我会成为一个老顽童,说不定我忍受不了自己衰老。谁知道呢。
Leslie,多年以后,我们终会相见。我获得的成就比你少很多,但争议倒也不少,算能作为谈资。和你一样,很多争议要到死后才能平息,或许不能,甚至更多。他日我们相见,你若不嫌弃,让我为你写一段歌词。不会差的,只是辛苦你要用普通话唱。你说你一生没做坏事,为何这样。我想我可以试着告诉你为何。因为,你一生没做坏事,所以,就是这样。
(选自韩寒《写给张国荣》)
11.下列对原文要点概括评说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前两段从山东高速的一段旅程开始,介绍了因为张国荣的死讯而知道张国荣。
B.第三段强调自己曾经对港台巨星的不屑一顾,等有了一些经历懂了张荣国的时候,张已经离去,表示错愕惋惜痛心疾首,追悔莫及。
C.第四段,用高速公路买盗版盘的小故事;这是本文的一颗重磅炸弹,要的效果就是炸出张歌迷的眼泪,勾起每一个哥哥迷第一次遇见哥哥时的甜蜜回忆。
D.第五段,用买的是VCD自己车上是CD没能听成歌曲来继续控制故事情节的发展。
E.第六段说“我若死去了”“我也许比你长寿很多,又也许不能”,这是向张国荣的粉丝诉苦,向自己的粉丝诉苦,对公众发出死亡威胁。
12.下列符合原文主旨的有 (3分)
A.用张国荣的悲剧提醒公众,不要让这的悲剧在我“韩寒”身上重演。
B.再次启用有强大号召力韩寒品牌,来化解现实的巨大压力。
C.为了得到公众的同情,得到张荣国粉丝的支持。
D.借纪念张国荣先生,抒发自己难言的苦衷,表达对无端猜忌的不满。
13.第二段为什么写以往开车在电台听到总是买药广告的事?(4分)
14.最后“你说你一生没做坏事,为何这样”和“因为,你一生没有做坏事,所以,就是这样”两句,其中“没做坏事”与“这样”代指什么?后一句有什么言外之意?(6分)
四、现代文学作品鉴赏(15分)
(一)阅读课内文段,回答15题(5分)
老栓听得儿子不再说话,料想他安心睡了;便出了门,走到街上。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只有一条灰白的路,看得分明。灯光照着他的两脚,一前一后的走。有时也遇到几只狗,可是一只也没有叫。天气比屋子里冷得多了;老栓倒觉得爽快,仿佛一旦变了少年,得了神通,有给人生命的本领似的,跨步格外高远。而且路也愈走愈分明,天也愈走愈亮了。
15.这段文字描写人物怎样的心理?要表达怎样的主旨?(5分)
(二)阅读课外的小小说,完成16~17题。
那不是我妈
作者:楚水野鹤
  老婆打电话给我,说她在时代超市买东西,钱没带够,要我赶快送钱给她。我没多考虑,打了个的士直奔时代超市。
进入超市转了一大圈也没有见到她的人影,我一边到收款处找,一边掏出手机打电话给她,一问才知道她在新时代超市,也怪我马虎,没问明白,市区有两个时代超市,一个是时代超市,另一个是新时代超市。
老婆她在新时代超市,我正走到收款处不远的地方,一个老太太拉住了我。她说:“顺子,你怎么看到我不说话呢?”我一看,老太太没见过,她准是认错人了,我边走边说:“老太太,你认错人了吧。”老太太显得很吃惊的样子,她唠叨说:“怎么这么象呢?我家顺子和你长得一模一样。唉!他呀,好长时间没来看我了,要是能叫我一声妈妈我该服死了!”
老太太的话感动了我,他的儿子可能好长时间没有看望她了。我笑着说,我叫你一声妈妈不就得了。我很认真地叫了一声:“妈妈,你好啊!”老太太激动得热泪盈眶,她一边从收款台上拎起东西,一边说:“顺子,我先回家了,你来家吃饭啊〉”老太太说着走出了超市。
我楞了一下,老太太太热情了,我说 “妈妈,你好啊”的时候,结算的营业员也被我们的母子情感动了。
我看着远去的老太太,觉得有趣极了。他的儿子怎么不去看她呢?多可怜的老太太啊!我对营业员笑了笑,往超市门口走去。营业员拦住了我说:“你还没付款呢!”
我吃了一惊问:“我没买东西付什么款?”营业员有点不高兴了,说:“刚才你妈买的东西,帐还没有结呢。”
我扭头向出口处看去,老太太已不见了踪影:那不是我妈啊……
16.概括并评析小说中的老太太这个人物。(4分)
17.小说开头两段写“我”的文字似乎中心故事关系不大,可否删掉?为什么?(6分)

五、语言表达(15分)
18.下面是一段仿作,请指出其仿的是谁的什么作品,并再仿作一段(8分)
答:这段仿作是仿了 的 。(2分)
原作: 新作:(6分)
饭不在多,够饱就行.
菜不在精,有味则顶.
斯是食堂,质高才赢.
(某附中教师《食堂铭》)

19.下面的话是围绕唐诗的成就而展开的,但两段话在语气上不连贯,请你在横线上写出
过渡性的句子,使两段话连贯起来。(2分)
唐诗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高峰。唐诗的数量浩如烟海。在唐代,古体诗大放异彩,近体诗异军突起;诗人辈出,流派纷呈,杰作层出不穷。唐诗的艺术水平确乎达到了后难为继的高度,对以后的诗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
盛唐时期,唐代诗坛可谓群星璀璨。从玄宗即位到代宗登基的半个世纪中,孟浩然、王维、高适、岑参、王昌龄、贺知章等一大批杰出诗人把唐诗的天空装点的光辉灿烂,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和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双峰并峙,将中国诗歌发展推向顶峰。
20.评点下面两则新闻事件。要求:观点明确,联系清晰, 50字左右。(5分)
近日,两则发生在中学校园里的新闻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其一,江苏省启东市汇龙中学有位高二学生江某,在每周一升国旗的学生例行演讲时,丢开老师把关过的稿子,另起炉灶,激烈抨击学校教育理念和方式的不合理;其二,“提高一分,干掉千人!信凤姐,得自信;信春哥,考本科!考过高富帅,战胜官二代!”以上网络流行语,竟然出现在江苏南菁高中的高三英语考卷开头。
点评:
六.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一根纤细的火柴被主人划着了,火苗欢舞着,异常兴奋,远处的风,一口气吹灭了燃烧的火苗。熄灭的火柴被主人扔在地下,火柴抬头对着风说:“风婆婆,你怎么吹灭了我呀?”风回答说:“孩子,我是爱你的,我不忍心看着你短暂的生命那么快完结了啊。”火柴听后,望着风,叹息不已。
请从以上材料中引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
高中语文必修3综合测试卷(参考答案)
二、(33分)
4、D(快:这里是“痛快、畅快”的意思)
5、A(然:做词尾。B“于”字,都是介词;前一个是“在”的意思,后一个是“比”的意思。C“是”字,前一个是代词,后一个是判断动词。D “以”字,前一个是连词,后一个是介词。)
6、B(倒装句,A中的“得无……乎”是固定句式,C省略句式,D判断句式)
7、C中“诗人被贬江洲一直郁闷,怀才不遇之情耿耿于怀”与原文中的“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相悖,而“视琵琶女为知己”的说法也不准确。
8、(1)遗已聚敛 /得数斗焦饭 /未展归家 /遂带以从军 /战于沪渎 /败 /军人溃散 /逃走山泽 /皆多饥死 /遗独以焦饭得活(3分。每错、漏3处扣1分,扣完3分为止。)
(2)①陈遗担任郡主簿时,总备着一个布袋,每当煮饭,就积存锅底的焦饭,回家拿来送给母亲。
(4分。“恒”1分,“辄贮录焦饭”大意1分,“以(之)”1分,“遗”1分。)
②当时的人认为这是对他忠纯孝顺的回报。(2分。“以为”1分,判断句式1分。)
9、(1)““风住尘香花已尽”一句其实是一个复句的内容,请用“虽然……,但是……”的形式用白话表达出来。(2分)
  答:虽然风停雨住了风尘了还夹杂着花香,但春光已失花儿已经凋零了。
(2)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历来被人称绝,请分析它好在什么地方?(4分)
答:运用比拟的手法,将抽象的愁情写得可摸可感,既突出了它数量之多,又强调了它质量之重。
10、(1) ①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涣女,莲动下渔舟。
②无边落木萧萧下,不禁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2) ①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②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3) ①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②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三、(18分)
11、C、E(C项说第四段写买碟的小故事,为了要刺激读者流泪;这个评说武断了。E项说“对公众发出死亡威胁”,即作者暗示说,自己也将像张国荣那样自杀;这是也是臆断。)
12、D(A等于说作者在“对公众发出死亡威胁”,这是强加的。B没有根据。C项说的作者想获得同情与支持,不无道理,但这可能是阐述的客观效果,不是“主旨”——作者写作的主要目的。)
13、答:为写“这一次”的不同,几乎所有的电台都是张介绍或歌曲;说明张国荣真情歌唱之所以产生深广影响的原因,就是因为现实太多忽悠与荒诞(每个要点记2分,共计4分)
14、答:“没做坏事”,即指没有欺骗别人,唱真情,说真话;“这样”指不被理解,反而被歪曲甚至诋毁。后一句的言外之意:这是一个充满忽悠与荒诞的现实,真性情的人必然被歪曲甚至诋毁。
四、(15分)
(一)课文阅读
15、答:这段文字描写人物欣喜激动的心情,正是要表现人物的麻木愚昧,这样就有力的表现了作品要“揭出沉默国民灵魂,以引起疗救注意”的主题。
(二)课文阅读
16、小说中的老太太是刁诈的小人,她利用别人的善良占便宜。(1分)这种刁诈人物的存在不但表明了社会物欲横流的丑态(1分),而且还严重地窒息着人们善良的心灵,使社会诸如诚信一类的精神资源在进一步流失。(2分)
17、不能删去。(1分)因为这两段文字写“我”接到老婆电话到超市来付款,结果走错了地方(1分),这就不但是中心故事的起因(1分),更主要通过这些文字可以看出“我”是一个“粗心”的人,为后面“上当”作了必要的铺垫(2分)
(以上两题答案,学生答到要点即可;即使不符合这里的要点,但只要说得符合作品实际,又言之有理,就可以计分)
五、(15分)
18、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6分)
参考仿作:字不在好,写清就行;文不在巧,能表真情;写作表达,重在心灵
(评分说明:共计6分;形式4分,内容2分。)
19、如果说,唐诗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高峰,那么,盛唐诗是这座高峰的顶点。(2分)
20、点评:这都是应试教育惹的“祸”;国旗下换讲稿“要最美的自我”,正是“提高一分,干掉千人”的考试“亚历山大”催逼的“杰作”。
六、(60分)
21、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