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北师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2.1 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 同步练习.pdf

格式:pdf   大小:440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北师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2.1 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 同步练习.pdf

上传人:1905133**** 2025/4/17 文件大小:44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北师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2.1 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 同步练习.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北师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2.1 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 同步练习 】是由【1905133****】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北师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2.1 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 同步练习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 .
更多资料加张老师微信:10784702
北师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成语“咫尺天涯”中的“咫”也是长度单位。在清代陈昌治的《说文解字》中:中
妇人手长八寸,谓之咫。你认为“咫”大约有多长( )
A.20mm B.20cm C.20dm D.20m
2.(微信:10784702)如图所示为某裤子吊牌上的截图,其标注号型是“(L 号)175/80A”。在国家标准 GB/T1335
中规定,裤子号型斜线前后的数字分别表示人体高度和人的腰围,斜线后面的字母表示人的体形特征。
则该裤子的身高或腰围的数据合理的是( )
A.175mm B.1750mm C.80mm D.800m
3.判断下列测量数据:,,759mm,759dm。各自对应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
A.dm、mm、cm、mB.cm、、m C.mm、cm、dm、mD.mm、dm、cm、m
4.在练习刻度尺的使用和读数时,小明测得某物体的长度分别是:,,,,
那么他所测物体的实际长度是( )
A. B. C. cm D. cm
5.(微信:10784702)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小石块的体积时,需先往量筒里加入适量的水,若此时某同学俯
视读得水的体积为 15mL,则水的实际体积为( )
A.小于 15mL B.大于 15mL C.等于 15mL D.无法判断
6.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7.以下操作导致的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若视线是俯视的,则测得的体积比液体的真实体积要大
B.用钢直尺在冬天和夏天分别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时,则夏天的测量值比冬天要大
C.用累计法测细金属丝的直径时,若绕线没有紧密,则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大
1 : .
更多资料加张老师微信:10784702
D.某一刻度尺的刻度比标准刻度间隔小些,用这把刻度尺测得的数值比真实值要大
8.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成人走两步的距离大约为 150mm B.一个中学生的身高大约是
C.课桌的高度大约是 75dm D.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 1mm
9.(微信:1078470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量筒的分度值分别是 2cm3和 1cm3,用它们来测量等质量煤油的
体积,某同学的读数分别是 。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量筒的分度值是 1cm3 B.两次读数不同是因为煤油体积不同
C.两量筒的分度值不同,不影响误差大小 D.乙量筒的分度值小,因此精确度更高
10.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量方法不正确会造成误差
B.只要测量仪器足够精密,就可以消除误差
C.误差是错误测量值与正确测量值之间的差异
D.无论测量仪器如何精密,误差只能减小,但不能消除
11.(微信:10784702)如图是 380mL 装的小瓶农夫山泉,小新想检验瓶里的实际装水量,他选用量筒时,
最合适的量程是( )
A.1000mL B.500mL C.380mL D.250mL
12.冬冬为了给教室窗子配上一块玻璃,在以下的测量工具中,测量窗框尺寸最合理的是( )
A.分度值是 1mm,长度是 20cm 的学生尺 B.分度值是 1cm,长度是 15m 的皮卷尺
C.分度值是 1mm,长度是 5m 的钢卷尺 D.以上刻度尺均可测量
二、填空题
13.刻度尺是学生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要遵守其使用规则,读数时视线要与尺
面 ;如图所示为小明测量纽扣的情景,纽扣的直径是 cm。
2 : .
更多资料加张老师微信:10784702
14.如图所示的长度测量中,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 cm。
15.(微信:10784702)如图所示的刻度尺分度值为 ,将某种铜丝在铅笔上紧密缠绕 30 圈,则铜
丝的直径是 mm。
16.实验室用排水法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块体积时,老师总是强调先要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
(1)“适量”是指能用排水法测量出小石块体积的水量范围,其中最多水量是指小石块放入量筒后,会
使液面上升到最大刻度线处的水量;最少水量是指小石块放入量筒后,量筒内的液面满足 的
水量。(微信:10784702)
(2)现有 100 毫升的量筒,用排水法测出体积为 15 立方厘米的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块,需加入“适量的
水”的体积合适是 。
毫升 毫升 毫升 毫升
三、实验探究题
17.某同学要测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总长度 L1;
L2;
,即得细铜丝的直径为 ;

n。
3 : .
更多资料加张老师微信:10784702
(1)以上实验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 (填写步骤字母);有错误的步骤应改正为: 。
(2)改正错误后,实验步骤合理的顺序应是 。
(3)该同学在绕细铜丝时,匝与匝之间有间隙,则测量值会偏 。
18.因矿石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小芳利用一只烧杯,按如图所示方法来测量矿石的体积。步骤 C 中量
筒剩余水的体积是 mL,矿石的体积是 cm3.小芳的测量方法测得矿石的体积与它的真
实值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一样大”),原因是 。
4 : .
更多资料加张老师微信:10784702
1.解:中学生的手长约 15cm,成年人的手长略大于此数值,在 20cm 左右,所以“咫”大约有 20cm。
答案:B。
2.
解:成年人的身高在 175cm=1750mm 左右。所以这里的“175”指身高,应该是 175cm=1750mm;“80”
指腰围,应该是 80cm=800mm。
答案:B。
3.
解:=,它对应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mm;
=,它对应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dm;
759mm=,它对应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cm;
759dm=,它对应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m。
答案:D。
4.
解:比较 4 个测量值“,,,”,除“”外,其它测量值的准确程
度相同,所以此数值不符合测量要求,应去掉;(微信:10784702)
物体的长度为 L= =,故 B 正确。
答案:B。
5.
解: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
液体的体积;如果俯视会使读数偏大,造成实际量取液体的体积偏小。所以用量筒取液体时俯视读数为
15mL,则量取的实际体积小于 15mL。
答案:A。
6.
解:A、铅笔左侧与刻度尺 0 刻度线对齐,并且紧靠刻线,故 A 正确;
B、铅笔没有水平靠近刻度线,故 B 错误;
C、铅笔左侧没有与 0 刻度线或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故 C 错误;
D、铅笔没有紧靠刻度尺有刻线的一侧,故 D 错误。
答案:A。
7.
5 : .
更多资料加张老师微信:10784702
解:A、用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相平;若俯视液
面,读数比实际体积偏大,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体积偏小,故 A 正确;
B、由于钢的热胀冷缩,夏天温度升高,由于热膨胀钢尺的长度变大,所以测量值比物体的实际值偏小;
冬天由于钢尺的收缩,尺子长度变小,所以测量值比实际值偏大,测夏天的测量值比冬天要小,故 B 不
正确;
C、若在绕金属丝时,没有密绕而是留有间隙,会使测量的线圈长度偏大,导致测得的直径偏大,故 C
正确;(微信:10784702)
D、刻度间隔小了,会使测量值大于真实值,即测量结果将会偏大,故 D 正确。
答案:B。
8.
解:A、成年人的步幅约 75cm,走两步的距离在 150cm=1500mm 左右。故 A 不符合实际;
B、成年人的身高在 170cm 左右,中学生的身高接近成年人,在 165cm= 左右。故 B 符合实际;
C、中学生的身高在 160cm 左右,课桌的高度略小于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 75cm= 左右。故 C 不
符合实际;
D、人的头发的直径在 75μm 左右,试卷纸的厚度与此差不多,在 75μm= 左右。故 D 不符合实
际。
答案:B。
9.
解:A、甲量筒 10mL 和 20mL 之间分成 5 个小格,每一个小格代表 2mL,1mL=1cm3,所以甲的分度
值是 2cm3,乙量筒 10ml 和 20ml 之间分成 10 个小格,每一个小格代表 1mL,1mL=1cm3,所以乙的分
度值是 1cm3,故 A 错误。(微信:10784702)
B、煤油的质量相等,密度相等,体积相等,故 B 错误。
CD、甲的分度值是 2mL,乙的分度值是 1mL,乙的分度值小,精确度越高,误差越小,甲的分度值大,
误差大,故 C 错误,D 正确。
答案:D。
10.
解:A.由于测量方法不正确造成的是错误,而不是误差,故 A 错误;
BD.误差是不能避免的,测量仪器足够精密,认真仔细测量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故 B 错误、
D 正确;
C.误差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而不是错误测量值与正确测量值之间的差异,故 C 错误。
6 : .
更多资料加张老师微信:10784702
答案:D。
11.
解:500mL 的量筒能一次测量 380mL 的水,小新想检验 380mL 装的小瓶农夫山泉的实际装水量,选择
500mL 的量筒是比较合适的。
答案:B。
12.
解:A、分度值是 1mm,长度是 20cm 的学生尺分度值大小可以,但量程偏小,故 A 不合理;
B、分度值是 1cm,长度是 15m 的皮卷尺的分度值和量程明显偏大,不合适用来测量窗框的长,故 B 不
合理;(微信:10784702)
C、分度值是 1 毫米,量程是 5m 的钢卷尺用来测窗框合适,故 C 合理;
D、经过以上分析可知,故 D 错误。
答案:C。
二、填空题
13.解:使用刻度尺之前要先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单位;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应注意:
零刻度线要对准被测物体的起始端,使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边紧靠被测量的物体,并且尺的位置要放正;
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刻线垂直;
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mm;纽扣左侧与 对齐,右侧与 对齐,所以纽扣的直径为 d=
﹣=;
答案:垂直;。
14.
解:B 视线与尺面垂直,所以 B 正确;刻度尺上 1cm 之间有 10 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
=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mm;物体左侧与 0 刻度线对齐,右侧示数 ,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L=。
答案:B;。
15.
解:(1)图示刻度尺 1cm 又分为 10 个小刻度,故分度值为 1mm;
(2)末端刻度值为 ,30 圈铜丝的直径长度为 ﹣=。则铜丝的直径为:d
= ==。
答案:1mm 。
7 : .
更多资料加张老师微信:10784702
16.
解:(1)最少水量是指物体放入量筒后,量筒内最低液面满足浸没物体时的水量。
(2)利用 100 毫升的量筒,用排水法测出本题中体积为 15 厘米 3小石块体积,5 毫升的水太少不能浸没
石块,95 毫升的水放入石块后会超过量筒的量程(V 总=95 毫升+15 厘米 3=95 毫升+15 毫升=110 毫升
>100 毫升),故“适量的水”可能为 50 毫升、80 毫升,故选 BC。
答案:(1)石块能全部浸没;(2)BC。
三、实验探究题
17.解:(1)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正确测量方法是:
找一支圆铅笔,把细铜丝拉直,将细铜丝在铅笔上依次紧密排绕适当的圈数 n,
用刻度尺量出这个铜丝绕圈的长度 L2,
再将铜丝绕圈长除以圈数所得的商就是细铜丝的直径,
由以上可知,没有必要的步骤是 A,错误的步骤是 C,
C 步骤应该为:用细铜丝绕圈的总长度除以细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为 ;
(2)改正错误后,由以上分析可知,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 DBEC(或 DEBC);
(3)若在绕细铜丝时,没有密排绕而是留有间隙,会使测量的线圈长度偏大,导致测得的直径偏大。
答案:(1)A;用细铜丝绕圈的总长度除以细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为 ;(2)DBEC;(3)
大。
18.
解:由图可知,量筒每 100ml 分 10 个小格,每小格 10mL,即分度值是 10mL;
C 图中,量筒中水面与“130”对齐,所以剩余水的体积是 130mL;
B 图中,量筒中水的体积是 200mL,说明向烧杯中倒出水的体积 V 水=200mL﹣130mL=70mL,
所以矿石的体积是 V=V 水=70mL=70cm3;(微信:10784702)
由于将矿石从烧杯中拿出时,矿石上会沾有水,导致向烧杯中倒出水的体积偏大,所以测得矿石的体积
偏大。
答案:130;70;偏大;矿石取出时带出了一部分水。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