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2025年《七巧板》教案优秀 】是由【圭圭】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七巧板》教案优秀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七巧板》教案优秀
《七巧板》教案优秀1
一、教学目标
(一)学问目标
结合详细实例,相识图形的面积的含义,经验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为后面的面积单位做好铺垫。
(二)过程目标
通过视察、重叠、数格子的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通过“拼一拼”、“摆一摆”、“画一画”,从实际生活中形成面积单位的表象。
(三)情感目标
学会自主学习、参加学习、合作学习。
二、教学重点
相识面积,知道面积的含义,建立面积的'概念,能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
三、教学难点
理解面积的含义,发展空间观念。
四、教学过程
(一)、设境激趣,导入新课
请两个同学做一个涂树叶竞赛,看谁先涂完。哪位同学情愿参与?你会选哪片树叶?为什么?
(二)、操作探究,构建新知
(一)初步相识面积。
1、相识物体的表面的面积
摸数学书的封面,再摸课桌面,这两个面哪个大?哪个小?
摸文具盒的上面,橡皮的正面,哪个面大呢?
引出:物体的表面就是它们的面积。
看一看1元硬币与1角硬币的大小。
2、相识封闭图形的面积
(课件抽象出面积)
这些图形都是封闭图形,也就是说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封闭图形)
(出示课件:缺角的长方形)
师:这个图形的面积在什么地方?它不是封闭图形,没有面积。
(二)进一步相识面积(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
1、探密嬉戏
这里有5个图形,隐私就在其中的一个里面,想知道它在哪个图形里吗?老师给你一些提示,解除一些错误答案,请听好:
①它不在面积最大的图形里,去掉谁?(提示学生这是用视察的方法。)
②它不在面积最小的图形里,去掉谁?
③它不在圆里。
④它在剩下的两个图形中面积较大的图形里,猜一猜它在哪里?
师:这两个图已经在桌面上了,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比较大小。打开信封,可以让里面的学具帮助你,先思索后小组合作。比比哪个小组想的方法多?
2、小组合作探究、汇报。
小组成员到投影前展示自己的方法。
(课件出示)嬉戏的隐私
原来是才智老人,为我们带来一个宝盒,猜猜里面装着什么?学生猜。
打开看看是什么?
三、课堂总结,拓展延长
1、这节课已接近尾声,谈谈自己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吧?
2、课本第50页“练一练”第5题(2)。
3、“面积”是学生学习几何形体的基础,因此,老师须要让学生在详细情境中理解“面积”概念。
《七巧板》教案优秀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魏格纳及他的大陆漂移学说;
2、能够说出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论点,并能用板块构造理论说明地球上些现象发生的缘由;
3、通过了解“大陆漂移说”和“板块构造理论”的形成过程,初步相识假说在科学探讨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点:
板块构造学说的形成
三、教学难点:
板块构造理论的主要观点
四、教学方法:
探讨法
五、教具打算:
世界地图、二亿年前后地球位置变迁图、两块板、一张胶纸、空瓶子一个
六、教学设计:
本节课内容比较抽象,在课堂教学中,应留意协作运用世界地形图和多媒体技术模拟大陆漂移的过程和板块活动的过程。
七、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讲故事―――一个大诗人的梦
一个大诗人的梦
1910年的一天,德国年轻的气象学家艾尔弗雷德魏格纳躺在床上,目光凝视着墙上一幅世界地图。他意外地发觉,地图上大西洋轮廓是如此相吻合!这一启示,使他产生了一个闪念:非洲大陆与南美洲大陆、欧洲大陆与北美大陆是不是曾经贴在一起?这就是闻名大陆漂移假说的最终思想。
1911年秋,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魏格纳又从一个论文集中看到了“依据古生物的证据,巴西与非洲间曾经有过陆地相连接”的论述。于是他便在大量测量学与古生物的范围内探讨,并的出了重要的“大陆漂移”的确定论据。由于这一假象如此偶然,如此富于幻想离奇色调,使得当时很多地质学家目瞪口呆,直至今日仍有人称这一假象为“一个大诗人的梦”。为此,魏格纳也获得了“地质浪漫诗人”的称号。
师:从这个故事中,说明白“大陆漂移假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有那些证据支持他的观点?从魏格纳“大陆漂移说”的提出过程中可以学到一些什么?
生:分组探讨(前后桌4人为一小组,时间2―3分钟,老师参加学生探讨)
师:哪个小组的发言人来汇报一下你们小组的探讨状况
生:“大陆漂移学说”的主要观点是非洲大陆和南美大陆曾经是一个整体,后? 证据是大西洋两岸的轮廓是如此的相对应;巴西与非洲间曾经有过陆地相连接,。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应用了先假说后找寻证据的方法。
(说明:允许学生有错误的见解存在)
师:听了以上几组同学的结论,我们来看一下大陆的漂移过程(展示2亿年前后大陆的位置变迁的图片)
师归纳: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最终没有有足够的证据,直到现在还有人称这一假想为“一个诗人的梦”,但这一“学说”的提出假说起了很大的作用,我们在以后的科学探讨中也应有学习魏格纳的这敢于假说、勇于探究的精神。
(引导学生阅读P151的阅读材料)
师归纳:20世纪60年头,随着海洋地质学、考古地磁学、地球物理学等的兴起和发展,人们在“大陆漂移学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全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理论
(引导学生观图4—45“六大板块示意图”)
师:这些大陆岩石圈是否像我们小时候玩的七巧板?想想消亡边界和生长边界是如何产生的?
生:分组探讨
师:大陆的岩石圈似乎是一整块拼好的七巧板,这一小块的七巧板就叫板块。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六大板块的分布。
(结合书本上地图讲解并描述六大板块的分布状况)
师:请大家看一下哪几个板块几乎全为海洋?中板块亚欧板块)
师:全球由六大板块构成,这些板块漂移在软流层上
(领导学生阅读4—43、4—46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
问:世界上火山、地震多分布在什么区域?
生:(各板块交界处)
师:两个板块相撞会发生什么现象,用两本书碰撞一下,生:分组探讨并试验
师归纳:板块碰撞时产生巨大的能量,产生海岭或山脉,例: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此时两板块的边界就叫做消亡边界。
(问:喜马拉雅山脉是哪两大板块相撞而成的?)
生:(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
师:原本相邻的两大板块裂开,会发生什么现象,并用试验证一下。
生:分组探讨并验证
师归纳:板块张裂形成了山谷和海洋,例:东非大裂谷和大西洋的形成。此时两板块的边界就叫做生长边界。
总结: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一、魏格纳和他的大陆漂移学说
1、大陆漂移学说是魏格纳的一个假说
2、证据
(1)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可拼合性
(2)大西洋两岸大陆上的生物存在肯定的亲缘关系
二、板块构造学说
1、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这些板块飘浮在软流层上
2、板块的碰撞形成了巨大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板块的张裂形成了裂谷和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和大西洋
3、板块碰撞和张裂是引起地壳变动的最主要缘由
《七巧板》教案优秀3
一、活动目标:
1、熟识形态的组合与分解。
2、尝试用几何图形进行不同的组合,创建出各种好玩的造型。
二、活动打算:
《七巧板》玩具卡,印有单幅七巧板造型图的挂图四幅,印有多幅七巧板造型图的挂图一幅,一封信,剪刀,小刀,笔,胶水。
三、活动过程:
(一)、营救七巧板:
师:小挚友们,七巧板的爷爷给我们寄来了一封信,希望小挚友们帮他一个忙,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七巧板爷爷遇到了什么困难好吗?
(念完信后,出示玩具卡)
引导幼儿相识玩具卡是什么形态,中间用虚线分成了几块,可以怎样分开。
(二)、七巧板跟我学练基本功
1.让幼儿熟识每块图形,知道七巧板由哪些图形组成,分别有几块,大小有什么不同,并感受图形在转动中有什么改变。
2.幼儿用七巧板自由造型,能发觉相同的两个三角形能拼成一个正方形、大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三)、我和七巧板学本事
1.出示挂图(一),老师边演示边引导幼儿拼图,让幼儿知道拼图时,有时须要转动图形。
2.出示挂图(二)、(三)、(四),将幼儿分成三组,每个幼儿拿一块图形,每组拼一幅图,看哪组拼得又快又好。
(四)、七巧板跟我学本事
1.让幼儿自由造型,并能说出是什么。
2.相互观摩,看一看别的`小挚友有什么不同的组合造型,并仿照学习。
3.出示印有多幅造型图的挂图,让幼儿依据自己的爱好,可以照着挂图拼图,也可以将自己拼出的图形贴(或画)在后面。
(五)、七巧板回家练本事(活动延长)
1.请小挚友将七巧板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拼一拼,创建各种好玩的图形。
2.请小挚友将各种不同的图形(自己的和别人的)贴(或画)在本子上,我们比一比,看谁贴(或画)得多。
《七巧板》教案优秀4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剪拼“七巧板”,加深幼儿对简洁图形的相识。
2、动手与动脑结合,培育幼儿的空间观念、想象实力和创新精神,发展幼儿的形象思维。
3、以动激趣,在实践中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爱好。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爱好。
5、引导幼儿主动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打算:
七巧板教具一份、幼儿人手一份标有数字地正方形、剪刀人手一份
图形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以动激趣、剪拼“七巧板”
1.剪“七巧板”(出示“七巧板”)
师:小挚友,这张正方形的纸上写了什么?几个数字?这七个数字把正方形纸分成了七块不同的形态,我们一起把正方形纸剪一剪,分一分有哪些形态。
(利用板书的形式,把图形进行分类)
师:这是七块奇妙的形态,它能改变出很多图案。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七巧板”,是我们中国人独创的一种好玩的益智嬉戏。
2.拼“七巧板”
师:你能把这七个图形拼成剪开前的正方形吗?拼不出的小挚友可以看看黑板上的图示。
(二)、拼实物图、手脑结合绽开想象
1、自由创作、充分发挥想象实力
师:用这七个图形能拼出房子、小树或随意什么东西,给你们两分钟的时间比比看谁拼的美丽。
小结:我们拼七巧板时肯定要把这七块板都用上去,图形之间不能留有缝隙。向同伴介绍自己用七巧板拼了什么、是如何拼的。(激励大胆想象、主动拼摆的幼儿)
2、出示“七巧板房子”,视察、探讨是如何拼的、还能用七巧板拼出什么。
3、幼儿操作。
用剪刀沿实线将操作材料剪成七巧板。
摆一摆,拼一拼。
相互观赏、沟通。
(出示观赏图片)师:你们瞧,这些都是由七巧板拼出的图形。想拼一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