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2025年《统计》教学设计.docx

格式:docx   大小:40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5年《统计》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森森 2025/4/18 文件大小:4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5年《统计》教学设计.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5年《统计》教学设计 】是由【森森】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统计》教学设计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统计》教学设计
《统计》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经验简洁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2、使学生初步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会整理简洁的数据,会看简洁的统计表和统计图,会依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洁的问题。
  3、使学生体验解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发觉信息并进行简洁的`数据分析。










  4、体会到数学学问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培育学生细心视察的良好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绘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
  依据统计图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课题:
  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9—100页的例1。
  教具打算: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你们知道全球有多少人?中国有多少人吗?那你们知道自己所在的区有多少人吗?
  下面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二、探究新知:
  1、依据统计表,分别完成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
  2、依据两个条形统计图你能发觉哪些信息?假如要在一个统计图中描述这些信息怎么办?在学习复式统计表时是怎么把两个单式统计表合并的?










  3、展示学生绘制的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板书课题: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4、探讨沟通:
  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分?
  5、全班汇报沟通。
  分析:
  三、巩固新知
  1、完成102页的做一做
  2、完成练习十九的第1题和第2题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第103—104页3、4、5
《统计》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相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从统计图中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
  过程和方法
  初步学会制作复试折线统计图,培育学生动手操作实力,分析实力和合作实力。
  情感看法价值观
  感受统计学问在生活的应用,提高统计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区分折线的不同和标清图例,正确确定竖线间隔。










  如何依据所供应数据的实际状况(有时并非每月、每年都有数据)来确定水平射线上每天竖线之间的间隔。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最北的位置在漠河县,课件出示,给出了两地xxxx年4月7—10日的最高气温,你看懂了吗?
  ,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二、新授。
  ,分别表示曾母暗沙和漠河的最高气温走势。在统计图的右上角,这个叫图例。
  :南北两地的最高气温状况,从图中就可以找出来。让学生找并说一说。
  :两条折线中,曾母暗沙每天的最高气温都高于漠河的最高气温。
  :依据图中的气温走向,你能预料一下随着日期的推移,气温会怎样改变吗?
  ?
  两地哪天的最高气温相差最大?相差多少?
  两地最高气温相差25℃的是哪天?
  曾母暗沙和漠河的最高气温是如何改变的`?
  从总体上看,两地这几天的最高气温之间最明显的差别是什么?
  三、深化拓展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










  。
  ,画出两条相互垂直的射线。水平射线为横轴,竖直射线为纵轴。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2℃。
  。用实线图例表示_______,用虚线图例表示_______。
  ,分别描出两组数据的对应点,再依据图例连接各点。
  四、习题巩固。
  1、85页试一试,独立完成。
  2、85页练一练,独立完成,同伴之间相互沟通。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显示数量的多少和进行数量的对比。
  折线统计图特点:可以显示出事物的改变发展趋势。
《统计》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材数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六单元第105页的例2,第106页做一做,练习二十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相识横向条形统计图,能依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洁问题,能发觉信息并进行简洁的数据分析。
  2、通过学习条形统计图,让学生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亲密关系。
  教学重、难点:
  1、相识横向复试条形统计图,能从复试条形统计图中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










  2、能依据横向复试统计图所供应的信息进行简洁的数据分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引新
  1、提问:同学们想一想,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2、出示五种动物时速统计图。
  提问:
  (1)它有什么特点?
  (2)这个统计图告知我们什么信息?
  指名回答后师小结。
  
  3、导入谈话
  师:同学们,从这个横向条形统计图里发觉了许多信息,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统计的学问,接着探讨复试条形统计图。
  二、教学新课
  1、课件出示例题2的统计表。
  2、指导分析例题2 的统计表。
  3、请大家想一想,假如让你依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一个横向的条形统计图,该怎样画呢?
  
  让学生说说:用横条表示停车的数量;同种停车数量要挨紧等。
  提问:甲乙两个停车场应当怎样表示?
  1、先示范画两条横条,让学生视察、参加。再让学生完成其余的横条,完整统计图。










  
  2、待学生完成统计图后,解答统计图下面的两个问题:
  (1)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3、课堂活动:完成106页的做一做。
  先指导学生审题,分析表中数据,再让学生独立完成统计图,然后解决统计图下面的提问。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第一题
  让学生小组里完成统计图下面的两个问题,再集体汇报。
  2、完成练习二十其次题
  (1)学生汇报得到哪些信息。
  (2)其次个问题学生先调查各人的人均居住面积,再在小组里完成,展示学生作业。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以及对自己表现得评价。
  五、布置作业
  调查小组人均用水和用电量,制作成条形统计图。
《统计》教学设计4
  同组老师要上《统计》这一课,结合本周的教化沙龙主题写下不成熟的设计,要在探讨后得以成熟。
  教学简析:统计是一种数学思想,也是相识客观事物、描述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积累了把一些物体简洁分类和认数的阅历,这些是学习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经验简洁的收集、整理和描述、分析数据的过程,以便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内容打好基础。本单元教材一共支配了一道例题和一道“想想做做”。










  例题呈现的是“大象过生日”的童话场景,图中显示大象家来了许多客人,他们或欢乐地玩耍,或手捧鲜花向大象表示庆贺。教材以此吸引学生视察,激发学生参加学习活动的爱好。接着,通过提出问题,使学生初步产生统计的须要,要通过适当提示,启发学生动手分一分、排一排。在学生充分活动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看着整理好的象形统计图回答一些简洁的问题。然后,进一步利用例题场景中小动物给大象送花的情节,引导学生把附页上的花分类整理出每种花的朵数,并引入简洁的统计表使学生相识。
  “想想做做”则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统计喜爱的水果的人数,整理出象形统计图,并填写统计表。进一步巩固例题学习的学问和方法,体会统计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设计理念: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阅历和已有学问动身,创设生动好玩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视察、操作、沟通等活动,让学生初步体验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等方法整理信息,获得数据,经验一些简洁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并通过详细的操作活动和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使学生对统计活动有所感悟。全部我在设计“统计”一课时,重视让学生经验统计的过程,强调经验过程中学生的内心体验;重视让学生初步学会对结论进行分析,相识统计的意义。数学不是听懂,也不是教会,而是感悟的。感悟是主体对外部学问、信息的深层次的内化过程。因此,整节课以活动为主线,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在操作中体验、在活动中经验、在沟通中感悟,在合作中享受胜利。










  教学过程:
  一、借助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师:今日是大象伯伯的生日,它邀请了许多客人,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你看到了哪些客人?
  (看到的小猴,小猪……)
  师:大家视察很细致。从图上看,大象家来的客人比较多,站得乱乱的,都挤在一起一下子看不出小猴来了几只,小猪来了几只,小狗来了几只。大象也犯糊涂了,它说:“客人这么多,谁能帮我忙?”
  你能帮忙想个方法让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知道来了哪些客人,它们各有几个吗?
  (数一数)
  师:今日我们要学习一个新本事来解决这个问题。(揭示课题)
  激发学生的参加动机是学习的前提。“大象爷爷过生日”这一儿童熟识的社会画面,具有显明的色调,精致的动画,悦耳的音乐,体现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与现实生活亲密相关的主题图把学生的无意留意引向有意留意,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另一方面引用情境揭示冲突,让学生独立探究,找寻解决生活问题的数学策略,有意识地留意培育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实力,使之感受到数学学问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正如《数学课程标准》所指出的:激励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学问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但考虑到学生很大可能通过数一数干脆说出每种小动物的只数,让学生先用自己已有的方法帮大象伯伯解决问题,同时提出“还要学习一个新本事来解决这个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主动探究,经验过程
  1.统计客人状况。
  学生沟通自己的想法。
  (1)学生能说到让小动物分开来站
  师:这个方法好!我们先来把客人分一分类。分别有小猴、小猪和小狗。(板书:分一分)
  (2)学生没能说到让小动物分开站
  提问:我们刚才看到一共来了几种动物?
  引导学生说出有3种,分别是小猴、小猪和小狗。
  我们可以将这些小动物分一分。(板书:分一分)
  师:老师这里打算了这些小客人的头像,我们来给它们排一排队。(板书:排一排)
  (请2个学生上台排小动物。一个人指着图上的一只动物报出名字,另一个人就拿一个它的头像贴在黑板上。)(老师供应的动物头像是有多余的,供学生选择。)
  师:其他小挚友睁大你漂亮的小眼睛,视察指的小挚友有没有漏指,再看贴的小挚友贴得怎么样,假如你上去贴你想怎么贴。
  (1)若学生横着贴
  先强调横着排一般要从左往右贴,一个一个对齐排,这样比较清晰美观。
  再问还可以怎么排?(引导学生说竖着排并在黑板上排一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