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文档名称:

2025年《观察水》的教学设计.docx

格式:docx   大小:46KB   页数:3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5年《观察水》的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森森 2025/4/18 文件大小:4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5年《观察水》的教学设计.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5年《观察水》的教学设计 】是由【森森】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观察水》的教学设计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观察水》的教学设计
《视察水》的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会用自己的感官(眼、鼻、舌、手、耳朵)和简洁的器材来视察水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
  2、通过视察、对比等方法相识水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性。
  3、相识生活中常见的液体,并能推断什么样的物质是液体。










  4、在视察、探讨活动中,培育学生留心视察、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乐于合作与沟通,乐于探究发觉四周事物奇妙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相识水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性,并在相识过程中培育学生视察实力、比较实力、综合分析实力。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水是会流淌的,没有固定形态的,进一步相识水是怎样的液体。
  教具:
  1号抽屉:每组各一杯可乐、醋、糖水、牛奶、酱油、雪碧、酒、油
  2号抽屉:培育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矿泉水
  这里面是什么?它有什么用途?
  2、引入课题板书:水
  二、用感官视察水
  1、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视察这杯水,它是什么样的`。比一比,哪一组发觉的隐私最多?
  2、学生试验,师巡察。
  3、汇报视察结果。师板书:没有味道,没有气味,没有颜色……
  三、用比较的方法视察水
  1、刚才同学们运用鼻、舌、眼睛、耳朵、手发觉了水是没有味道,没有气味、透亮,没有颜色的。请大家拿出1号抽屉中的1号杯,与水比较一下。水是怎样的。










  2、学生进行比较,师巡察指导。
  3、汇报沟通。
  4、你们说水是没有味道、没有颜色、透亮的、没有气味的东西(出示:玻璃)它也具有上述特点,你是怎么说明呢?拿出1号抽屉的玻璃,比较一下。
  5、学生探讨、沟通。
  6、学生做水流淌试验。
  7、水与玻璃还有什么不同之处?
  学生说(硬或软,形态上有区分)
  师:玻璃是什么形态?(学生说长方形)
  师:那么水的形态又是怎样的呢?
  8、学生试验、探讨、汇报。
  9、小结。板书:没有固定形态。
  10、总给什么叫液体。
  四、区分各种各样的液体
  1、你是如何推断它们是液体的?大家试试看
  2、学生试验
  3、出示:醋、糖水、牛奶、酱油、雪碧、酒、油有什么方法区分杯子中的液体?
  4、学生上台,并说理由。
  5、是不是全部的液体都可以干脆地闻或者尝。










  6、学生说,师小结。
  五、总结。
《视察水》的教学设计2
  
  科学概念目标
  1.水有很多可被感知的特征,如无颜色、无气味、会流淌、透亮等。
  2.水和洗发液一样,都可以被盛放在容器中。与木块等物体相比,水没有固定的形态。
  科学探究目标
  1.学习视察水的方法,能用眼看、鼻闻、手摸等方法比较水与洗发液、木块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
  2.能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视察,能用语音简洁描述事物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3.在老师指导下能够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类。
  4.在老师指导下能够回顾和反思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科学看法目标
  1.情愿倾听他人观点,乐于讲解并描述自己观点。
  2.乐于参加小组合作探究,主动参加合作学习活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相识到水是宝贵资源,须要珍惜和爱护。
  
  重点:水无颜色、无气味、透亮、会流淌、没有固定形态。
  难点:水无固定形态,形态是物体的重要特征,也是固体与液体的主要区分。










  
  水、乳白色洗发液、不同形态的透亮容器、木块、活动手册、视察记录单。
  
  一、聚焦
  导入:老师出示一瓶矿泉水,请同学们说一说瓶子里面装的是什么?关于水你都知道什么?然后请同学们一起来视察。(板书:视察一瓶水)
  (学生视察矿泉水)
  设计意图:激活学生对水的认知和激发新的爱好,了解学生对水的概念驾驭状况。
  二、视察比较水与洗发液
  1.视察方法的'探讨
  出示洗发液的瓶子(撕掉上面的标签),请学生猜一猜里面装的是什么(学生可能会猜是沐浴露、洗手液,适当表扬生活中擅长视察的同学,告知学生是洗发液)。怎样比较视察水和洗发液?老师引导学生回忆前几节课学习中用了哪些视察方法
  学生提议可以用眼睛看、鼻子闻、手摸……(因为洗发液不能食用,在此老师要刚好提示不能用“尝”的方法,强调任何场合都不能用“尝”的方法)。
  (学生视察比较矿泉水与洗发液并回答醇厚的问题)
  设计意图:学生沟通视察方法,老师提示留意事项和平安要求,再次对前四课视察活动做了巩固和发展。
  2.学生视察水和洗发液的不同和相同
  (1)看一看
  老师提问:大家一起来视察水和洗发液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










  学生分组视察并汇报。
  老师引导学生关注它们颜色的不同,以及可以通过什么方法知道。
  (乳白色与无色,透亮与不透亮,对比视察)
  老师板书:记录学生的汇报。
  (2)闻一闻
  老师提问:水和洗发液还有什么不同?怎样才能知道它们的气味不同呢?
  学生提议闻一闻。
  老师示范闻的标准操作方法,并指出这样做对平安的重要意义。
  (闻的标准操作方法:打开瓶盖,左手持瓶身,右手从瓶口上方将空气扇向鼻子,闻到气味即可盖上瓶盖。)
  学生动手操作并汇报。
  老师板书:记录学生的汇报。
  (3)摸一摸
  老师提示:水和洗发液除了颜色、气味不同,它们用手摸起来一样吗?怎样证明洗发液要比水光滑?
  再用拇指摸一摸。
  老师讲解手摸对比方法:用玻璃棒在洗发液中沾一下,滴到食指上,再用拇指搓捻;用同样的方法把水滴在另一只手的食指上,搓捻后进行对比。
  学生动手操作并汇报。
  老师板书:记录学生的汇报。
  3.总结水与洗发液的异同
  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活动的过程和视察的结果,并总结水和洗发液的相同和不同,并记录在班级记录单上。










  水:无颜色、无气味、透亮、能流淌
  洗发液:乳白色、有香味、不透亮、能流淌
  (播放课件,老师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沟通得到视察比较的方法。在老师引导下,学生分步骤完成对水和洗发液的视察比较任务,得到视察比较结果。学生汇报、老师汇总,最终完成班级记录单的填写。这里视察比较是为了更精确地发觉水和洗发液的自身特点。最终的总结,一是为强调视察结果,二是为对水和洗发液各自的特征做完整表述。
  过渡:通过视察比较发觉水和洗发液有相同之处也有着许多不同。假如把它们和木块比较又会有什么发觉呢?
  三、视察比较水、洗发液和木块的不同和相同
  1.不同
  老师把洗发液和水分别倒入不同形态的瓶子里让学生与木块对比视察。
  学生沟通视察结果:
  (1)它们放进容器的方式不同,水与洗发液能流淌,木块不能流淌。
  (2)水和洗发液的形态随容器形态发生改变,没有固定形态,木块的形态不随容器的改变发生变更。
  老师板书学生视察结果。
  (播放课件,让学生视察三个图片并思索问题)
  2.相同
  老师引导学生视察比较水、洗发液、木块有没有相同之处。










  学生视察、沟通。
  老师引导学生再次视察上面的现象,发觉尽管水和洗发液在不同容器里形态不同,但它们仍旧有形态,只是形态不固定。
  老师板书:它们都有形态。
  (播放课件,看图思索问题)
  3.总结水、洗发液与木块的不同和相同
  老师请同学依据板书总结它们的不同和相同。
  学生发表观点:我们发觉尽管水、洗发液的形态可以改变,木块形态不变,但它们都有形态。
  (播放课件,回顾探究过程,反思探究结果,总结固体、液体的不同)
  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图在于使学生视察发觉液体没有固定形态的特点。因为水与洗发液都能流淌,所以倒入不同形态容器中都能形成不同的形态。课堂上演示将液体倒入容器的过程,目的就是让学生视察液体从原有形态变成现有形态的现象,而木块只能摆放进容器,形态不发生变更。这一演示操作会有助于学生理解液体没有固定形态,进一步相识到尽管在形态上不同,但不管固体还是液体都有形态,如此就指向“形态是物体重要属性”这一概念
  四、完成班级视察记录单和活动手册
  1.老师请一位同学到台上执笔,全班同学一起依据视察结果共同完成班级记录单。
  2.老师指导学生依据班级记录单,完善自己的活动手册第1课内容。
  设计意图:这一活动的目的是培育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类,用图表进行信息沟通。从课堂环节二、三起先老师帮助学生记录视察结果,课堂环节四有同学将自己的视察结果整理后形成班级记录单,再从班级记录单中抽取相应信息填写自己第1课的活动手册,使各节课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3.拓展延长
  回家后完成活动手册上“看谁流得快”活动。
  (播放课件,完成信息的整理和摘录)
《视察水》的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1)学会用多种感官相识水、并能在视察中发觉水的性质。
  (2)能用语言、文字描述视察水的结果。
  (3)初步相识物体的方法,能够在多种液体中快速鉴别水。
  (4)能区分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
  2.学问与技能;
  (1)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学会做溶解试验,理解溶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知道水能产生毛细现象,了解毛细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3)了解水的表面张力。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1)在探究过程中,能够细心视察,敬重事实,敬重别人的看法。
  (2)喜爱探讨与水有关的事情,情愿与同学沟通看法。
  二.教学打算:
  1.老师打算:










  烧杯、滴管、蜡纸或锡纸(铝箔),方糖(或食盐)、木筷子、墨水、曲别针(或小钉子);酱油、牛奶、白醋、糖水(或盐水)、雪碧、水六种液体及热水等。
  2.学生打算:
  纸巾(或手纸)、硬币、白纸、水杯、调料袋、塑料瓶盖。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上一节课探讨了生命离不开水,那么为什么生命离不开水呢?让我们通过试验,揭开它的奇妙。
  2.揭题。
  (二)自主学习:
  1.视察水,描述水。
  (1)请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和桌面上的仪器或身边的可利用的物体,视察一杯水,你对这杯水有什么新的发觉。我们比一比,哪一组发觉的水的奇妙多,把你们的发觉用文字或图画记录下来。
  (2)学生分组活动。
  (3)老师激励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讨:
  杯中的水是什么样的?当被水溅出来、洒出有什么现象?水滴在别的物体上,会发生什么现象?当越来越多的小水滴聚成大水滴时,水形成的圈有什么现象?几滴水从空气中落下时,呈现什么形态?
  (4)学生分组汇报沟通。要求从多角度描述水是什么样的物体。
  2.分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