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2025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篇 】是由【baibai】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篇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1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现代诗,是略读课文。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从秋天所特有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独特的风情。诗歌语言精练美丽,富有韵味。教学重点是: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妙;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绽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妙。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妙,并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在此基础上进行仿写,用自己的语言表现美。
教学难点
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在此基础上进行仿写,用自己的语言表现美。
教学方法:观赏教学法 自学法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正处于详细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一方面他们特别喜爱生动的形象、艳丽的色调,喜爱多媒体上那一系列奇妙的变改变。另一方面他们的抽象思维正在发展,想象丰富不受限制,并且起先尝试用自己的小脑瓜思索问题,起先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并主动表达。
在前几课的学习中他们已了解了秋天里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了解了孩子们在秋天里活动的快乐,了解了秋天里详细的景物,这些都为他们理解这首现代诗打下基础,虽然诗歌语言精炼,跳动性强,信任理解起来并不难。
课前打算
(如,风声、雨声、落叶声、蛐蛐叫声)的录音带。
。
。
课时支配: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嬉戏导入,绽开想象
1.嬉戏导入:自然界中有很多奇妙的声音,同学们,你们想观赏一下吗?下面我们做一个听录音猜声音的嬉戏,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地听,然后说一说你听到了哪些声音。(播放声响录音带)
2.绽开想象:听着这些奇妙的声音,你脑海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再次播放声响录音带,引导学生想象并沟通。
3.有一位诗人在秋天里听到很多奇妙的声音,就写下了这么一首诗,你们想听听吗?(揭题读题)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配乐范读课文。
2.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遍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3.指名学生读,喜爱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营造乐读氛围,激励学生多人次朗读,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三、 品读想象,体会沟通
1.品读第1—3节,选择自己最喜爱的一节,边读边绽开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可以让学生从看到的、听到的这些方面来想象)。
2.指名学生进行描述,把自己想象的画面描述得美一点。
3.学生评议并补充画面,把画面说生动、说形象。
4.带着这种美妙的感情朗读自己喜爱的一节。
四、 仿写诗歌,积淀语言
1.老师有感情地配乐诵读第4—5节。
2.读后引述:听听,秋的声音还有很多很多,让我们一起走近每一片叶,每一朵花……去听听他们的声音,并仿照课文第1、2节或第3节的样子,也来作一段诗,好吗?
3.播放声响录音带,说一说你听到哪种声音最美。
4.学生自由作诗,在小组沟通,几个小伙伴可以合作一首诗。
五、 ,给学生配上音乐。
六、 品读体会,升华情感
1.指名诵读最终一节
2.沟通:从这一节感受到了什么?
3.带着这种情感齐读最终一节。
七、 诵读回味,表现情感
1.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可以一个人诵读,也可以和其他同伴一起合作诵读。可以边诵读边加上动作。
2.有爱好的同学可以合作修改自己写的诗,然后再朗诵。
板书设计:
12 听听,秋的声音
大树
12 听听,秋的声音 蟋蟀
大雁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2
教学目标:通过学生自由地说和老师的有机指导,使学生拓展思路、擅长表达,为写好秋天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依次地说,有条理地写。教学难点:把文章写详细。
教学打算:课前布置让学生到大自然中视察秋天,搜集秋天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感悟秋天──创设情境,引发真情
1、同学们,我们在第三单元学习了四篇描绘秋天的课文,上节课,你们不但描述了在秋天所做的事,而且画了漂亮的画,那你们能说说秋天的特征吗?
2、秋天是个漂亮的季节,是个丰收的季节,秋天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乐趣:小伙伴们放风筝的身影、玩耍游戏的'场面都让我们回味无穷。秋天里红红的枫叶,金黄的稻田,凉爽的秋雨……这么漂亮的秋天,同学们想亲眼去看看吗?(出示课件:秋景)
3、刚才同学们自己描绘了秋天,现在我们又亲眼看了看秋天的景象,我信任此时此刻你们心中的秋大肯定是五彩斑斓、丰富多彩的吧!你们能借助手中的笔把画面上的内容写下来吗?今日我们的任务是(出示课件:写一幅秋天的图画。)
4、同学们,下面我们就一起先来说说秋天吧!
二、说秋天──拓展思路,绽开话题
1.请大家把你心中的秋天讲给小组同学听听,怎么想的就怎么说(小组沟通)。2.集体沟通。
(1)谁来描绘一下秋天?听了这位同学描绘的秋天,你们有什么感受?(你听得可真仔细!是呀,刚才那位同学留意用上了咱们平常课文中积累的词句来说秋天,他多会学习呀!) 谁再来描绘一下秋天?(他视察得多细致呀!不仅说出漂亮的景象,还体会到了秋收时人们的喜悦之情。)
(2)师小结:(出示课件:这就说描写秋天时不仅可以写秋景,还可以写秋天里的人和事,及秋天带给我们的快乐。)
三、品秋天──评析习作,沟通真情 课件出示:出示范文
四、写秋天──引导习作,抒发真情
1.、同学们,那怎样才能写美丽秋天的美景呢?(出示课件:写作的方法)
2、秋天的景色的确很美,那现在就请你提起笔,把你心中的秋天写下来,怎么想的就怎么写,别忘了用上咱们平常积累的词句,好吗?
3、学生写作。 学生起先写一幅秋天的图画。
五.小结延长:同学们,习作是心与心沟通的书面表达形式,选择真实的事例,抒发真实的感情,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课后,请大家把习作念给家长或同学听一听,让他们评一评,然后依据别人的看法自己改一改。
板书设计: 看图知中心
视察有依次
写一幅秋天的图画 写作有条理
用上好词句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3
语文园地
其次课时
1、学习三种修改符号,并试着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2、积累三句谚语,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
重点
学习三种修改符号,并试着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难点
积累三句谚语,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
一、日积月累
1、出示三句谚语。
◇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输赢在于理。
2、自己练习读一读,读通顺,想想这三句话的意思。
3、全班沟通这三句话的意思及蕴含的道理。(可引导学生从字面上先说一说这三句话的意思。)
4、老师总结。
出示以前用的油灯。老师可稍做讲解。
:原来点油灯,须要常常拨一下灯芯,然后才会光明一些。假如有些事情,你不去辩一辩,你是不会明白其中的道理的。
其次句话的意思:为人处事,理字当先。讲理认理之人到哪儿都会被认可,无理之人到哪儿都行不通。
第三句话的意思:一时的输赢得失可能是跟力气的大小有关,但长期的输赢还是看谁站在有道理的一方。
5、同桌之间合作读一读,相互练习背诵。
二、词句段运用
学习、运用三种修改符号。
1、导入。
请学生将课外收集到的中外名人修改文章的故事向大家汇报。
2、投影出示书中的三种修改符号。
(1)请同学们说说这些符号是什么意思。
(2)小组里相互说一说。
3、指导点拨。
(1)指导学生读一读这三个句子,说说自己的发觉。
(第一句有错别字,“已”误用为“以”,要用改正符号修改;其次句搭配不当,“帽子”不能是“穿着”,要用增补符号修改;第三句事物归类不精确,“西瓜”不是蔬菜,要用删除符号修改。)
(2)出示句子,请学生说出须要用到的修改符号以及修改方法。
①可怜的红头还没有来得极跳开。
②晚会上,我们听到了悦耳的歌声,美丽的舞蹈。
③我们班共有五十三个人左右。
4、修改自己的习作。
(1)拿出自己最近写的习作,练习用修改符号修改。
(2)同桌相互交换习作修改。
(3)同桌两人一起探讨怎样改会更好。
语文园地
语文教学的课堂越来越广泛,我们应当大胆、充分地挖掘生活中的语文课程资源,合理地运用教材,进行创建性的语文教学活动,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在这个园地的教学中,我让学生主持一场精彩的沟通会,在自由的环境中说出自己的学习收获。充分利用文本资源,引导学生从中发觉汉字的规律,并进行迁移。学习修改符号这一环节时,我依照学习、运用、实战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习修改句子、修改自己的习作,让他们把学到的学问立刻运用起来,增加了学习的实效性。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4
教学目标:
1、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独创显微镜和发觉微生物的,从而激发学生新奇心和求知欲,培育视察实力,增加创建意识。
2、有感情朗读课文,感悟文中蕴含的道理。
3、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独创显微镜和发觉微生物的,感悟文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15课《玩出了名堂》,首先,老师要来检测一下同学们对词语的驾驭状况。听写词语:显微镜、随意、调整、探望。
同学们能仔细写字真好!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珍宝,我们应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检查一下你写对了吗?
2、请同学们再齐读课题,想想谁玩出了名堂?列文虎克玩出了什么名堂?
3、导入:列文虎克是怎样在玩中做成放大镜,独创显微镜,发觉微生物的呢?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去找寻答案。
二、探究感知
(一)首先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提示”的要求自学,然后小组汇报沟通。
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用横线画出列文虎克是怎样做成放大镜,又怎样独创显微镜,发觉微生物的语句。
2、小组内读一读相关语句,说一说自己的感受或体会。
(二)汇报沟通。
1、列文虎克是怎样玩镜片,做成放大镜的?指名读相关语句。
想象一下列文虎克把厚玻璃的四周磨薄,磨镜片的过程中会出现什么状况?
列文虎克一生一共磨制了400多个透镜,他会觉得磨镜片的过程枯燥吗?为什么?正因为列文虎克喜爱玩镜片,不是三分钟热血,而是保持长久的爱好,他才会磨了几十年镜片,多令人敬佩呀!让我们读出对他的敬佩之情吧。
同学们你们见过放大镜吗?你用放大镜视察过物体吗?想不想视察一下?下面小组合作视察,然后说说感受。
同学们并没有亲自去磨镜片,用放大镜去视察物体都会这么兴奋,那么列文虎克亲自磨放大镜,视察物体该有多兴奋呀!难怪他会对磨镜片这么感爱好。
2、列文虎克用自己磨制的放大镜去视察物体,玩着玩着,他有了新想法,出示句子“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呢?”找学生接着读上面的句子。他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能想到这样的问题,说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擅长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