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关于节能节地型住宅的思考 】是由【hezhihe】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关于节能节地型住宅的思考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关于节能节地型住宅的思考
简介: 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要抓节能节地型住宅,这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住宅建筑走向循环经济的必由之路,以下是对于节能节地型住宅的思考。
关键字:建筑节能 住宅设计
当评估结果处于图中A区时,表示该项目通过很少的资源能源和环境付出,就获得了优良的建筑品质,是最佳的绿色建筑。B区、C区尚属于绿色建筑,但或资源与环境消耗太大,或建筑品质略低。D区属于高资源、能源消耗但建筑品质并不太高。E区则是很多的资源能源和环境付出却获得低劣的建筑品质,这是我们一定设法避免的。”三、 关于住宅建筑节能1、节能目标的相对值可以分区提出,但是应要求各地区进行本底现状调查,确定当地建筑单位能耗的平均值,否则提出的相对值无法操作。在此基础上再提出全国节能的总绝对值较为科学。2、要注意建筑节能指标和绿色建筑的指标并不完全一致,甚至有矛盾之处。例如:绿色建筑强调自然采光、通风和加大迎光面以便有可能利用太阳能等,但是这样就会增加窗墙比和体形系数,不利于节能。目前房地产商为提高舒适度,多采用大落地窗,大面宽小进深住宅,在住宅市场中受欢迎,但这和主体建筑节能有矛盾,如果要达到节能指标,须提高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这必定会增加可观的造价,这个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绿色建筑在普通住宅中的推广,目前多用在高端住宅上。3、节能问题应有重点,北方抓冬季供暖期节能,南方抓夏季空调期节能,过渡区应尊重地方的习俗,不能仅用物理指标要求,以免造成浪费。4、要重视人文方面的内容,应强调人与自然协调,尽量采用自然生态型的方式节能,如太阳能、西北的生土建筑等。应强调对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的引导,为节约能源改变不良生活习俗,开展全民节能教育很必要。四、 关于住宅建筑节地1、节地问题主要是宏观问题,关键在于要逐步解决城乡的二元化体制。在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城市化是必然的,城市化需要土地,需要一定数量的耕地,这个问题不能回避。应提出一个城市化用地与农业用地的平衡发展模式,以及二者与工业化的关系。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和提高农业产业化的过程就是释放耕地面积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过程,前者的速度制约了城市化的过程和农用耕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过程。建议与农业部制定的发展规划接口,再测算土地放量的时速,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节地指标。2、城市住宅的节地问题与住宅市场结构及开发模式有关。目前我国新建住宅几乎全部采用小区成片开发模式,已经持续了15年,其弊端早已凸现,如果继续下去,大量占用耕地问题无法避免。应更多地研究采用城市内既有住宅的置换、提升的办法解决住房问题,尤其是中低收入住宅,不一定非要新建小区,更多的是通过二手房的租赁、置换等方式解决。因此,以往提出的商品住宅持有率要达到90%以上等指标值得商权。目前在发达国家相反地更加强调商品房的持有比例要下降到60%~70%,而物业出租比例要提升到40% 是有道理的。新批准的成片开发的住宅,尤其是大规模的项目应当按照新城镇的模式规划而不是住宅小区,这样使住宅建设和城市化进程接口,这是长远节约耕地的出路。如果在城郊大量建住宅小区,必定造成在占用土地的同时还要解决交通问题,长距离运输又造成能源的耗费,应把居住、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功能统筹考虑才最节约。3、应提高不同档次的住宅的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分别制定最低使用年限。但是,如果不能提升住宅的经济价值,即使现有住宅还存在使用价值,也会因为失去了经济价值被拆掉,频繁地拆建必定造成土地和资源的浪费。因此,要从住宅的设计、质量、可改造性等方面长远考虑。4、据说最近北京市将要修订住宅规范中的栋间距和冬至日的采光时间,以便符合自然采光、通风的绿色健康要求,这是SARS以后北京住宅的趋势,如果修订,将对节地、节能有影响,应当兼顾协调。
五、关于住宅建筑节水1、由于我均,因此制定节水指标应当分区,建议按照年降水量分为五个区丰水区、多水区、过渡区、少水区和缺水区2、节水率指标要求住宅小区减少市政提供的水量,节约用水。按照上述分区,节水率指标递增。l 在不考虑污水回用的情况下:5≤WCR15;l 考虑污水回用的情况下:15≤WCR50。节水率并非越高越好,因为高节水率意味着要求更高的污水回用率,而污水回用是需要采用较高的处理技术,将会增加成本影响水价,应当选择技术经济的平衡点。3、具体措施l 按照高质高用、低质低用的原则,确定合理的方案。l 优先选用节水器具和设备l 合理控制末端出水压力。l 污废分流处理并回用。在绿化用水、冲厕用水、道路浇洒、洗车、扫除用水、景观补充用水及空调冷却用水补水中使用再生水,且水质应符合相应的标准。l 雨水收集并回用。4、几个绿色生态住区节水率一览表编号项目名称总建筑面积建设地点节水率1当代万国城 北京2蓝水假期天津3众和家园重庆4水岸长桥宁波5金色新城常州6锦绣豪庭沈阳7枫林绿洲西宁六、住宅产业化:住宅产业化的主体应是在形成了市场需求条件下的企业。住宅产业化是一个市场化、商品化的过程,只有形成了一定的市场需求,有了市场的驱动力才可能推开产业化。因此,以往我们强调以项目为中心,去抓各种示范工程,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间,这种方式是有效的,但是在房地产市场已趋成熟的今天,应从抓项目过渡到抓企业。当前,在政府宏观调控的形势下,在收紧房地产的两大限制性因素以后,一定会形成一种挤压效应,促使中国的房地产业开始上一个台阶,其特点是企业进步和金融进步。房地产企业的优胜劣汰已经开始,2005年更会加速,以往靠“圈钱”,“圈地”,获取高额利润的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企业开始认真研究发展战略,大致的趋势——一部分企业向规模性扩张发展,以做大做强为目的,一些大型开发企业的年开发量和销售总额一时成了竞争的指标。例如:民营企业中以万科集团、顺驰集团、世茂集团、合生创展集团等为代表,在2004-2005年中都以销售总额在100亿上下为目标,其中有的企业间竞争得十分激烈。大型开发企业的形成将会提高房地产企业的集中度,这标志着中国的开发企业走向成熟,竞争房地产市场的占有率已经开始,这些企业中有的已经认真研究住宅产业化问题,为的是提高企业竞争力。——一部分企业以打造精品为切入点,形成独有特色的知名品牌,从而提升项目的质量。不求最大,但求最佳。“科技地产”,以科技为主题,大幅度提高住宅的科技含量,以高舒适度,生态、健康而得以胜出的“科技地产”,其中以“北京锋尚”、“万国城MOMA”等为代表。科技地产的兴起不仅提升了项目的质量,而且使企业从劳动力密集走向技术密集,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效率和效益,这是企业进化的标志。中国的住宅建设在进入2005年以后,将逐步从劳动力密集的资源消耗型产业提升过渡到技术密集的资源节约型产业,这是一个走向人与自然大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