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利用结石成分分析通过饮食预防上尿路结石复发.docx

格式:docx   大小:16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利用结石成分分析通过饮食预防上尿路结石复发.docx

上传人:zhimenshu 2025/4/18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利用结石成分分析通过饮食预防上尿路结石复发.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利用结石成分分析通过饮食预防上尿路结石复发 】是由【zhimenshu】上传分享,文档一共【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利用结石成分分析通过饮食预防上尿路结石复发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利用结石成分分析通过饮食预防上尿路结石复发
【摘要】 目的 探讨预防上尿路结石复发与饮食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取自患者体内结石标本进行成分分析,利用分析结果指导患者饮食进行结石预防与多饮水进行结石预防比较分析。结果 通过合理饮食进行结石预防198例患者中188例无复发,10例复发,复发率%;通过多饮水进行结石预防208例患者中185例无复发,23例复发,复发率%。结论 合理的饮食是可以预防上尿路结石复发或延迟复发,且比单纯多饮水的预防效果要好。
【关键词】 结石成分;饮食指导;复发;预防
尿路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结石的临床干预方法和手段有很多,尿路结石易反复复发是尿路结石的一大特点,也是泌尿系结石的处理中一大难点,如何预防尿路结石的复发,是减少结石发病率的关键。我院对2004年收治的50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结石标本进行成分分析,通过对患者的饮食进行干预来达到预防上尿路结石复发的目的,并讨论预防上尿路结石的最佳预防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04年患上尿路结石住我院手术取石前500例患者,其中男325例,女175例,年龄最小7岁,最大82岁,平均岁。单纯肾结石353例,单纯输尿管结石110例,肾结石合并输尿管结石37例,单侧结石406例,双侧结石94例。
 患者标本资料 取自上述500例患者结石标本500份,采用化学方法对结石标本成分进行分析。其中,以草酸盐与磷酸盐混合性结石居多395例,草酸钙或以草酸钙为主结石257例,磷酸盐或以磷酸盐为主结石144例,胱氨酸或以胱氨酸为主结石49例,尿酸或以尿酸为主结石50例。
 方法 将500例患者按入院顺序进行编号,随机双盲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2组,每组250例。对照组:术后交待患者多饮水,每天饮水量大于3000ml,饮食无特殊改变。试验组:依据结石成分分析结果对患者进行指导饮食,指导原则[1]为:(1)草酸盐性结石患者少食菠菜,西红柿、巧克力、李子、土豆、豆类、竹笋等含草酸较高的食物,多食富含枸橼酸盐的食物,如柑、柚、葡萄等,避免高钠食品的摄入,每天限制在100毫克当量。尿酸性结石患者限制肉类、动物内脏、啤酒、豆类制品、蘑菇、豌豆、龙须菜等含嘌呤高食物,避免高钠食品的摄入,每天限制在100毫克当量[10]。磷酸盐结石患者控制泌尿系感染,多食用成酸性食物如谷物、花生,适量摄取畜禽肉类。钙盐结石患者适量摄取钙,不主张限制钙的摄入,应避免长期大量的食用含钙高的食品如虾皮、牛奶、奶制品,减少髙蔗糖食品的摄入,避免高钠食品的摄入,每天限制在100毫克当量。胱氨酸结石患者注意限制蛋氨酸及成酸性食物多食碱性食物。
对500例患者进行随访,得到有效随访患者406例,失访或无效随访94例,其中对照组有效随访208例,试验组有效随访198例。406例患者有效随访26~36个月,平均个月。对照组:随访时间最短26个月,最长36个月,平均个月;试验组:随访时间最短27个月,最长36个月,平均个月。随访结束前均行KUB、IVP、B超检查,检查结果均经3名医师共同阅片或阅B超并结合患者取石术后复查的影像资料进行判定结石是否复发。
2 结果
试验组198例中,188例无结石复发,10例结石复发,复发率%。对照组208例,185例无结石复发,23例结石复发,复发率%。见表1。表1 上尿路结石的预防效果注:数据采用χ2检验,χ2=,结石复发率在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尿石症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其高发年龄为20~50岁,男性多发于女性[2]以草酸盐结石或含草酸盐混合结石为主。上尿路结石经有效的治疗摘出或排出后仍有很高的复发率[3],因此预防结石复发显得尤为重要。
结石的形成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生活条件、饮食结构习惯、泌尿系局部疾患、全身代谢紊乱[3]等,国内外有专家指出饮食是引起泌尿系结石的一个主要外部因素[3~7]。Anderson指出如何预防结石复发与结石成分密切相关[9],刘立宇等报道利用结石成分分析对饮食进行指导对预防结石复发有重要意义[7]。
  尿液中的结石成分超饱和是所有形成尿路结石的共同致病途径,通过对该途径进行干预是从理论上可以达到预防尿结石形成的目的。增加饮水量,使尿液增多,每天尿量达到2100ml,尿结石成分不易达到超饱和状态[8],从而达到预防结石形成的目的,该方法从理论上对所有的尿结石均有效。但饮水预防结石要求持续保持尿液稀释状态对结石的预防才有最佳的效果,在晚间入睡后个人饮水习惯、抗利尿素分泌增多等生理条件的影响尿液仍然呈高浓缩状态,而且在稀释成结石成分的同时也对抑制结石形成的物质也会稀释,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它的实际预防效果。有文献报道对于胱氨酸结石通过大量饮水不能控制病情[9]。实际上对于在尿液中溶解度相对较高的尿结石有一定的效果,对于部分结石的预防仍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统计通过多饮水预防结石3年复发率仍高达%。 通过减少成结石物质的产生或降低成结石物质进入尿中同样可以使尿结石成分不易达到超饱和状态,有文献报道营养和饮食中的各种成分可以影响成结石物质经尿液排出的量[2]。高草酸尿是草酸盐性结石患者患结石的根本原因,从食物中摄取的草酸虽只占尿中全部草酸的10%~15%,但在没有代谢异常的情况下,肠道吸收草酸的多少是尿中草酸量波动的重要因素原因[3],通过限制饮食中摄入的草酸盐增加枸橼酸盐的摄入,可使尿中的草酸明显降低,枸橼酸可与草酸钙反应形成易溶于水的枸橼酸盐,最终均可使草酸盐在尿中的含量明显减少达到预防尿结石的目的。磷酸性结石形成的重要因素是在碱性环境下形成,在酸性环境下易溶于水不易形成结石。动物性食物产生较多的酸性物质经尿液排出后可使尿液的pH值减低,从而改变磷酸性结石在集合系统中形成环境达到预防结石的目的。尿酸性结石形成主要是嘌呤代谢异常在血液中尿酸过高,经肾脏排至尿中在酸性环境下饱和析出形成尿酸性结石。少食含嘌呤高的豆制品及动物内脏等食物,可使体内产生的尿酸减少从而使尿液中的尿酸减少,多食植物性食物,因植物性食物经消化吸收后可在体内产生大量的碱性物质,经尿液排除后使尿液碱化,使尿酸在尿液中不易达到饱和预防尿酸性结石的形成。钙性结石,有许多资料显示,不应限制钙的摄入,因为严格限制钙的摄入可导致食物中的草酸在小肠内与钙结合减少,通过小肠吸收的草酸明显增加,如果患者不能保证严格的无草酸盐饮食反而会使尿中的草酸盐排出增加;限制饮食钙还可以刺激维生素D3的排泌,导致骨吸收和尿钙增加,这些均可促进结石的形成[10]。对于特殊的吸收性高钙尿等患者应限制饮食钙外,不应限制钙的摄入。蔗糖可使肠道吸收钙和草酸增加导致尿钙及尿草酸盐增加,还可使肾实质钙盐沉积[3]。过量摄入钠也可导致尿中钙、尿酸增加及枸橼酸盐减少[3]。因此限制蔗糖、高钠的摄入可减少钠、钙、草酸盐和尿酸的排出,减少结石形成机会防止结石的复发。
通过结石成分分析,利用分析结果对患者有针对性地进行饮食指导,通过饮食干预患者尿中成结石物质的含量、pH值及结石的形成环境,是一个比较好的预防方法。该方法对结石患者的预防具有个体针对性,其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多饮水。由于该方法实施比较简单,易操作,不需专业医师指导非常适合广大基层社区患者的自我预防,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谢志征,殷凤峙,,: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471.
2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717-718.
3 叶任高,: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462-467.
4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636-642.
5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636-642.
6 Anderson complemtary approach to urolitiasis J Urol JT -word journal urology,2002,20(5):294-301.
7 刘立宇,汤玲,陈合群,,2006,13,594-595.
8 PARIVAR F, L0W P K, sT0LLER M L-The influence of diet on urinarystone.J Urol,1996,155:432.
9 ,2005,48,407.
10 李宏军,,1997,18,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