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学高中历史配套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专题整合人民必修讲课文档.ppt

格式:ppt   大小:931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学高中历史配套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专题整合人民必修讲课文档.ppt

上传人:胜利的喜悦 2025/4/19 文件大小:9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学高中历史配套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专题整合人民必修讲课文档.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学高中历史配套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专题整合人民必修讲课文档 】是由【胜利的喜悦】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学高中历史配套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专题整合人民必修讲课文档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学高中历史配套课件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专题整合人民必修
第一页,共17页。
第二页,共17页。
近代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救国探索
所属阶级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主张
主要作用
特点
地主
阶级
林则徐 
魏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军事技术)
揭开了向西方学习的序幕
学习西方停留在“器物”层面;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没有使中国富强
曾国藩 
李鸿章等人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
(科学技术)
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第三页,共17页。
所属阶级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主张
主要作用
特点
资产阶级
郑观应 
王韬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并与洋人商战
是康有为、梁启超思想的来源
学习西方上升到制度层面,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由于阶级局限性,没有成功
康有为 
梁启超
严复
通过变法救亡图存,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
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使中国人民觉醒
第四页,共17页。
(1)近代中国经历了由盲目排外到认识到西学的进步性,转而学习西方的过程。
(2)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也是中国近代社会各阶级阶层探索救亡图存道路和争取民族独立的过程。
(3)学习西方经历了由浅入深的过程。
(4)学习走资本主义道路失败后转而学习马克思主义,以俄为师,走由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救国道路。
近代前期(1840~1919年)中国学习西方的特点
第五页,共17页。
简析 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都是向西方学习即“师夷长技”。从实践程度上看,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几乎没有具体实践,而洋务派的“师夷长技以自强”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实践。
对“师夷长技以制夷”与“师夷
长技以自强”分辨不清
第六页,共17页。
【典例】 “师夷长技以制夷”和“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区别在于 (  )。
①根本目的完全不同 ②思想向实践转化的程度不同 ③阶级立场不同 ④所起的作用不同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两种观点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排除①,都代表地主阶级利益,排除③,故选C。
答案 C
警示 明确两种思想观点都是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对救国之路的有益探索。
第七页,共17页。
简析 维新派和革命派同属资产阶级的政治派别,但对待清王朝的态度不同。维新派要求保留清王朝,实行君主立宪制;而革命派要求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度。
维新派和革命派对清王朝的态度
认识不清
第八页,共17页。
【典例】 1903 年,中国《大公报》:“……宪法不立, 则虽其国强盛”终滋危殆之忧,如今之俄土是也;宪法苟立,则虽其国狭小, 已回雄富之基,如今日之德日是也。若是者,知宪法之与国家诚所谓不可一日或离者。”该文的政治主张,主要是 (  )。
A. 建立民主共和
B. 进行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
C. 实行君主立宪
D. 向德、俄学习
解析 分析材料,文章用俄国贫弱、德日雄富来论述确立“宪法”的重要性,结合所学确立“宪法”应指实行君主立宪制,说明了中国要富强也应该实行君主立宪。其他各项不能充分反映材料。
答案 C
警示 明确维新派与革命派基本的政治主张是解题的关键。
第九页,共17页。
简析 康有为借用孔子的权威来宣传变法,新文化运动则喊出“打倒孔家店”,但二者的本质都是在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对康有为和新文化运动中对孔子
的态度认识不清
【典例】 康有为撰写《孔子改制考》传播西学,宣传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则竖起了“打倒孔家店”的大旗。他们的共同点是 (  )。




第十页,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