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文档名称:

第四章转基因水生生物的安全性2讲课文档.ppt

格式:ppt   大小:568KB   页数:2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四章转基因水生生物的安全性2讲课文档.ppt

上传人:海洋里徜徉知识 2025/4/19 文件大小:56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四章转基因水生生物的安全性2讲课文档.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第四章转基因水生生物的安全性2讲课文档 】是由【海洋里徜徉知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第四章转基因水生生物的安全性2讲课文档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四章转基因水生生物的安全性
第一页,共26页。
优选第四章转基因水生生物的安全性
第二页,共26页。
一、转基因水生生物的发展概况
1 已取得的成就
1983-1985年,中科院水生所朱作言院士团队将人GH基因转入鲫鱼、泥鳅和金鱼受精卵,获得快速生长的转基因鱼;
1997年,章怀云将红鲤总DNA导入草鱼受精孵得到体形和体色发生变异的个体。
1998年,王铁辉将团头鲂总DNA导入草鱼受精卵,获得抗病力强的子代。
其他成果包括:转GFP基因虾、转羊GH基因虾、转抗冻基因大西洋鲑、转人GH基因罗非鱼、转抗冻基因银大马哈鱼、转人GH基因虹鳟、等等
第三页,共26页。
转“全鱼”GH基因黄河鲤(左)及其对照鱼
第四页,共26页。
草鲤鱼
转基因虹鳟
虹鳟
第五页,共26页。
2 未来发展的趋势
改良养殖性能:提高抗病性、抗逆性;加快生长速度,提高饵料利用率;耐高盐、耐低盐、耐冻、耐热、耐缺氧、耐污染。
快速育种:精准转基因,可打破种间、属间、科间、动植物、动物与微生物之间的生殖隔离。
生产医药制品:激素类药品、水生生物反应器生产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
研制不育转基因鱼或孤雌生殖转基因鱼防止转基因鱼与同类或近缘种杂交。
第六页,共26页。
3 尚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定点整合、可控表达、转基因水生生物安全性等方面仍需完善和成熟。
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的定点整合和可控表达:重点解决整合的随机性和拷贝数变异,因为只有极少数才能发生同源整合。
PCR技术检测转MThGH基因红鲤各世代的转基因阳性率
检测世代 P0代 F1代 F2代 F3代 F4代
阳性P0 阳性F1 阳性F2 阳性F3
繁殖方式 群体繁殖 群体繁殖 群体繁殖 群体繁殖
检测鱼数 12 24 22 20 35
阳性数 7 17 17 18 33
阳性率 % % % % %
第七页,共26页。
转基因水生生物的培育与繁殖性能:
生长是否正常?
成熟和繁殖能力是升是降?
转入基因的遗传稳定性?
转基因水生生物应用的安全性:
生态安全—如何避免逃逸、如何防止成为入侵生物
食用安全—转基因表达产物如生长素或性激素对人
体或取食动物的安全性。
转基因操作的安全性:
目的基因来源、结构、功能和用途;
克隆载体的来源、特性及安全性;
重组DNA的结构与复制、整合位置效应;
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第八页,共26页。
二、转基因水生生物的类型
1 转基因鱼
人类食物消费对鱼的偏好、把鱼类当作食物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以及鱼类新品种选育的需要是转基因鱼的意义所在。
鱼类转基因研发的概况
转移成功的目的基因:GH基因、干扰素基因、蛋白质基因、抗逆性和耐逆性基因;
转“全鱼”基因鱼的技术体系:插入片段的各个构件(启动子、调控区和结构基因)都来自鱼类。
转基因鱼的特点:材料来源丰富、操作管理方便、生
长发育可控性好。
基因转移的主要方法:显微注射、电脉冲、精子携带
总体上,鱼类转基因研究仍处于发展阶段,商品化极少。
第九页,共26页。
2 转基因对虾
转基因对虾的意义:
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价格合适、需求量大,但对虾养殖业面临病害困扰以及品质退化使利用转基因技术解决新品种选育周期长、有用基因来源少等难题的一个重要的新途径。
对虾转基因的方法:
显微注射法、电脉冲法、基因枪法、病毒介导法、精子载体法。
存在问题:
技术问题—转基因效率低、不稳定、难重复、畸形多
材料问题—目的基因来源、表达载体效率、突变
安全性问题
第十页,共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