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2025-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格式:docx   大小:28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2025-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sunny 2025/4/19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2025-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2025-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是由【sunny】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2025-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2025-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120分钟  总分: 150分  年级/班级: 九年级
一、根底知识〔共10题,每题2分〕
要求:考查学生对字词、文学常识的掌握。
1. 以下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雕梁画栋〔diāo liáng huà dòng〕 B. 翠色欲流〔cuì shì yù liú〕 C. 雕栏玉砌〔diāo lán yù qì〕 D. 雕栏画栋〔diāo lán huà dòng〕
2. 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二千石。〔衰:衰老〕
B.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蕃:多〕
C. 父母之爱子,那么为之计深远。〔计:考虑〕
D. 然后能有所建立者,岂足为一人之庆。〔庆:快乐〕
3. 以下名篇名句默写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B.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C.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D.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4. 以下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沉鱼落雁〔chén yú luò yàn〕 B. 碧波荡漾〔bì bō dàng yàng〕 C. 水天相接〔shuǐ tiān xiāng jiē〕 D. 雕梁画栋〔diāo liáng huà dòng〕
5. 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每逢佳节倍思亲。〔倍:更加〕
B.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方:方向〕
C.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二千石。〔衰:衰老〕
D. 然后能有所建立者,岂足为一人之庆。〔庆:快乐〕
6. 以下名篇名句默写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B.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C.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D.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7. 以下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沉鱼落雁〔chén yú luò yàn〕 B. 碧波荡漾〔bì bō dàng yàng〕 C. 水天相接〔shuǐ tiān xiāng jiē〕 D. 雕梁画栋〔diāo liáng huà dòng〕
8. 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每逢佳节倍思亲。〔倍:更加〕
B.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方:方向〕
C.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二千石。〔衰:衰老〕
D. 然后能有所建立者,岂足为一人之庆。〔庆:快乐〕
9. 以下名篇名句默写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B.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C.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D.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0. 以下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沉鱼落雁〔chén yú luò yàn〕 B. 碧波荡漾〔bì bō dàng yàng〕 C. 水天相接〔shuǐ tiān xiāng jiē〕 D. 雕梁画栋〔diāo liáng huà dòng〕
二、文言文阅读〔共10题,每题2分〕
要求: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1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以下小题。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礼记·曲礼上?〕
〔1〕以下对“血气〞一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指身体内的血液和气息
B. 指人的精神状态
C. 指人的性格特点
D. 指人的情感波动
〔2〕以下对“戒之在得〞一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警惕自己不要贪得无厌
B. 警惕自己不要过于追求物质
C. 警惕自己不要过于追求权力
D. 警惕自己不要过于追求地位
12.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以下小题。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夫仁者,国之本也;不仁者,国之所以危也。故曰:‘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孟子·梁惠王上?〕
〔1〕以下对“仁义〞一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仁:爱人;义:道义
B. 仁:道德;义:仁爱
C. 仁:仁爱;义:道德
D. 仁:道德;义:仁爱
〔2〕以下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得道:行仁政;多助:得到天下人的帮助
B. 得道:行仁政;多助:得到天下人的拥护
C. 失道:不行仁政;寡助:失去天下人的拥护
D. 失道:不行仁政;寡助:失去天下人的帮助
三、现代文阅读〔共10题,每题2分〕
要求:考查学生对现代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13.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以下小题。
①在古代中国,科举制度是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它不仅选拔了大量的官员,还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做出了奉献。
②科举制度始于隋朝,至清朝末年废除,历时1300多年。在这漫长的历史中,科举制度经历了屡次变革。
③最初,科举考试主要考经义,即儒家经典。后来,考试内容逐渐增加,包括诗词、史书、文学等。考试形式也由最初的口试逐渐改为笔试。
④科举制度的变革,一方面促进了文化的开展,使更多的人有时机接受教育,提高文化素质;另一方面,也加剧了社会矛盾。因为科举考试成为选拔官员的唯一途径,导致许多有才能的人无法进入仕途。
⑤随着时代的开展,科举制度逐渐暴露出弊端。如:考试内容过于偏重经义,无视实际能力;考试形式过于僵化,不利于人才选拔;科举制度成为腐败的温床,许多官员通过贿赂、舞弊等手段获得官位。
⑥20世纪初,科举制度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现代教育制度。现代教育制度更加注重培养实际能力,选拔出更多优秀人才。
〔1〕以下对科举制度变革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科举考试内容逐渐增加,包括诗词、史书、文学等
B. 科举考试形式由最初的口试逐渐改为笔试
C. 科举制度的变革促进了文化的开展,使更多的人有时机接受教育
D. 科举制度的变革加剧了社会矛盾,导致许多有才能的人无法进入仕途
〔2〕以下对科举制度弊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考试内容过于偏重经义,无视实际能力
B. 考试形式过于僵化,不利于人才选拔
C. 科举制度成为腐败的温床,许多官员通过贿赂、舞弊等手段获得官位
D. 科举制度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现代教育制度,更加注重培养实际能力
四、作文〔共50分〕
要求: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材料: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每个人都在赛道上奔跑。有的人跑得快,有的人跑得慢。但无论快慢,只要坚持不懈,终将到达终点。
五、综合性学习〔共20分〕
要求:根据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
材料一: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某班开展了“我与祖国共成长〞主题班会。
材料二:同学们在班会中分享了自己的成长故事,有的同学讲述了家乡的变化,有的同学讲述了家庭的变化,还有的同学讲述了个人的成长。
问题1:请概括材料一中“我与祖国共成长〞主题班会的主题。
问题2:请列举材料二中同学们分享的成长故事类型。
六、名著阅读〔共20分〕
要求:阅读以下名著片段,答复以下问题。
?红楼梦?片段: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之间,林黛玉与薛宝钗的关系最为复杂。她们在性格、爱好、家庭背景等方面都有所不同,但她们却成为了亲密的朋友。
问题:请分析林黛玉与薛宝钗性格上的异同。
本次试卷答案如下:
一、根底知识
1. C
解析:A项“雕梁画栋〞应为“diāo liáng huà dòng〞,B项“翠色欲流〞应为“cuì shì yù liú〞,D项“雕栏画栋〞应为“diāo lán huà dòng〞,只有C项字形、字音都正确。
2. B
解析:A项“衰〞解释为衰老正确,B项“蕃〞解释为多正确,C项“计〞解释为考虑正确,D项“庆〞解释为快乐不正确,应为快乐、庆祝。
3. D
解析:A、B、C三项名篇名句默写正确,D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应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4. A
解析:A项“沉鱼落雁〞字形、字音都正确,B项“碧波荡漾〞应为“bì bō dàng yàng〞,C项“水天相接〞应为“shuǐ tiān xiāng jiē〞,D项“雕梁画栋〞应为“diāo liáng huà dòng〞。
5. B
解析:A项“倍〞解释为更加正确,B项“方〞解释为方向不正确,应为方法、方式,C项“衰〞解释为衰老正确,D项“庆〞解释为快乐正确。
6. D
解析:A、B、C三项名篇名句默写正确,D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应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7. C
解析:A项“沉鱼落雁〞应为“chén yú luò yàn〞,B项“碧波荡漾〞应为“bì bō dàng yàng〞,C项“水天相接〞字形、字音都正确,D项“雕梁画栋〞应为“diāo liáng huà dòng〞。
8. B
解析:A项“倍〞解释为更加正确,B项“方〞解释为方向不正确,应为方法、方式,C项“衰〞解释为衰老正确,D项“庆〞解释为快乐正确。
9. D
解析:A、B、C三项名篇名句默写正确,D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应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0. C
解析:A项“沉鱼落雁〞应为“chén yú luò yàn〞,B项“碧波荡漾〞应为“bì bō dàng yàng〞,C项“水天相接〞字形、字音都正确,D项“雕梁画栋〞应为“diāo liáng huà dòng〞。
二、文言文阅读
11. 〔1〕C
解析:A项“血气〞指身体内的血液和气息,B项“血气〞指人的精神状态,C项“血气〞指人的性格特点,D项“血气〞指人的情感波动,只有C项不正确。
〔2〕C
解析:A项“戒之在得〞警惕自己不要贪得无厌正确,B项“戒之在得〞警惕自己不要过于追求物质正确,C项“戒之在得〞警惕自己不要过于追求权力不正确,应为警惕自己不要过于追求地位,D项“戒之在得〞警惕自己不要过于追求地位正确。
12. 〔1〕B
解析:A项“仁义〞指仁爱、道义正确,B项“仁义〞指道德、仁爱不正确,应为仁爱、道义,C项“仁义〞指仁爱、道德正确,D项“仁义〞指道德、仁爱正确。
〔2〕C
解析:A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道:行仁政;多助:得到天下人的帮助正确,B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道:行仁政;多助:得到天下人的拥护正确,C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失道:不行仁政;寡助:失去天下人的拥护不正确,应为失去天下人的帮助,D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失道:不行仁政;寡助:失去天下人的帮助正确。
三、现代文阅读
13. 〔1〕D
解析:A项科举考试内容逐渐增加,包括诗词、史书、文学等正确,B项科举考试形式由最初的口试逐渐改为笔试正确,C项科举制度的变革促进了文化的开展,使更多的人有时机接受教育正确,D项科举制度的变革加剧了社会矛盾,导致许多有才能的人无法进入仕途不正确,应为加剧了社会矛盾,导致许多有才能的人无法进入仕途。
〔2〕D
解析:A项考试内容过于偏重经义,无视实际能力正确,B项考试形式过于僵化,不利于人才选拔正确,C项科举制度成为腐败的温床,许多官员通过贿赂、舞弊等手段获得官位正确,D项科举制度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现代教育制度,更加注重培养实际能力不正确,应为现代教育制度更加注重培养实际能力。
四、作文〔略〕
五、综合性学习
问题1: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问题2:家乡变化、家庭变化、个人成长
六、名著阅读
问题:林黛玉与薛宝钗性格上的异同
解析:林黛玉与薛宝钗性格上的相同点:她们都是美丽、聪明、善良、有才华的女性。不同点:林黛玉性格孤僻、多愁善感、才情出众;薛宝钗性格温柔、贤良淑德、端庄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