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文档名称: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习题归纳 (I).ppt

格式:ppt   大小:2,364KB   页数:3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习题归纳 (I).ppt

上传人:wyj199215 2025/4/20 文件大小:2.3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习题归纳 (I).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唯物辩证法的联系习题归纳 (I) 】是由【wyj199215】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唯物辩证法的联系习题归纳 (I)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A
图3漫画《吃水果有利健康》
20世纪30年代,喜旱莲子草(革命草)作为饲料被引入我国。后来迅速蔓延,造成本土植物种类以及这些植物为食的鱼类迅速减少,水体严重污染,蚊虫大量滋生等诸多问题。这表明
①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②事物之间联系具有多样性
③事物联系是创造出来的
④事物联系都有“人化”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1968年,斯班瑟发明了胶水新配方,但根据新配方研制的胶水粘不牢东西,人们认为这是不成功的发明。几年后,弗雷应用斯班瑟的发明成功研制了不干胶记事贴,产品行销世界各地。把“不成功”的发明用在合适的地方,成就了成功的创意。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
①联系是客观的,发明创造要避免改变事物的联系
②联系是多样的,发明创造要善于建立事物的新联系
③联系是必然的,发明创造要排除事物的偶然性
④联系是具体的,发明创造要把握事物联系的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触动了不少人的心弦,引发了人们多方面的思索:自我、亲人、友情、健康、蓝天、梦想……都去哪儿了?这些追问,在凸显当今社会环境下一些人迷茫心境的同时,还萌动着人们追求改变的心态和信念。这表明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特征
②追求真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③意识的产生有其物质原因
④社会心理源自人们的生活反思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科研人员通过长期野外观察与研究,培育出害虫天敌,以工厂化繁育方式批量生产,以虫治虫,实现生物防治,维护森林健康。这一做法( )
把握了联系的普遍性
正确把握了联系的客观性
注重了联系的复杂性
利用了事物联系的多样性
B
2016年春节,在网上抢“电子红包”玩出了别样的年味。但有的人为了抢红包,连吃饭、睡觉都盯着手机,忽视了与家人、朋友的交流沟通,甚至有人还患上了干眼症、青光眼等疾病。这表明:
①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②人们可以改变事物联系的具体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③联系的多样性要求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人化”特点,因而是主观的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在澳大利亚,受吃叶子的昆虫和一些真菌的“侵害”,桉树生长缓慢,成为一种优质木材。19世纪被引进美国后,桉树失去了天敌的危害,又有好的水土环境,生长极快,成为易开裂和弯曲的“废材”。桉树从优质木材变成“废材”进一步印证了( )
①事物的联系是多变的,稳定的联系不存在
②人能够改变人为事物的联系,但不能建立人为事物的新联系
③事物的联系是多样的,一切以条件为转移
④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愿而改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D
物理学有一条“熵定律”,该定律认为,开放的系统可以不断与外部交换能量和物质,从而有利于系统长期健康发展;反之,封闭系统则容易走向无序,导致原有结构的瓦解和制度的消亡。从哲学角度看,“熵定律”表明
A.一事物与周围的任何事物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B.任何事物的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C.联系是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D.一事物失去与周围事物的联系,就失去了其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D
(2014重庆文综)过去说到雾,很诗意,中国的诗画之美,不少靠雾来表现。现在,一提到雾,就想到雾霾、污染、。由“雾”到“雾霾”,“雾”的意象被彻底改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雾”意象的变化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
“雾”的意象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雾”意象的变化根源于人的意识的变化
“雾”的意象是意识建构的人为事物联系
B
)图2漫画启示我们
办事情要
不断解放思想
树立全局观念
重视部分的作用
发挥主观能动性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