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柔性制造系统讲课文档 】是由【知识徜徉土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柔性制造系统讲课文档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柔性制造系统
第1页,共39页。
优选柔性制造系统ppt
第2页,共39页。
“刚性”含义
◆ “刚性” 是指该生产线只能生产某种或生产工艺相近的某类产品,表现为生产产品的单一性。
刚性制造包括组合机床、专用机床、刚性自动化生产线等。
“柔性”含义
◆ “柔性”是指制造系统对系统内部及外部环境的一种适应能力,也是指制造系统能够适应产品变化的能力,可分为瞬时、短期和长期柔性三种。
自动化制造
刚
性
制
造
柔
性
制
造
自动化制造系统是指在较少的人工直接或间接干预下,将原材料
加工成零件或将零件组装成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实现管理过程和
工艺过程自动化。
第3页,共39页。
柔 性 制 造 系 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用标准》有关“武器装备柔性制造系统
术语”的定义,柔性制造系统被定义为:是数控加工设备、物料运储
装置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等组成的自动化制造系统。
美国制造工程师协会的计算机辅助系统和应用协会把柔性制造系统定
义为:“使用计算机控制柔性工作站和集成物料运储装置来控制并完
成零件族某一系列工序的,或一系列工序的一种集成制造系统。”
第4页,共39页。
FMS的组成
自动仓库
工厂计算机
中央计算机
物流控制计算机
运输小车
加工单元1
加工单元2
加工单元n
信 息 传 输 网 络
工夹具站
第5页,共39页。
柔性制造系统的产生和特点
1、产生背景:
(1)市场变化导致中小批量、多品种生产方式成为需要。
市场竞争的加剧及顾客需求的多样化,导致传统的以规模效应带动成本降低的刚性生产线不再适应市场的变化;
刚性生产线忽略了可能增加的库存而带来的成本的增加;
1973年石油危机,使大批量生产的缺点暴露。
2)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自动化程度和制造水平的提高。
NC、CNC、DNC
CAD、CAM
GT、CAPP
ROBOT
第6页,共39页。
莫林斯系统
艾利斯·查默斯系统
富士通工厂系统
1967年,英国莫林斯公司首次根据威廉森提出的FMS基本概念,研制了“系统24”。
60年代后期70年代初期,德国、日本、前苏联 、美国、意大利等相继开发了本国的第一代FMS。
1976年,日本
Fanuc公司展出
了由加工中心和
工业机器人组成
的柔性制造单元(
简称FMC),为发
展FMS提供了重要
的设备形式。
柔性制造系统发展史上的三个典型系统:
第7页,共39页。
我国FMS的研究状况
我国采取引进和开发相结合的方针,引进箱体类零件、旋转体件及钣金件加工FMS的全部或部分硬件技术。
1984年是我国研制FMS的起步时间,比国外晚了17年。我国第一套FMS系统是由北京机床研究所于1985年10月开发完成的(JCS-FMS-1),用于加工数控机床直流伺服电机中的主轴、端盖、法兰盘、壳体和刷架体等,它由5台国产加工中心、日本富士电机公司的AGV(自动导引车)及4台日本产的机器人组成,其控制系统由FANUC提供,据分析它的投资回收期约为两年半。
1983年-1985年,在国家的支持下北京第一机床厂、湖南江麓机床厂、郑州纺织机械厂、广西柳州开关厂等一些单位分别率先从德国、日本进口了国内第一批FMS。
1988年北京机床研究所为天津减速机厂提供的加工减速机机座的JCS-FMS-2系统是全部自行开发和配套的,它标志着我国已具有自主开发FMS系统的实力。
近几年来,国内一些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工厂(北京第一机床厂,上海第二纺织机械厂,天津减速机总厂,山西经纬纺织机械厂等),为实施CIMS,又进口了一些国外的FMS系统。
第8页,共39页。
FMS
基本组成
物料储运系统
加工系统
计算机控制系统
第9页,共39页。
FMS的主要功能:
1. 自动进行零件的批量生产(数控机床承担自动制造任务);
2. 简单地改变软件,便能制造出某一零件族中的任何零件;
3. 自动运输、储存、交换物料(毛坯、工件、刀具等);
4. 自动监视功能(刀具磨损、破损的监测等), 自动补偿、自诊断等;
5. 作业计划与调度功能 。
第10页,共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