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临时起搏器的应用护理查房2讲课文档 】是由【胜利的果实】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临时起搏器的应用护理查房2讲课文档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临时起搏器的应用护理查房
第一页,共69页。
(优选)临时起搏器的应用护理查房
第二页,共69页。
概念
人工心脏起搏系指用特定的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使心肌除极,引起心脏收缩和维持泵血功能。心脏起搏是症状性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治疗方法,同时也是治疗药物难以控制的顽固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或药物治疗有矛盾的复杂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技术。
导管放置时间一般1-2周,最长不超过1个月,如仍需起搏治疗则应植入永久性起搏器
第三页,共69页。
心脏电生理基础
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点
自律性
兴奋性
传导性
收缩性
第四页,共69页。
心脏传导系统:
由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房室束、左右房室束支和蒲肯野纤维构成
第五页,共69页。
何谓起搏器
心脏起搏器(cardiac pacemaker)就是一个人为的“司令部”,它能替代心脏的起搏点,使心脏有节律地跳动起来。心脏起搏器是由电池和电路组成的脉冲发生器,能定时发放一定频率的脉冲电流,通过起搏电极导线传输到心房或心室肌,使局部的心肌细胞受到刺激而兴奋,兴奋通过细胞间的传导扩散传布,导致整个心房和(或)心室的收缩。心脏的电信号使它跳动。
第六页,共69页。
起搏治疗历史
体外试验及应用阶段
1819年 Aldini (Italy) 电刺激死者停跳的心脏,引起跳动
1929年 Conld 电脉冲刺激心脏,可使心脏随频率跳动
1932年 Hyman / Hyman Machine Artificial pacemaker, Kg;由于二次大战,未用于临床
1952年 Zoll 将经胸壁起搏应用于临床
第七页,共69页。
永久植入型起搏试验及应用阶段
1958 年 全球第一例永久植入型心脏起搏器植入手 术在瑞典完成
1967 年 按需型起搏器问世 VVI / VVT
1977 年 双腔技术标志着进入生理性起搏时代
1978 年 开发并应用可程控技术
1982 年 频率适应性技术应用于临床
1997 年 自动化技术应用于临床
1998 年 三腔技术应用于临床
2003 年 起搏器全数字化技术开发成功
第八页,共69页。
1984年美国职业工程师协会将心脏起搏器与半导体、激光等并列为上半世纪最杰出的十大发明。
2001年起搏器和因特网分享美国国立工程院最高奖
第九页,共69页。
组 成
临时性起搏应用双极导管电极,金属导线用抗折强度较高的不锈钢,外部用塑料包鞘,质地稍硬而有弹性,易经静脉插送。导管顶端电极(端电极或称阴极)为柱形平头状,容易拔除;另一电极(环电极或阳极)距端电极1cm处,呈环状。两个电极的导线在导管内相互绝缘。
1、起搏电极导管(双极导管电极)
第十页,共6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