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霍姆斯和他的译学构想讲课文档 】是由【胜利的果实】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霍姆斯和他的译学构想讲课文档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霍姆斯和他的译学构想
第1页,共23页。
一、霍姆斯其人
二、翻译贡献
目录
第2页,共23页。
01
霍姆斯其人
第3页,共23页。
第4页,共23页。
霍姆斯:1924-1986
生平:霍姆斯出生在美国爱荷华州,后在宾夕法尼亚州的Haverford学院学习英语文学,1949年受Fulbright Project资助来到荷兰,从此荷兰成为他的第二故乡。他虽然一直保留美国国籍,但绝大部分时间是在荷兰度过的。
霍姆斯师从阿姆斯特丹大学荷兰文学系主任,接触了大量荷语文学作品。他从五十年代处就开始将荷语文学介绍到英语世界,此间也没有间断自己的诗歌创作,他的翻译理论研究工作则始于60年代末期。在他的老师改任阿姆斯特丹大学综合文学系主任后,霍姆斯被聘为该系教师,除教授文学翻译实践外,他还率先开设了翻译理论课程。霍姆斯同时还在以培养翻译人才为目标的阿姆斯特丹翻译学院任教。他极力促成将该学院并入阿姆斯特丹大学人文学院,但1982年二者正式合并成立翻译系以后,作为翻译领域最重要的学者,霍姆斯没有顺理成章地成为该系教授,原因之一是他没有博士学位,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它的同性恋行为、反传统的着装及他在翻译方面的见解为该系一些教员所不容,而霍姆斯也无意为他人而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于1985年辞去在阿姆斯特丹大学的教职,次年因艾滋病去世,时年62岁。
第5页,共23页。
成就:
霍姆斯在诗歌创作、诗歌翻译和翻译理论研究等方面都有突出成就。
首先,他是一个诗歌翻译家。
霍姆斯最大的贡献在于充当荷兰在英语世界中的文学大使,使世界认识到荷兰文学的存在。他的第一部译作是1955年出版的《当代荷兰诗选》,在此后30多年的翻译生涯中,他介绍过荷语地区几乎所有重要诗人的作品。
早在1956年,霍姆斯获得象征荷兰文学翻译界最高荣誉的马丁内斯·那霍夫奖(Martinus Nijhoff Prize),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外国人。他还在晚年1984年获得弗兰芒地区首届荷兰语文学奖,是迄今为止唯一获得两个翻译奖项的人
第6页,共23页。
其次,霍姆斯是一个同性恋诗人。
霍姆斯的诗作既有韵律诗又有自由体诗,绝大多数都是同性恋题材。之前他也翻译过一些有同性恋倾向的诗歌。顾忌到作品中过于直露的描写会给自己带来麻烦,霍姆斯在多数作品中都采用笔名,晚年出版的内容相对含蓄才署了真名。
第三,霍姆斯是一个编辑。
作为“翻译研究系列丛书”的总主编,霍姆斯推出了一系列翻译理论著作,来扶植翻译界的同仁和后辈。此外他还与人合办文学刊物。
最后,霍姆斯是个翻译理论家。
第7页,共23页。
02
翻译贡献
第8页,共23页。
霍姆斯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低地国家翻译理论界最有影响的人物,他在这方面著述不多,但在世界翻译理论史上却有深远影响。
在翻译理论方面霍姆斯没有长篇巨制,其观点散见于一系列论文中,大都曾在国际性学术会议上交流过。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翻译学的名与实》,是霍姆斯最重要的翻译理论文章。在1972年哥本哈根召开的第三届国际应用语言学会议上首次发表。这篇文章对翻译学的学科命名、性质、研究范围以及学科内的划分提出了详细的构想,是翻译研究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是翻译学学科建设的奠基之作,被西方译学界认为是“翻译学学科的创建宣言”。霍姆斯也因此被公认为翻译学的奠基人及最早对该学科作全景式描述的人。
第9页,共23页。
霍姆斯的翻译理论
,学科发展现状
翻译学之所以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因为它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目标。
霍姆斯认为翻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经具备了建立的条件和必要性。在过去几个世纪中,翻译研究处于随意、无序的状态,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转折点,许多原先从事相近学科研究的人由语言学、语言哲学和文学转向翻译领域,还有一些人来自表面上并不相近的学科如信息理论、逻辑学和数学等领域,这些研究者把原学科的模型及方法带入翻译研究。霍姆斯认为,从表面上看翻译研究的局面是一片混乱,但实际上关于翻译研究的独立学科正在成型。
第10页,共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