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小学科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pdf

格式:pdf   大小:349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学科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pdf

上传人:1875892**** 2025/4/20 文件大小:34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学科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小学科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 】是由【1875892****】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小学科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 .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小学科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
【摘 要】在小学科学教学实践中,如何把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
变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认为,改变传统学习方式,采用“自
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习科学时能主动参与、善于
合作、乐于探究,是小学科学学习的有效途径之一,本人通过实践,
初步形成了一种“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小学科学课
堂教学模式得以优化,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得以落实,学生的学习
兴趣有了明显的改善,学生的科学素养有了极大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科学 自主 合作 探究
20 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进入了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历史时期。
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科学与技术的日新月异,正
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已经越来越依靠科学与技
术。每一位生活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时代的人,必须具有科学素质。
当今时代,人们从小就明显地感受到了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种种影响,
因此,科学素质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小学科学课程承担了培养小学
生科学素质的责任。通过小学科学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小学生保
持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发展学习科学的潜力,为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
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新课程改革对小学科学教学提出新的要求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推出了全新的课程理念,小学科学课程要以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宗旨,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掌握基
础的科学知识,发展科学思维和语言能力,获得科学探究的有关技能
1 : .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和方法,培养热爱科学、善于思考、求真务实、互助合作、保护环境
和呵护健康的生活态度,是科学课程的主要任务。《小学科学课程标
准》中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以探究式学习为主要的学习方式。探
究式学习不是一种单一的、刻板的教学过程,而是一种具有自己独特
特点的有效教育方法,不仅在科学教育里能够运用,而且在其他课程
的教学中也能发挥很好的作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和科学课程有着天
然的联系,探究是科学家探索和了解自然、获得科学知识的主要方法。
小学科学课程中,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小学科学课程要向学生提供
充分的探究式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三、自主合作探究的小学科学教学策略
1、激发兴趣,诱发探究动机,营造探究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充满兴趣的学习活动中
往往伴随着积极愉快的情绪,当大脑处于最佳学习状态时,能充分调
动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趣味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如在教《空气占据空间》一课时,把纸团塞进透明玻璃杯底部,
然后将杯口垂直迅速按入水槽里面的水中,此时问学生:“玻璃杯里
的纸团湿了吗?”学生纷纷回答:“纸团全都湿了。”我又说:“纸团
真的湿了吗?同学们来仔细观察。”于是,我迅速将玻璃杯垂直向上
从水中拿出来,取出杯底的纸团,让学生用手摸一摸,用眼看一看,
发现纸团并没有湿,这样实验的结果并不是学生猜想的那样,学生强
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于是一个个奇怪的问题从小
脑袋里冒出来,“为什么纸团在水中没有浸湿呢?”“为什么把纸团单
2 : .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独放入水中,纸却能湿呢?”“玻璃杯里有些什么东西呢?”我抓住
学生的好奇心,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想知道杯底里的纸团为什
么不会湿吗?那么我们来研究其中的奥秘吧!”有趣的实验现象背后
所隐藏的探究动机,能自然而然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在不同课题的教学中还可以采用游戏、故事、投影等手段
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科学教材中实验部分大多为探究性实验,以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形
成。在实验中应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如在
教《电路的研究》的活动 1,让小灯泡亮起来,我先谈话导入,“每
当夜幕降临,我们走进房间时便会顺手按下开关,电灯亮了,每当要
上床睡觉时,也会按下开关,电灯熄灭了。为什么灯泡会亮灭呢?”
引发学生积极地思考,然后分发每小组各一节电池,一条导线和一个
小灯泡,让学生尝试自己动手连接,使小灯泡发光。开始学生认为觉
得很容易连接,纷纷动手操作起来,可过了不久,便听到有的学生说:
“咦,怎么回事?小灯泡怎么没亮呢?”还有的学生说:“难道电池
没有电吗?”于是我便启发学生说:“要使小灯泡亮起来,电流是否
要通过小灯泡呢?”于是学生纷纷议论起来,过了不久,有几个小组
的同学都惊奇地叫起来:“老师,我连接的灯泡亮了。”这时,我叫连
接灯泡的同学上讲台在黑板上画下电路连接简图,老师分析小灯泡发
亮的原因,经过分析,学生明白电池、电线和灯泡要形成一个简单的
闭合回路,灯泡才能发亮。然后再要求连接灯泡没亮的小组同学分析
3 : .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失败的原因,再次动手操作,最后学生都做成功了,学生十分开心。
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学生充满了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3、引导观察,自主探究,突破科学知识的抽象化。
科学的东西往往是抽象的,单凭猜想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抽象的
东西必须通过科学的实验而解决,实验探究不但能培养学生动手操作
能力,还能提高学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教学
《水的浮力》一课时,学生对木板、塑料泡沫在水面上是由于水有一
种上托的力,即浮力这种现象很容易理解,而对于沉入水中的物体(如
石块、铁块等)是否也受到水的浮力,就很难理解。尽管教师讲解,
学生还是比较难理解,这就要通过开展探究性的实验来解决,让学生
用测力计先测量出石块或铁块在空中的重量,再将石块或铁块缓慢放
入水中,观察测力计读数有什么变化。再将石块或铁块提出水面,观
察测力计的读数,测量出石块或铁块重量,再放入水中,观察测力计
读数有什么变化。通过观察——实验——再观察——再实验,学生就
很容易理解,在水中下沉的物体同样受到水的浮力,只不过物体的重
量大于浮力。可见,通过亲身探究实验是突破科学知识抽象化的好方
法。
4、小学科学课中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
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
成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可以
4 : .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小学科学活动中合作学习对于学生探究科
学奥秘、研究科学知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不仅包含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互动,还涉及了教师与学生间的双
向交往,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等交流形式,从而改变了在传统教学中
师生单向交流,教师垄断信息源,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使
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注意力、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
合作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了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实现了以教师
为主体向学生为主体的转变。在合作学习中,掌握某一部分知识和技
能的学生,把知识和技能教给组内的其他同学,形成了人人教我,我
教人人的局面。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增强。把全班
同学划分若干个不同知识水平人员组成的小组,
四、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教师要适时指导。
新的科学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强调学
生的自主性。因此,学生在探究活动这个大舞台上应成为“主角”,
而教师则应成为学生探究道路上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因为学
生由于认知水平等方面的限制,所以在探究活动中,离不开教师的指
导。但是我们一定要注意把握好指导的时机和程度。如果在指导时介
入过早,引导过多,就可能阻碍了学生机可以自主发现的机会,而我
们不敢指导或过晚的指导则可能使学生过久地处于无助的状态,以致
削弱了学生继续深入研究的兴趣和积极性。比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
来说,由于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相对来说较差,教师指导的作应该多
5 : .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一些,对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教师有必要给予指导,但在学生
提出猜测,分析实验现象以及得出结论的时候,教师的指导应该少一
些,学生能说的尽量让学生去说,学生能做的尽量让学生去做,我们
绝不能包办代替。在小组合作学习时,给每个小组设置共同的教学目
标,使之成为“利益共同体”,增强学生捍卫集体荣誉而学习的强烈
动机,在不知不觉中促进后进生的转化,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他们的
集体意识与国家意识。
总之,自主合作探究性教学策略,就是要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
主人,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人。自主合作探究教学通过激发学生的内
驱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习变成学生内在的需求,从
根本上促进学生认知、能力、个性的发展,乃至完美人格的形成。在
教师的启发下,学生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教师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学
习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通过自己主动的钻研,与同学的合作创造
性地解决问题,从而,为学生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只有更新教学观念,转变传统
教学方式,在实验教学中以探究活动为核心,利用各种手段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探究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探究,教师注意
适时指导,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大胆猜想,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自主
探究的机会,使学生在亲身探究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
获取科学知识和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才能使小学科学向着更有益于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方向健康发展。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