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0
文档名称:

第四章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讲课文档.ppt

格式:ppt   大小:3,631KB   页数:7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四章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讲课文档.ppt

上传人:知识徜徉土豆 2025/4/20 文件大小:3.5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四章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讲课文档.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第四章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讲课文档 】是由【知识徜徉土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第四章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讲课文档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四章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第一页,共70页。
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
(一)食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农(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
(二)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
(三)专供婴幼儿的主辅食品的营养成分要求;
(四)对与食品安全、营养有关的标签、标识、说明书的要求;
(五)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
(六)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
(七)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
(八)其他需要制定为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
第二页,共70页。
食品安全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1)菌落总数
(2)大肠菌群
(3)霉菌和酵母
(4)致病菌
(5)益生菌(乳酸菌、双歧杆菌)
(6)抗生素残留、商业无菌
第三页,共70页。
如膨化食品中微生物学指标
项 目
指标
菌落总数/(CFU/g) ≤
100
大肠菌群/(MPN/100g)≤
90
致病菌
沙门氏菌
志贺氏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不得检出
第四页,共70页。
食品安全检验方法与规程
在食品安全标准中所规定的每个项目,为保证检验结果对评价食品卫生质量有可比性、准确性、统一性和权威性,使之具有科学的评价意义,都必须规定统一的检验方法和条件。
理化检验(GB/T 5009)
微生物检验(GB/T 4789)
放射性物质检验(GB/T l4883)
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GB/T l5193)
第五页,共70页。
为什么要进行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到人民健康、国家经济(特别是工业、贸易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是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食品微生物污染问题突出,细菌性、真菌性食物中毒占各种食物中毒之首,每年的发生数量、受害人数、死亡人数和造成的经济损失都是非常巨大的,我国如此,先进的发达国家同样深受其害
第六页,共70页。
为什么要进行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的广泛应用和不断改进,是制定各级预防、监控和预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食品微生物污染的溯源、控制和降低由此引起的一系列重大损失的重要有效手段,对促进人民身体健康、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很重要,具有较大的经济、社会和卫生意义。
第七页,共70页。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范围
食品不论在产地或加工前后,均可能遭受微生物的污染。污染的机会和原因很多,一般有:食品生产环境的污染,食品原料的污染,食品加工过程的污染等。
第八页,共70页。
根据食品被细菌污染的原因和途径可知,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范围
1、生产环境的检验:车间用水、空气、地面、墙 壁等。
2、原辅料检验:包括食用动物、谷物、添加剂等 一切原辅材料。
3、食品加工、储藏、销售诸环节的检验:包括食 品从业人员的卫生状况检验、加工工具、运输车辆、包装材料的检验等。
4、食品的检验:重要的是对出厂食品、可疑食品及食物中毒食品的检验。
第九页,共70页。
微生物学检验方法国家标准的演变
建国六十多年来,我国食品安全(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方法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方法逐步建立、统一阶段(1949~1976年)
 ——方法标准化形成阶段(1977~1984年)
 ——不断修订和完善阶段(1985年至今)
第十页,共7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