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归纳超级精简版(带答案).pdf

格式:pdf   大小:564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归纳超级精简版(带答案).pdf

上传人:知识徜徉土豆 2025/4/20 文件大小:56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归纳超级精简版(带答案).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归纳超级精简版(带答案) 】是由【知识徜徉土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归纳超级精简版(带答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 .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归纳超级精简版

单选题
1、若要表示某动物细胞(2n)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形成的细胞,下列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
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
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
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A、该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联会配对,应该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A 错误;
B、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应该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时形成的细胞,B 错误;
C、该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而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形成的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C 错误;
D、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但含有姐妹染色单体,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D 正确。
故选 D。
2、下图是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3 号和 4 号为正常的异卵孪生兄弟,兄弟俩基因型均为AA 的概率是( ) : .

A.0B.1/9C.1/3D.1/16
答案:B
分析:分析系谱图可知:父母均无病,但却有一个有病的女儿,说明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且父母均
为杂合子。
由于 3 和 4 是异卵孪生兄弟,所以他们是AA 的概率各为 1/3,Aa 概率各为 2/3,故均为 AA 的概率是
1/3×1/3=1/9,ACD 错误,B 正确。
故选 B。
小提示:
3、假性肥大性肌营养不良是伴X隐性遗传病,该病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Ⅱ-1 的母亲不一定是患者 B.Ⅱ-3 为携带者的概率是 1/2
C.Ⅲ-2 的致病基因来自Ⅰ-1D.Ⅲ-3 和正常男性婚配生下的子女一定不患病
答案:A
分析:假性肥大性肌营养不良是伴X 隐性遗传病,女性患病,其儿子必为患者。
A、假性肥大性肌营养不良是伴X 隐性遗传病,女性患者的两条X 染色体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Ⅱ-1
的母亲一定携带致病基因,但不一定是患者,A 正确;
B、由于Ⅱ-3 的父亲为患者,致病基因一定会传递给Ⅱ-3,所以Ⅱ-3 一定为携带者,B 错误;
C、Ⅲ-2 的致病基因来自Ⅱ-3,Ⅱ-3 的致病基因来自其父亲Ⅰ-2,C 错误;
A A A a A
D、Ⅱ-3 一定为携带者,设致病基因为a,则 Ⅲ-3 基因型为 1/2X X 、1/2X X ,和正常男性 X Y 婚配生下的子女 : .
患病概率为 1/2×1/4=1/8,即可能患病,D 错误。
故选 A。
4、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 X 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
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雄蝇中有 1/8 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
误的是( )
A.亲本雌蝇的基因型是 BbXRXr
B.F1中出现长翅雄蝇的概率为3/16
r
C.雌、雄亲本产生含 X 配子的比例相同
D.白眼残翅雌蝇可形成基因型为bXr的极体
答案:B
分析:分析题意: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的雄果蝇中约有 1/8 为白眼残翅,两对
性状独立分析,长翅与长翅,后代出现了残翅,说明双亲都是杂合子Bb,且残翅的比例是 1/4,又因为 F1的
雄果蝇中约 1/8 为白眼残翅,说明 F1的雄果蝇中白眼出现的概率为1/2,则母本是红眼携带者,因此亲本的基
因型只能为 BbXRXr和 BbXrY。
A、由分析可知,亲本雌蝇的基因型是BbXRXr,雄果蝇的基因型是 BbXrY,A 正确;
B、根据亲本的基因型,F1中出现长翅雄蝇的概率为3/4×1/2=3/8,B 错误;
r
C、雌、雄亲本产生含 X 配子的比例相同,都是 1/2,C 正确;
D、白眼残翅雌蝇的基因型是bbXrXr,则减数分裂可产生 bXr的极体,D 正确。
故选 B。
小提示:
B b
5、果蝇的生物钟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有节律(X )对无节律(X )为显性,有节律雄果蝇与无节律雌果蝇
杂交,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父本可产生三种比例相等的精子
b
B.母本的 X 基因只能传给子代雄果蝇
C.父本的有节律性状只能传给子代雌果蝇
D.F2有节律雌果蝇比有节律雄果蝇多 : .
答案:C
分析:分析题干信息:果蝇的生物钟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有节律(XB)对无节律(Xb)为显性,可知,有节
B b b B b
律雄果蝇的基因型为 X Y,无节律雌果蝇基因型为X X ,子代的雌性基因型为 X X ,表现型为有节律,雄性基
b
因型为 X Y,表现型为无节律。
A、父本的基因型为 XBY,可产生 2 种比例相等的精子,A 错误;
B、母本的 Xb基因可传给子代雄果蝇,也可传递给子代雌果蝇,B 错误;
B b
C、由于有节律(X )和无节律(X )基因只位于 X 染色体上,故父本的有节律性状只能传给子代雌果蝇,C
正确;
D、F 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XBXb、XbXb,有节律雌果蝇比例为 1/4XBXb,雄果蝇的基因型为 XBY、 XbY,有节律雄果
2
蝇的比例为 1/4 为 XBY,D 错误。
故选 C。
6、下图为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某一时期的示意图图中1-8 表示基因,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叙述错
误的是( )

A.图中 1 与 3 的碱基排列顺序可能相同,可能不同
B.在减数分裂后期时,1 所在染色体可以与 7 所在染色体发生自由组合
C.图中有一个四分体,两条染色体
D.同一个精子中不可能同时出现 1 与 6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等位基因、相同基因等相关知识。图中所表示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8 个基因,1
与 2.3 与 4.5 与 6.7 与 8 为相同基因(位于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置),1(2)与 3(4)、5(6)与 7
(8)为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故1 与 3 的碱基排列顺序可能相同(相同基
因),可能不同(等位基因),AC 正确;1 所在染色体与 7 所在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关系,故在减数分裂后 : .
期Ⅰ时同源染色体分离,并不是自由组合,B 错误;由于减数分裂后期Ⅱ中,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
开移向两极,故正常情况下同一个精子中不可能同时出现1 与 6,故 D 正确。
A、1 与 3 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故1 与 3 的碱基排列顺序可能相同(相同基因),可能不同(等位
基因),A 正确;
B、1 所在染色体与 7 所在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关系,故在减数分裂后期Ⅰ时同源染色体分离,并不是自由组
合,B 错误;
C、图中所示为一对同源染色体联会配对形成的一个四分体,C 正确;
D、由于减数分裂后期Ⅱ中,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移向两极,故正常情况下同一个精子中不可能同
时出现 1 与 6,故 D 正确。
故选 B。
7、如图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甲病和乙病相关基因分别用A/a,E/e 表示,其中有一种疾病的致病基因位
于 X 染色体上,且男性人群中隐性基因a 占 1%。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Ⅱ—5 为纯合子的概率是 100%
B.Ⅱ—6 乙病致病基因来自于 I—1
C.Ⅲ—7 为甲病患者的可能性是 1/303
D.可通过遗传咨询以确定Ⅲ—7 是否患有甲病
答案:C
分析:根据 1 号、2 号正常,其女儿患甲病,可判断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根据 1 号、2 号正常,其儿子患乙病,可判断乙病是伴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A、通过遗传图谱的分析,可以判定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是伴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1 的基因
E E e E -
型是 AaX Y,I-2 的基因型是 AaX X ,Ⅱ-5 的基因型是 aaX X ,是纯合子的概率为 1/2,A 错误;
B、Ⅱ-6 乙病致病基因来自于 I-2,B 错误;
C、男性人群中隐性基因 a 占 1%,Ⅱ-3 的表现型是正常的,其在正常男性中为Aa 的概率是(2×99%×1%)/ : .
(1-1%×1%)=2/101,Ⅱ-4 是 Aa 的概率是 2/3,计算可得出Ⅲ-7 是 aa 的概率是 1/303,C 正确;
D、通过遗传咨询可以预测子代发病率,不能确定Ⅲ-7 是否患有甲病,D 错误。
故选 C。
8、果蝇常被用作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下列关于果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果蝇易饲养 B.果蝇后代数量多
C.果蝇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D.果蝇体细胞中含有 4 对常染色体
答案:D
分析:果蝇易饲养,繁殖周期短,后代数量大,体细胞中染色体数较少,相对性状多且区分明显,所以常作
为研究遗传学的材料。
ABC、果蝇易饲养、后代数量多、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因此常被用作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ABC 正确;
D、果蝇体细胞中含有 4 对同源染色体,其中 3 对常染色体和 1 对性染色体,D 错误。
故选 D。
多选题
9、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 型。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宽叶对窄叶为显性。控制
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 X 染色体上,含有基因 b 的花粉不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株中,不可能出现在雌株中
B.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
C.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不可能出现窄叶雄株
D.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株均为宽叶,则亲本雌株是纯合子
答案:AD
解析:XY 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中,基因型 XX 代表雌性个体,基因型 XY 代表雄性个体,含有基因 b 的花粉不育
即表示雄配子 Xb不育,雌配子正常,因此群体中的基因型有XBXB、XBXb、XBY、XbY。
A、窄叶性状个体的基因型为XbXb或 XbY,由于父本无法提供正常的Xb配子,故雌性后代中无基因型为XbXb的
个体,故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性植株中,A 正确;
B - b
B、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宽叶雌株的基因型为X X ,窄叶雄株的基因型为 X Y,由于雄株提供的配子中
Xb不可育,只有 Y 配子可育,故后代中只有雄株,B 错误; : .
C、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宽叶雌株的基因型为XBX-,宽叶雄株的基因型为 XBY,雌株中可能有 Xb配子,
所以子代中可能出现窄叶雄株,C 错误;
B b
D、若杂交后代中雄株均为宽叶,故其母本只提供了X 配子,由于母本的 X 是可育的,故该母本为宽叶纯合
子,D 正确。
故选 AD。
小提示:
10、下图为某哺乳动物减数分裂过程简图,其中A〜G 表示相关细胞,①〜④表示过程。图中精原细胞的基
b
因型是 AaX Y(不考虑交叉互换与基因突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过程①表示分裂间期,发生 DNA 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
b b b
B.若产生的 G 细胞基因组成为 AX ,则处于后期 C 细胞的基因组成 AAX X
C.若产生 D 细胞基因组成为 AaXb,则是由于减数分裂 II 异常分裂造成的
D.该动物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一个细胞中不可能存在两条Y 染色体
答案:CD
解析:分析题图:图为某哺乳动物减数分裂过程简图,其中A 为初级精母细胞,BC 为次级精母细胞,DEFG
表示精细胞。①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②为减数第一次分裂,③④ 为减数第二次分裂。
A、①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此时发生DNA 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A 正确;
B、若产生的 G 细胞基因组成为 AXb,F 细胞的基因组成也为 AXb,因此处于减二后期 C 细胞的基因组成 AAXbXb, : .
B 正确;
C、A 和 a 是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若产生的D 细胞基因组成为 AaXb,说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有
基因 A 和 a 的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即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造成的,C 错误;
D、该动物减数分裂某时期的一个细胞中可能存在两个Y 染色体,如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 错误。
故选 CD。
11、如图是雄性哺乳动物体内处于分裂某时期的一个细胞的染色体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个体的基因型为 AaBbDd
B.该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
C.该细胞分裂完成后只产生2 种基因型的精子
D.A、a 和 D、d 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答案:ABD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细胞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处于四分体时期,即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中将发
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
A、图示雄性哺乳动物体内细胞中两对同源染色体大小相同,都是常染色体,所以该个体的基因型为 AaBbDd,
A 正确;
B、该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 正确;
C、由于该细胞发生交叉互换,所以该细胞分裂完成后能产生4 种基因型的精子,C 错误;
D、A、a 和 D、d 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它们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 正确。
故选 ABD。
12、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下图为细胞分 : .
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 DNA 含量的变化,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真核细胞的三种分裂方式均会出现上述曲线的变化
B.图中 BC 段细胞中 DNA 和染色体的数目都不会发生变化
C.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 CD 段出现的原因相同
D.DE 段细胞分裂形成两个核遗传物质相同的子细胞
答案:ABD
分析:1 .真核细胞的细胞分裂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是二分裂;细
胞增殖是细胞数量的增加,既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也包括二分裂。
2 .减数分裂显著的特点是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最终分裂得到的生殖细胞中的核DNA 和染色
体数与体细胞相比减半。
3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都会出现着丝粒分裂的现象。
A、真核细胞的三种分裂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其中无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纺锤丝和染
色体的变化,A 错误;
B、若图表示减数分裂,则 BC 段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其中减数第一次分
裂时期的细胞中核 DNA 数目是体细胞的 2 倍,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
半, B 错误;
C、无论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CD 段的出现都是染色体着丝粒分裂的结果,C 正确;
D、DE 段可表示有丝分裂末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的核遗传物质不一定相同,D
错误。
故选 ABD。
13、下图表示某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与核DNA 数目比的变化曲线。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 .

A.BC 段形成的原因是 DNA 复制
B.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CD 段
C.DE 段的变化是着丝粒分裂所致
D.减数分裂的整个过程不符合该变化曲线
答案:ABC
分析:分析曲线图:图示可表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与核DNA 数目比的变化关系。其中 AB
段表示间期 DNA 未复制的时期;BC 段形成的原因是 DNA 的复制;CD 段表示每条染色体含有 2 个 DNA 分子,
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DE 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
EF 段表示每条染色体只含有 1 个 DNA 分子,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
A、BC 段进行 DNA 的复 制,导致核 DNA 数目加倍,而染色体数目不变,A 正确;
B、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核 DNA 数目比为 1:2,
即发生在图中的 CD 段,B 正确;
C、DE 段着丝粒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而核DNA 数目不变,所以细胞中染色体数:核DNA 数=1:1,C
正确;
D、图示曲线可以表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核DNA 数目比的变化,D 错误。
故选 ABC。
小提示: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
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 DNA 含量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区段形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