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纪录片创作》复习资料解析 】是由【fuxiyue】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纪录片创作》复习资料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 .
纪录片复习资料
从 1928 年到 1937 年,格里尔逊带领的英国纪录片小组(GOP),创
立了一种纪录电影的制作模式。他们以电影为工具,以公共利益为目
的,参与到各个机构的服务性事业中,像电视直播一样,关注现实生
活中的普通人。他坚持对影片进行各种有益的实验,对真实生活进行
创造性处理。
“真理电影” 主张纪录片不应该纯粹地记录现实,而应该主动地
挖掘真实,不排斥在纪录片中采用虚构策略,创作者应主动介入拍摄
事件,并试图促成非常事件的发生,从而揭示人们内心世界中的虚构
部分,而这可能“正是一个人的最真实的部分”。
3. 《北方的纳努克》
《北方纳努克》纪录片之父弗拉哈迪的开山之作,该片的出现宣告了
纪录片形态的诞生,也是浪漫主义纪录电影美学的完美演出。影片拍
摄了北极哈德逊湾地区爱斯基摩人(Inuit)纳努克一家人的生活,它
为纪录电影提供了一种实践至今的拍摄模式,还开创了用影像来纪录
民族独特文化的人类学纪录片类型。
弗拉哈迪,美国电影导演,纪录片的创始人。被尊称为世界“纪录电
影之父”。
弗拉哈迪的电影带着一种近乎永恒的价值观念,他的电影从不带着优 : .
越感、从来不居高临下,因此可以让不同种族、信仰、不同时代的人
喜欢。他告诉我们:作品最大的价值在于对事物的价值取向和判断
——它决定了影片最根本的价值,这比技术和任何手段都要重要。
格里尔逊(1898~1972) ,英国电影制片人、导演、理论家,英国纪录
片运动创始人。1947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任命他为群众宣传署署长。
著作有《格里尔逊论纪录电影》。
“直接电影(Direct Cinema )”产生于上世纪 60 年代初的美国,以罗
伯特·德鲁和理查德 ·利科克为首的一批纪录片人提出这样的电影主
张:摄影机永远是旁观者,不干涉、不影响事件的过程,永远只作静
观默察式的记录;不需要采访,拒绝重演,不用灯光,没有解说,排
斥一切可能破坏生活原生态的主观介入。
直接电影(direct cinema)是指 60 年代以德鲁小组为代表的美国纪录电
影运动和电影风格
所谓“手持摄影”是电影眼睛派的观点,就是在新闻纪录电影中采用
了多种多样的拍摄角度、快摄和慢摄、移动摄影等方法。该派所倡导
的重要手法之一是所谓出其不意地“捕捉生活”,或者叫抓拍,即把
摄影机隐蔽起来进行拍摄。 : .
9.《细细的蓝线》
《细细的蓝线》新纪录电影的代表作,及新纪录电影积极主张在纪录
电影创作中采用虚构手段,目的在于更好地揭示真实。它的观念在于
将真实看作碎片 、对真实作修补式和碎片式的建构、纪录片应该采
取一切虚构手段与策略以达到真实、展开各种各样的镜子,揭示谎言
和诱惑。
·维尔托夫
吉加·维尔托夫,苏联电影导演、编剧,电影理论家,苏联记录电影
的奠基人之一,1922 年 5 月,他和她的妻子、弟弟三人小组创办了
一份《电影真理报》(Kino-Pravda),这是一种按月发行的新闻电影,
“电影真理报”这个名字来自于列宁 1912 年创办的《真理报》
(Pravda),它宣示了维尔托夫这样一个电影理念:无产阶级电影必
须以真实为基础。
11、《夏日纪事》
“真理电影” 主张纪录片不应该纯粹地记录现实,而应该主动地挖
掘真实,不排斥在纪录片中采用虚构策略,创作者应主动介入拍摄事
件,并试图促成非常事件的发生,从而揭示人们内心世界中的虚构部
分,而这可能“正是一个人的最真实的部分”。 法国真理电影是新浪
潮的组成部分,而“1960 年到 1968 年的法国纪录片运动的历史大都
开始于《夏日纪事》。”
《夏日纪事》中女服务员去作为采访者,走到街头询问:幸福是什么?
人们的答案和反应正是真实社会图景的体现,也揭示出了当时巴黎人 : .
的生活和观念以及精神状态。
12、《意志的胜利》
13、叙事性剪辑
叙事性剪辑——根据影片的叙事要素来对素材进行分类、剪裁和编
制,力求把作者所要表达的叙事讯息(事件的发展脉络、人物的关系、
空间的性质等等)通过最有效的途径以最恰当的组合传递给观众。
14、《带摄影机的人》
'" 维尔托夫,为首的苏联纪录电影工作者小组。成
立于 1919 年底,成员有..考夫曼..贝黎亚科夫、..列姆别尔格..科巴林等
维尔托夫在 1922~1923 年曾多次撰文阐明电影眼睛派的观点。他们
否定故事影片,而推崇新闻片,认为电影的作用在于如实地纪录现实。
他们研究了用电影摄影机观察生活的多种方式方法(电影眼睛一词即
由此而来),认为电影眼睛比人的眼睛更为完善。他们在新闻纪录电
影中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拍摄角度、快摄和慢摄、移动摄影等方法。该
派所倡导的重要手法之一是所谓出其不意地“捕捉生活”,或者叫抓
拍,即把摄影机隐蔽起来进行拍摄。这种方法在他们制作的杂志片《电 : .
影真理报》中曾大量采用。电影眼睛派的纪录现实不局限于简单地纪
录生活,他们总是通过对镜头的选择、剪接、配加字幕等方式赋予生
活素材以特定的含义。电影眼睛派创造了电影政论这一新闻纪录电影
的新样式。这一样式的代表作有《电影真理报》中的许多影片、纪录
片,如《前进吧!苏维埃》(1926)、《在世界六分之一的土地上》(1926)
等。此外,该派还制作了两部实验性影片:《电影眼睛》(1923)和《带
电影摄影机的人》(1929)。
(三)、简答
1. 简述纪录片导演架构影片的方式有哪几种类型
纪录片导演架构影片的方式 导演通过解说词
对影片中的内容作出直接的解释 把事件现场的观察结果作为支撑影
片架构的主导因素 以当事人的谈话作为影片叙事的主导架构(1 当
事人的自述 2 对谈 3 置于现实场景中跟拍采访 4 公共场合随机采
访) 不只关心发生在自己镜头前的各种生活现象,同时审
视这些现象如何成为影片并最终被观众所感知(常规的拍摄互动、直
接呈现、极度风格化处理 、对传统纪录电影符码的篡改 )
联想 影片架构不强调叙事表达的戏剧张力, 而是着眼电影本身的节
奏韵律和发掘日常生命经验中的诗意。
,简要说明纪录片题材选择的不同方式。
选择题材对于纪录片的创作不仅是成功的关键,也是纪录片的编导进
入创作状态的首要环节,因此选题历来为纪录片人所重视。
纪录片从题材上至少可分为四类:发生在当今世界的具有新闻价 : .
值的纪录片、已经发生的历史事件、科学文化类纪录片和人类学纪录
片。
题材的独特性和普遍性的统一、选故事、重视结果,但是更应该
重视过程、选题要有地方特色和独到之处
3. 一般来讲,纪录片前期采访拍摄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1、 进一步掌握和未来影片的架构直接有关的叙事信息。
2、 考察并最后确定具体的拍摄对象。
3、 为将要拍摄的影片寻找一个恰当的切入点。
4、 对拍摄现场进行实地勘察,对将要进行拍摄工作进行视觉上的
设计。
以上可以结合影片具体分析。
,对叙事的处理大致有那些结构方式?
1、 线性结构——整部影片的惟一发展线索就是按照时间顺序和
情节逻辑逐步展开的一系列动作场景。
2、 逆向结构——按着一种戏剧性的规则,叙事的空间自由地从现
在跳回过去,又从过去返回现在。
3、 交叉结构——围绕一个事件以两条以上的发展线索齐头并进,
交响式汇聚于影片的主题中。
4、 平行结构——用交替插入属于各自情节片段的办法,同时从正
面展开两条展开两条以上的情节线索,以便于它们在对比的发展
中形成一种意义上的关联。
5、 辐射结构——叙事围绕一个主题分别朝各自不同的方向发展。 : .
5、简述个人对当前电视栏目纪录片强调观赏性和故事化倾向的理解
(1)栏目化的优势:电视台雄厚资金的支持,大量专业制作人员的
介入,播出渠道的畅通,固定观众群体的形成 。
(2)栏目化的劣势:实用主义的功利性强的创作观念,制作周期,
缺乏深度和力度
(3)故事化原因探讨:市场话语权、收视率、大众娱乐审美取向 。
6、简述纪录片中“真实再现/情景重现”手法的运用。
★考核知识点:真实再现/搬演的意义,参见 P80、结合课件
7、 简述以谈话作为主导架构的纪录片有哪几种模式?
访问谈话式纪录片 :采用长镜头拍摄,辅之以实况效果声,穿插在画
面之间的访问谈话向观众提供背景、发表议论,整个片子建构在访问
上面。事件的见证人或参与者,直接站在摄像机前讲述自身的经历,
时而做发人深省的揭露,时而做片言只语的佐证。弥补了直接电影那
种含糊其辞、似是而非所造成的困惑,又避免了格里尔逊式的直接说
教,呈现出一种主观性和客观性彼此交融的状态和辩证的特质,使人
感到作品公正、客观、可信。 : .
8、简述罗伯特·弗拉哈迪纪录片创作理念和方法。
★考核知识点:罗伯特·弗拉哈迪纪录片创作理念
(1)、纪录片与探险结合在一起。一种探险的实践方式。
(2)、改变走马观花式的工作方法,弗拉哈迪选择了一个具体的拍摄
对象。比如在《北方那努克》中他把自己的焦点对准一个爱斯基摩人
和他的家庭。
(3)、弗拉哈迪工作方法的核心:那就是把自己的拍摄进程水乳交融
地汇合到一种人与人坦诚交往中去。作为一个外来者,最重要的是,
如何跨越自己特定的文化背景,进入到拍摄对象的日常生活中去。
(4)、尽力挖掘纪录片中“故事”的可能性。
9、一般来讲,纪录片前期采访拍摄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1)进一步掌握和未来影片的架构直接有关的叙事信息。
(2)考察并最后确定具体的拍摄对象。
(3)为将要拍摄的影片寻找一个恰当的切入点。
(4)对拍摄现场进行实地勘察,对将要进行拍摄工作进行视觉上的
设计。
10、纪录片录音师在拍摄现场必须把握的几个基本要素有哪些?
(1)主讯号声——访谈中的当事人、拍摄当中镜头所关注的主要对
象。
(2)环境声——拍摄现场的背景声:马路上来往的车辆、公共场所
的人声等等,可以对环境起有力的烘托,但必须严密控制它和主讯号
的比例。 : .
(3)回声——持续在室内墙壁间反射的声波,有时会干扰主讯号的
清晰,但加以合理控制可以营造出一种特殊的室内空间氛围。
(4)杂音——器材系统里本身产生的干扰,应该努力设法把这些杂
音的干扰降低到最低限度。
11、自我反射式纪录片的表述策略有哪些?
西方新纪录片是一种自我反射式(self—reflexive)纪录片。
在拍摄纪录片的过程中,把谁在拍摄、拍摄者和拍摄对象在拍摄过程
中彼此之间如何运作、如何互动也在影片中加以呈现这样的作品混合
了观察、访问以及摄影机与人物之间的互动等众多元素。
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