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早期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49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早期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论文.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8/3/8 文件大小:4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早期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早期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论文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法肠梗阻治疗效果早期干预
Keyedicine therapy; intestinal obstruction; treatment effectiveness; early intervention
粘连性肠梗阻是腹部手术、炎症、创伤、出血及异物刺激等形成的束带状或片状广泛性肠梗阻,是肠梗阻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其病情多变,复发率较高,需早期诊断、处理。诊治的延误可使病情发展加重,甚至出现肠坏死和腹膜炎等严重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2004~2005年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西医结合科的13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按其发病到入院的时间分成两组:>3 d者为晚期组;≤3 d者为早期组。早期组:男43例,,胃管内注入,夹管至下次给药前半小时打开胃管,抽出未吸收的药液,每2~8 h一次;并予200 ml药液(药物组成、剂量与口服中药相同)保留灌肠,每2~12 h一次,直到自行解大便为止。对症状较重或缓解不明显者, g维生素B6行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或(和)中药(药物组成和口服中药相同)研成粉末醋调后腹部外敷。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秩和检验。α=。
2 结果
住院时间早期组住院时间以3~10 d者居多,共48例,%,10~20 d者18例(%),20~30 d者5例(%),>30 d者2例(%);而晚期组住院时间以10~20 d者居多,共24例,%,3~10 d者23例(%),20~30 d者5例(%),>30 d者5例(%)。两组住院时间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υ=3,P=)。早期组平均住院时间(±)d比晚期组平均住院时间(±)d短(u=,P<)。
治愈率早期组治愈61例(%),晚期组治愈41例(%),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υ=2,P=)。早期组、%(4/73)、%(6/57);早期组、%(8/73)、%(10/57)。
%(30/73)%(21/5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υ=1,P=)。
3 讨论
祖国医学无粘连性肠梗阻病名,粘连性肠梗阻属中医学“腹满”、“寒疝”、“宿食”、“关格”、“肠结”、“结胸”等病证范畴。中医学认为肠为“传化之腑”,必须“以通为用”。其生理特点是“泻而不藏”、“动而不静”、“降而不升”。气机运行,以通降下行为顺。气机阻滞、瘀血郁滞、寒邪凝滞、热邪郁闭、湿邪中阻、饮食不节等导致肠腑传导失常,通降受阻,滞塞不通而出现气血阻滞、浊气不降、胃气上逆、传化失司,引起痛、胀、吐、闭等症状。现代医学认为手术、炎症、创伤、出血及异物刺激等引起局部水肿、充血,释放组织***、多种激肽与其他血管活性物质,大量纤维素渗出并沉积在浆膜面上形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