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夏季常见疾病与预防.ppt

格式:ppt   大小:6,577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夏季常见疾病与预防.ppt

上传人:mxh2875 2025/4/22 文件大小:6.4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夏季常见疾病与预防.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夏季常见疾病与预防 】是由【mxh2875】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夏季常见疾病与预防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夏季常见疾病与预防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202X
目录
中 暑
01
水中毒
02
脑卒中
03
电冰箱肠炎
04
啤酒病
05
暑湿感冒
06
中 暑
1、高温环境,烈日下曝晒。
2、工作强度大,时间长。
3、睡眠不足,过度疲劳。
4、大量出汗,水分补充不足。
中暑的因素
定义: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全身病理生理改变的一组急性疾病,可分为:热衰竭、热痉挛和热射病。
头部剧痛、晕厥、惊厥至昏迷
头晕、恶心、呕吐、胸闷、
面色苍白、烦燥不安
全身肌肉痉挛,四肢肌肉痉挛性剧痛
皮肤灼热、脉搏细速、血压下降
大量出汗、口渴、发热、乏力
www,
中暑的症状
将昏倒的患者迅速抬到环境凉爽的地方,解开衣扣和裤带,有条件者,一方面可在患者头部、两腋下和大腿内侧等处放置水袋,用冷水、冰水擦身。同时,还可以用风扇向患者吹风。另一方面可以采用民间的刮痧疗法,也有较好的效果。上述治疗过程中,必须用力按摩患者四肢,以防止周围血循环停滞。
A
B
当出现中暑先兆症状或轻度中暑时,应立即离开高温作业环境,到阴凉安静地方休息,及时补充清凉含盐饮料。有条件的最好再服用十滴水或人丹等防暑药品。
中暑时的应急处理
(1)在烈日下做好防晒工作,带防晒帽或遮阳伞等,皮肤涂擦防晒霜。
(2)注意休息,调节劳动强度,避免过度疲劳,保证充足睡眠。
(3)室内要通风,要多洗温水澡散热,避免体温升高。
(4)空调不要温度太低,以免室内、外温差大,造成感冒诱发上述疾病,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及心梗病人更不易长时间呆在过冷房间中,以免诱发此类疾病。
(5)戴太阳镜,镜片色不要太深,最好选用能穿过15-30%可见光的太阳镜,以灰色、绿色为宜。
(6)不过度喝冷饮,并随时补充水分,不要等渴了以后再喝水。
(7) 科学合理饮食,多吃蔬菜和水果,如香蕉和瓜类,冬瓜、苦瓜、黄瓜、丝瓜、西瓜等
温馨提示
夏天气温高,接近于人的体温,所以,人体的散热方式以出汗蒸发为主,每蒸发1克汗液可以带走0 58卡的热量。当人喝茶或洗热水澡时,“热”刺激人体的温度感受器(外周的热感受器和中枢热敏神经元),信息传递到体温调节中枢,再通过一系列的神经反射调节,皮肤毛细血管和毛孔迅速得到扩张,血流量大大增加,汗液分泌加强,从而有效地将人体深部的热量散发出去。
夏季解暑宜“以热解热”
中暑的预防
夏季宜防止水中毒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人体的细胞膜是半透膜,水可以自由渗透。如果人大量饮水,血液和间质液就会被稀释,渗透压降低,水便渗透到细胞内,使细胞肿胀而发生水中毒。在人体各个器官和组织中,脑细胞对水中毒的反应最快,一旦脑细胞发生水肿,就会使颅内压力增高,导致头昏脑涨、呼吸减慢、心律下降,严重时则产生昏迷、抽搐,甚至危及生命。当发生水中毒时,血中氯化钠浓度下降,会造成人体全身肌肉疼痛痉挛 。
在炎热季节或大量出汗时,要防止喝水引起水中毒,可在饮用水中放点盐,最好饮用含盐汽水
健康建议
水中毒
夏季气候炎热,人体大量出汗,大量的钾离子随汗液排泄而丢失。同时,人体在炎热的环境中,新陈代谢加快,血浆中的钾容易转入到细胞内,从而发生低血钾症。因此,温馨提醒,夏季宜防缺钾性软瘫。
低血钾症在临床上最突出的表现是:四肢酸软无力,出现程度不同的神经肌肉系统的松弛软瘫,尤以下肢最为明显,肌张力减弱,腱反射减退。病情严重时,还会伴有心血管系统的功能障碍,如胸闷、心悸、腹胀、恶心等,甚至可出现呼吸肌麻痹,呼吸困难以及严重心律失常。
www,
在炎热的夏季,缺钾性软瘫应当以预防为主。一方面宜多吃些含钾丰富的食物,如瘦猪肉、动物内脏、鸡、鱼、虾、鳝鱼、花生、豆类、红枣以及新鲜蔬菜(油菜、菠菜、水芹、马铃薯、花菜和蘑菇)、海带、香蕉、苹果等。另一方面夏天活动后出汗较多时,不要马上喝大量白开水或糖水,适当地喝些果汁或糖盐水,防止水分过快吸收,使血钾降低。
缺钾性软瘫
www,
脑卒中
夏季当气温升至32℃以上时,一方面人体汗液大量蒸发,散热降暑,其代谢是通过皮下血液循环比平时高出数倍的血流量来完成的。这种超常的血液循环,对高血压患者来说,不但可导致血压升高,而且增加了脑卒中的可能性,从而容易发生脑溢血。另一方面,人体有限的血液在短期内纷纷涌向皮肤,势必造成大脑血流骤然减少,对心血管调节功能不良及脑动脉硬化的老年人来说,也易诱发脑梗死性脑卒中。
第一,要注意防暑降温 。盛夏季节,要注意改善居室通风条件,利用早晚时间开窗通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在室外行走时,要注意防强烈阳光,采取必要的遮阳措施。中午气温高,老年人尽量减少室外活动,最好能午睡。
第二,要注意常饮水。夏季,由于老年人“渴”神经不敏感,加之排水较多,所以容易造成老年人体内缺水,这为脑卒中埋下了隐患。因此,在盛夏季节,老年人即使是没有感到“口渴”也要饮水,最好每天保持饮水1500毫升,以补充失去的水量。
第三,要注意饮食。盛夏季节,老年人的饮食要格外注意,应多吃清淡和容易消化的食物,如豆制品、蛋类、乳类、鸡、鱼、新鲜蔬菜、瓜果等,少吃油腻煎炸的食物。夏季常饮绿豆汤、菊花茶,既能降温去暑,又能降血压,对老年人最为适宜。
脑卒中的预防
老年人特别是患有高血压或动脉硬化的人在盛夏预防脑卒中要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