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2025年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是由【【笑】平淡】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 .
三元区 2024-2025 学年第二学期质量检测(一)
九年级化学
(满分:100 分 考试时间:60 分钟)
友情提示: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 页 17 题。
、考号及所有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卷上。
“注意事项”。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第Ⅰ卷
本卷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智慧结晶。书中描述的下列制瓷工序涉及化学变化的
是
A.粉碎矿石 B.海洗矿粉
C.取泥制胚 D.烧制黏土
2.下列制造手机用到的材料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钴酸锂 B.硅晶体 C.钛合金 D.石墨
3.苯酚C H O6 6是常用消毒剂,下列有关苯酚的说法错误的
A.从微观上看:1 个苯酚分子中含有 13 个原子
B.从宏观上看:苯酚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从分类上看:苯酚属于有机化合物
D.从质量上看:苯酚中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 :1
4.《汉书》中记载“高奴县洧水可燃”,《梦溪笔谈》中记载“予知其烟可用,试扫其烟为墨,
黑光如漆”。“洧水”即为石油。下列关于“洧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具有可燃性 B.其成分中主要含有 C、H 元素
C.是可再生资源 D.其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可用于制墨
5.燃烧与人类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
是
A.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试卷第 1 8页,共页 : .
B.釜底抽薪——移除可燃物
C.用锅盖盖灭油锅火焰——隔绝氧气
D.架空篝火——使木材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熄灭酒精灯 B.氧气的验满
C.取固体药品 D.稀释浓硫酸
7.下列物质及其用途对应不正确的是
A.食盐——治疗胃酸过多 B.活性炭——冰箱除异味
C.干冰——食品保鲜 D.金刚石——作钻探机的钻头
8.配制 6%的葡萄糖溶液用于农业育苗,操作正确的是
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浓度偏小
B.将称好的葡萄糖直接倒入装水的量筒溶解
C.转移溶液时洒出少量,需重新配制
D.标签应注明“6%葡萄糖溶液”
9.我国科学家实现了二氧化碳到葡萄糖和油脂的人工合成,其中一步关键反应的微观示意
图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丙和丁都属于化合物 B.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该反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1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选 物质 目 主要实验操作
试卷第 2 8页,共页 : .
项 的
除
A ZnCl2溶液CuCl2 加入足量的铁粉后过滤
杂
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少量的氯化氢气 除 把气体通过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
B
体 杂 气瓶
除
C K SO2 4溶液KOH 滴加稀硫酸至 pH 等于 7
杂
除
D Na CO NaHCO2 3 3 加稀盐酸,蒸发结晶
杂
A.A B.B C.C D.D
第Ⅱ卷
本卷共 7 题,共 70 分
11.福建茶历史悠久,“化”说茶道。
(1)种茶
①茶叶种植需要合适的酸碱度环境,测定土壤酸碱度具体实验方法;将土壤样品加水充分
搅拌,取上层清液, 。
②种茶常施用的化肥尿素CO NH 22,属于 (填“氮肥”或“复合肥料”)。但长期过量
施用尿素会使土壤酸化,可施加 改善。(填物质俗名)
(2)制茶
制茶过程包括采摘、晒青、发酵、揉捻等,其中发酵过程发生了 (填“物理变化”或“化
学变化”)。
(3)泡茶
从溶解角度解释,泡茶大都用热水的原因是 。
(4)饮茶
茶水可为人体补充 、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填一种)
12.钒电池、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等在新能源领域起着重要作用,共同推动着新能源革
命大潮。以下为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钒、锂、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试卷第 3 8页,共页 : .
(1)钒属于 (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其相对原子质量为 。钒原子结构示意图中
x 的值是 。
(2)锂、钠两种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
(3)锂离子电池常用磷酸亚铁锂(LiFePO4)作为电极材料。已知Li 化合价为+1,磷酸亚铁锂中
P 化合价为 ;碳酸锂是生产锂离子电池的常用原料,碳酸锂的化学式为 。
(4)钠离子电池起导电作用的是钠离子。钠离子的符号是 ,它是由钠原子 (选填“得”
或“失”)电子形成的。
13.能源是人类进行生产的原动力,能源革命在演变。
(1)古代,原始人类通过“钻木取火”,迈进了植物能源时代。钻木取火中“钻木”过程相当于满
足燃烧条件中的 。
(2)18 世纪,化石能源取代植物能源。煤、石油,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 )是常见的化石
燃料。写出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当前,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革命。我国氢能按如图规划发展迅速:
高温
①C+2H O CO +2H2 2 2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制得的氢气属于
(填“灰氢”“蓝氢”或“绿氢”)。
②蓝氢是将天然气重整制成。由于使用了碳捕捉先进技术,气体被捕获,减缓了二氧化碳
对地球造成 的影响,实现了低碳制氢。该气体被捕捉后封存在含氢氧化钙的地下水层
后可慢慢转化为固态碳酸盐。
14.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
试卷第 4 8页,共页 : .
(1)我国淡水资源并不丰富,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水污染日益严重。
①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为:水库→取水→加混凝剂→静置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清
水池→投药消毒→配水泵→用户。在水的净化过程中常加入明矾,明矾的作用是 ;
②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 (填“可溶性”或“不溶性”)杂质;
(2)电解水制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问题。
①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 乙(填“>”“<”或“=”)。
②t1℃时,60g 甲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到t2℃(不考虑水的蒸发),要使该溶液恰好饱和需
加入甲的质量为 g。
③t2℃时,将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丙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丙
>丙
15.某同学在实验探究中发现了一些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如图所示。
试卷第 5 8页,共页 : .
(1)编号①反应的指示剂是 ;编号②反应的金属单质是 。
(2)根据如图可以总结出稀硫酸的化学性质,请你写出符合编号 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3)假设编号④反应的盐是Ba NO 32 ,则编号④对应方框中的现象是 。
(4)编号⑤反应取 20%的 NaOH 溶液 4g,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后溶液变红,继续滴加稀硫
酸(反应原理:H SO 2NaOH Na SO 2H O2 4 2 4 2+=+ ):至溶液恰好变无色共滴加稀硫酸质量
为5g,计算该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16.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甲 ,乙 。
(2)写出用装置 B 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3)装置 B 和 C 都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相对于装置 B,装置 C 的优点是 。
(4)用 D 装置收集二氧化碳,你怎样检测集气瓶中气体收集满: 。
(5)按下表进行实验,取等质量的大理石加入足量酸中(杂质不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体
积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实验编
药品
号
Ⅰ 块状大理石、10%硫酸溶
试卷第 6 8页,共页 : .
液
Ⅱ 块状大理石、7%盐酸溶液
Ⅲ 大理石粉末、7%盐酸溶液
图中曲线丙对应的实验编号是 。确定用乙对应的药品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相应的化
学方程式是 ;不用甲对应的药品,理由是 。
17.Ca OH 2 是一种常见的碱,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用途。
【性质回顾】
(1)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到现象为: ,说明石灰水中含有 (填离
子符号),继续向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至过量,观察到现象为: 。
(2)实验室里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上常有一层白色固体,形成白色固体的原因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进行实验】
某学习小组为验证Ca OH 2 溶液、NaOH 溶液均能吸收CO2,设计如图1 装置进行实验。
通常状况下,1 体积的水约能溶解 1 体积CO2。
(3)各量取 50mL 上述溶液分别放入甲、乙中,关闭活塞K,通入约500mLCO2 ,甲、乙均无
明显现象。乙中盛放的是 溶液。
试卷第 7 8页,共页 : .
(4)打开活塞 K,继续通入CO2,该操作的目的是 。
【提出问题】相同浓度的Ca OH 2 溶液、NaOH 溶液,哪种吸收的效果更好?
【查阅资料】Ca OH 2 溶液、NaOH 溶液中分别通入过量,均会发生两步反应。
第一步:生成CaCO Na CO3 2 3、 ;
第二步;生成可溶于水的Ca HCO NaHCO 3 32、 ,反应原理:
CaCO H O CO Ca HCO Na CO H O CO 2NaHCO3 2 2 3 2 3 2 2 3++=++= 2、 。
②在反应体系中,反应物的浓度和状态会影响反应进行的速度。
【继续实验】实验装置如图 2,两支注射器内盛放的溶液体积相同、密度近似相同。实验开
始后,迅速将注射器内的全部液体同时注入烧瓶,稍后振荡。A、B 烧瓶中压强变化曲线如
图 3。
【实验结论】
(5)由压强变化曲线可知,相同条件下两种溶液吸收CO2效果较好的是 溶液,原因
是 。
【应用拓展】工业中常用石灰乳Ca OH 2 悬浊液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以减少对大气的
污染。其原理为将含有二氧化硫的废气通入石灰乳中,生成难溶的亚硫酸钙CaSO3,再通
入氧气,将亚硫酸钙氧化为硫酸钙CaSO4。
(6)二氧化硫与石灰乳反应生成亚硫酸钙的化学方程式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