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六项制度 】是由【hezhihe】上传分享,文档一共【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六项制度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1
2020年6月23日
六项制度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一、 购进的任何原辅材料一律应当进行查验。
二、 在购进原辅材料时, 应查验证明供货方主体资格合法的有效证件, 并按批次向供货方索取合格证明文件( 对应当取得许可的还应索取许可证复印件) , 并保存原件或者复印件, 并做好记录备查。
三、 对供货者无法提供有效合格证明文件的食品原料, 企业应依照食品安全标准自行检验或委托检验, 并保存检验记录;
四、 对有包装的原辅材料, 要对其包装标识进行查验核对, 主要查验内容包括:
1、 查验包装是否有中文标明的商品名称、 生产厂名、 厂址; 是否在包装上显著位置清晰标明名称、 使用方法等。
2、 是否标明生产日期、 保质期、 贮藏说明、 产品执行标准、 质量等级。
3、 对使用不当, 容易造成损害及可能危及人身、 财产安全的, 是否标警示标记或中文警示说明。
五、 应加强检查原辅料的外观质量, 对包装不严实或不符合卫生要求的, 应及时予以处理, 对过期、 腐烂变质的, 不得入库。
六、 在进货时, 对查验不合格和无合法来源的, 应拒绝进货。
2
2020年6月23日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七、 生产加工食品所使用的食品原料、 食品添加剂、 食品相关产品的品种应与进货查验记录内容一致。
生产过程控制制度
一、 生产人员进入车间前要提前开紫外线灯消毒30分钟后关闭, 先用肥皂洗手, 再用消毒水浸泡3—5分钟后方可进行操作。
二、 生产前和生产后, 应彻底清洗消毒工作场地和管道。各车间应注意工作环境卫生以满足生产需要。每周五应对生产加工区域内环境进行一次大清扫。
三、 生产人员应严格按照工艺流程图和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操作, 特别要加强对生产过程中质量关键控制点的控制, 认真填写每批次产品的生产记录、 关键控制点记录, 确保产品生产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环节处于控制状态下。
四、 建立食品添加剂使用量和使用时间记录, 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的范围和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并指派专人保管。
五、 生产现场, 应避免人流、 物流交叉污染, 避免原料、 半成品、 成品交叉污染
4
2020年6月23日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
六、 负责检验的人员应每月向质量负责人书面汇报一次, 并做好原始记录归档管理。
七、 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法律、 法规规定, 使用的包装材料应完好无损, 产品应储存在阴凉、 干燥、 通风的库房中, 货物堆放有序, 要离地离墙15公分。严禁露天堆放、 日晒、 雨淋或靠近热源。
八、 搬运时应轻拿轻放, 严禁扔、 摔、 撞压, 不得与有毒、 有害、 有腐蚀、 或有异味的物品混装。
出厂检验记录制度
一、 检验人员是企业产品质量的最后把关人, 必须确保产品质量。检验人员对原材料和产品质量独立行使一票否决权, 凡经检验人员签发的合格产品, 检验员负全部责任。
二、 检验员按照相应的产品标准、 检验标准对产品实施检验, 保证不漏检、 不误检, 做到批批检验, 检验数据科学准确, 并做好记录。
三、 质量负责人要严把质量关, 产品达不到标准要求不准出厂。
四、 检验员要按照生产许可证验收细则规定的出厂检验项目检验。
4
2020年6月23日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五、 出厂检验项目中注有”*”号标记的, 应制定*号检验项目检验计划, 每年检验2次, 可自行检验或委托有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委托检验。
六、 产品检验合格后填写出厂检验报告, 经质量负责人签字后, 准予出厂。
七、 自行进行产品出厂检验的, 应按规定进行实验室测量比对, 建立并保存比对记录;
八、 按规定保存出厂检验留存样品。
九、 产品标签严格执行《食品标识管理规定》和GB7718的规定。
十、 计量器具应依法经检验合格或校准, 相关辅助设备及化学试剂应完好齐备并在有效使用期内;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
一、 在原材料购进和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一旦发现不合格品, 由操作现场人员立即标注清楚, 进行隔离或分区存放, 并做好记录。
二、 购进的不合格的原料一般采取拒收或退货。生产过程中出现不合格原料, 应立即停用。
6
2020年6月23日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三、 对出现的不合格品首先查找原因, 对原因进行分析, 加以整改。
四、 下列食品为不合格食品应停止销售
1、 腐烂变质、 污秽不洁的;
2、 包装破损和其它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
3、 超过安全使用期或者保质日期的;
4、 应当检验而未检验, 或检验不合格的;
5、 以假充真、 以次充好、 偷工减料的;
6、 使用非食用色素或其它非食用物质加工的;
7、 其它违反法律、 法规规定的, 或者存在隐患, 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损害的;
五、 本单位工作人员发现所销售的食品属本制度所列的不合格食品, 应立即停止销售该食品;
六、 凡不按制度规定操作, 有不合格的行为时, 按照相应的制度予以处罚。
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
发现存在食品安全危害且已流向市场的产品, 将存在食品安全危害的产品及时从市场中召回, 防止给消费者造成损害, 使产品召回工作规范化。
7
2020年6月23日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一、 根据评估结果, 确需召回时, 由销售单位通知相关方( 如: 监管部门、 销售商和消费者) , 由质量负责人指定专人在一个工作日内填写产品召回通知单, 经质量负责人审核, 法人批准后, 由专人负责召回工作, 召回通知单同时送交成品库、 销售部门, 库房, 停止该批产品出库, 销售部门立即停止该批产品的销售。
二、 质量负责人立即调阅销售记录及库存情况, 制定召回计划, 召回计划包括产品名称、 规格、 批号、 召回单位名称、 地址、 电话( 或传真) 、 联系人、 召回产品数量、 召回方式、 时限、 召回原因等, 召回计划经质量负责人批准后交至销售部门。
三、 销售人员按召回计划要求, 立即实施召回工作, 并填写产品召回记录, 及时向负责召回人员报告召回工作情况, 统计召回差额及未召回品去向。
四、 当召回品和已明确去向的未召回品数量总和等于待召回数量时, 召回工作可经质量负责人批准后结束。
五、 召回产品进成品库时, 暂存不合格品区, 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销毁, 并做好记录。
7
2020年6月23日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六、 生产部门对召回的原因进行分析, 确定预防和纠正措施, 以避免再发生。
消费者投诉受理管理制度
一、 接受消费者投诉, 实行首问首接责任制, 无论谁受理均需陪同到底, 直到有处理结果, 不得相互推诿。
二、 接到投诉后, 态度要诚恳、 耐心、 保持冷静。
三、 受理投诉须做笔录, 包括投诉者姓名、 联系方式、 投诉的食品名称、 数量、 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 投诉质量问题、 当事人采取的处理措施、 情况处理结果等。
四、 了解投诉原因和要求, 告诉投诉对象需做调查及大致等候时间。要认真仔细, 不推脱、 搪塞。
五、 所有投诉处理, 尽量避免在顾客较多的场合处理。
六、 若属客人误解或不了解公司有关规定引起的投诉, 婉转解释, 消除误解, 沟通同顾客之间的联系。
8
2020年6月23日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七、 事实调查清楚, 提出处理办法后, 耐心转告投诉者, 征求其对处理办法的意见。
八、 根据公司是否应承担责任及责任大小, 在价格方面给予顾客适当优惠。
九、 搞好投诉处理的善后工作, 公司每次的投诉记录, 交办公室存档。
十、 投诉内容分类整理, 定期分析, 对带倾向性的问题, 及时提出改进措施, 提高服务质量。
9
2020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