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小学数学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2025春).doc

格式:doc   大小:58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学数学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2025春).doc

上传人:luzy369 2025/4/22 文件大小:5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学数学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2025春).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小学数学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2025春) 】是由【luzy369】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小学数学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2025春)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1
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
第1课时 身边的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44~4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会数100以内的数,初步认识100以内的数,感知100的意义。
,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感受数数的乐趣。
,感受数学表达的简洁性和精确性。
【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一列数的规律,并能加以运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东西(出示装有花生的盒子),知道里面是什么吗?引导学生猜一猜,使学生明确盒子里装的是花生。
那么,我们怎么知道盒子里到底有多少个花生呢?
(板书课题:数花生)
二、探究新知

教师把花生一个一个地拿出来,一边拿一边让学生数,一个一个的数。教师要注意指导二十九、三十九……后面的数怎样数?

请一位同学两个两个地数,再数一次,验证两次数的结果是不是一样。

师:你还会用别的方法数吗?
引导学生五个五个地数或十个十个地数。
五个五个地数:五、十、十五……
十个十个地数:十、二十、三十……
小结:通过数数,我们认识了九十九后面是一百。在实际生活中怎样选择数数的方法呢?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师: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用你们喜欢的方法表示自己花生的个数。
小组活动,动手操作。
提问:说说你们组是怎么画的?请几个小组代表到前面来边示范边数,其他同学跟着数。
小组1:我们用1个圆圈表示1个花生,一排画10个圆圈,一排一排地画,十、二十、三十、四十……
小组2:我们用1个大三角形表示10个花生,1个小三角表示1个花生……
,找一找我们身边的数。
学生独立思考,集体交流,指名学生汇报。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45页“你还有什么想研究的问题”。
分小组讨论,小组汇报,教师适时指导。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后练习
2
完成学生用书相应练习。
第2课时 数一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46~4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经历数数的过程,体会数数的产生和发展,进一步认识100以内的数,初步理解并感知整十数及100的意义。
、写整十数,认识计数单位“百”,进一步体会计数单位“一”“十”“百”的意义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
正确数出100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数数的过程中,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数是多少。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
(2)10个一是( )。

同学们在上节课已经学会了用不同的方法数数,下面就请同学们帮助老师数一数,老师手里一共拿了多少根小棒?(10根)
学生一根一根地数,数到10根,老师问学生:现在教师手里有10根小棒,我们可以把它们捆成一捆,就变成了1个十。
老师追问:“一捆小棒是几根?”(10根)
今天这堂课我们就用十根十根地数数的方法,来数一数小棒的根数。(板书课题:数一数)
二、探究新知

(1)数一数。
(出示教材第46页情境图)引导同学们仔细观察,用1根小棒代表1个鸡蛋,数一数。
请拿出10根小棒捆成1捆,这是几?(10)
10个一捆成1个十。
提问:2捆是多少?(2个十)
师:请同学们捆9捆小棒摆在课桌上,看谁捆得又对又快。
学生动手摆一摆。
教师一边演示,一边引导学生跟着数数。
师:1捆是10根,2捆是20根,3捆是30根……9捆是90根。
(2)几十九添1。
提问:9捆添上1根呢?(九十一)添上2根呢?(九十二)添上3根呢?(九十三)……
讨论:九十九根添上1根是多少根?你能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吗?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提问:九十九根添上1根是一百,那么四十九添上1,五十九添上1……八十九添上1,各是多少呢?让学生从四十数到一百,同桌之间互相数着听。

(1)谁来汇报你捆了几捆小棒?(教师相应贴出几捆小棒)
学生交流:
1捆是10根。
2捆是几个十呢?(板书:2个十)2个十是多少?(板书:二十)
3
3捆又是几个十,是几十呢?(板书:3个十是三十)
4捆呢?(板书:4个十是四十)接下去的你会说吗?
让学生两个人一组摆一摆,数一数,总共捆了几个十,是几十。
让我们一起来十个十个地数一数:十、二十……一百。
组织学生交流:10捆小棒还能捆成更大的1捆,那么10个十是多少呢?(10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几个十呢?(10个)
(2)用小棒数到一百。数一数,说一说。
提问:你有几种数的方法?
分小组讨论数法,小组代表汇报交流。
生1:一根一根地数。
生2:十根十根地数。
……
师小结:十根十根地数比较方便。
三、巩固练习
“练一练”第1~2题。
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数一数。
“练一练”第3题。
先让学生分别数出各有多少天,再集体交流订正。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有哪些收获?
五、课后练习
完成学生用书相应练习。
第3课时 数豆子
【教学内容】
教材第48~4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会用拨数、画图、写数等不同的方式表示数,并能对100以内的数进行估计。
、基数、序数的意义,感受100以内数的组成,会读、写100以内的数。
,初步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估计豆子的数量。
【教学难点】
数位、基数、序数概念的渗透。对100以内的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师:今天我们每组的桌子上都有豆子,大家猜一猜上课用豆子干什么?
学生猜一猜。
师:用豆子来帮助我们学习数学。在今天的活动中希望大家认真思考、积极发言。操作的时候一定要相互谦让,不要让豆子掉在地上。
二、实践活动
:同桌二人玩豆子。
(1)一人抓一把豆子,另一人猜一猜有多少粒。
(2)两人数一数有多少粒。
(3)交替进行,看谁猜得最接近。
:数豆子,并交流“数”的方法。
(1)师:老师手里有一把豆子,大家猜猜有多少粒。(学生思考)
4
师:带着大家的猜测,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看看大家猜得对不对。
师:一共是28粒,那么在计数器上该怎么表示出来呢?请同学们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拨一拨,再请同学在老师的计数器上拨出来。
(2)小组同学说一说计数器上个位是几,表示什么;十位是几,表示什么。
:说一说。
(1)出示图片。
(2)请同学根据计数器上表示的意思,写出数来。
(3)教师提问:这两个2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十位的2表示2个十,个位的2表示2个一)
:认识百位。
出示计数器,引导观察:在计数器上有些什么呢?这些数位从右边起是怎样排列的?
教师边拨珠边介绍算珠表示数的规则:个位上拨1个珠子表示1个一,十位上拨1个珠子表示多少呢?
师:在计数器上拨出97。你是怎么拨的?(十位上拨9个珠子,表示9个十;个位上拨7个珠子,表示7个一)
98怎么拨?99呢?99再添加1个是多少?(100)100怎么拨?
提问:百位上拨1个珠子又表示多少呢?你是怎样知道的?那么一百是怎样写的呢?
师小结:一个百就在百位上写1,十位和个位一个珠子也没有,就在十位和个位上分别写0。(教师在写数时应注意根据计数器的数位来写数)
同桌讨论后,指名说一说。
师小结: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49页“想一想,试一试”,对两位数的写法及数位的意义进一步巩固。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49页“练一练”的第1~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四、课堂小结
今天学了很多知识,相信同学们的收获一定不小,哪位同学能跟大家交流一下你都学到了什么?
五、课后练习
完成课后相关练习。
第4课时 谁的红果多
【教学内容】
教材第50~5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并体会比较两数大小的方法。
、比一比、说一说,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重点】
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猜数游戏,激发兴趣
老师很想知道大家的年龄,谁愿意告诉老师?
学生纷纷举手,我要猜出你们的年龄。请一名学生上台,把自己的年龄写在黑板上,老师背对黑板,面向学生猜年龄。
请你们帮老师提示一下,我猜的是大了还是小了。
5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小猴和小熊觉得我们班的小朋友很聪明,想邀请你们去做客,你们愿意吗?(出示主题图)
你从动物乐园里看到了什么?
小猴和小熊拿了很多果子,你们能数出它们的数目吗?
学生仔细数,并汇报数的结果。
小熊有21个红果,小猴有18个红果。

怎样来比较21和18的大小?你有什么好办法?
,探究比较大小的方法。
师:请把你的比较方法和你们组内的同学说一说。(小组交流)谁愿意把你们找到的好办法和全班的同学交流一下?
学生组内交流,可能找到的方法有:
方法一:借助以往经验比较大小。
根据100以内数的顺序,从前往后数:先数18,再往后数三个数是21,所以21比18大,21>18;借助中间数比较:21比20大,18还不到20,所以21比18大,即21>18。
方法二:借助方块模型比较大小。
用方块代替红果摆一摆,比一比,发现21个方块比18个方块多出3个,所以21>18。
方法三:借助计数器比较大小。
先把21和18这两个数在计数器上拨出来,再在计数器上比较:21的十位上有两个珠子,表示2个十,18的十位上有一个珠子,表示1个十,2个十比1个十大,所以21比18大,即21>18。
师小结:比较两位数的大小,从十位比起,十位上的数越大,这个数就越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越大,这个数也就越大。
,比一比。
教师引导学生借助计数器比较100和99,感受数位的重要性。100是三位数,表示10个10,99是9个十,10个十大于9个十,所以100>99。
师小结:如果位数不同,位数多的大于位数少的。比较时不单看珠子多少,还要看珠子在什么位上。

用课件展示教材第51页数线尺。
(1)用课件展示45< ,让学生观察数线尺,并独立填写。
师小结:数线尺上的数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在45后面的数都比45大。可以填50,55,60……
(2)用课件展示90>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师小结:90前面的数都比90小。
三、巩固练习
“练一练”第1题。
引导学生观察计数器上的算珠,指名说出所表示的数,再比较大小。
“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练一练”第3题。
让学生看图,读懂题意,独立连一连。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练习
完成课后相关练习。
第5课时 小小养殖场(1)
6
【教学内容】
教材第52~5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差不多”的含义。
,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
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和“差不多”概念的含义。
【教学难点】
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差不多”描述事物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教师用粉笔边演示边提问:

生1:1盒粉笔比1支粉笔多。
生2:1支粉笔比1盒粉笔少。

生1:1盒粉笔比1把粉笔多。
生2:1把粉笔比1盒粉笔少。
,1盒粉笔比1把粉笔多,同样
是“多”,我们做怎样的描述可以把它们区别开来?(引导学生说出“多得多”“多一些”)
1盒粉笔比1支粉笔多得多,1盒粉笔比1把粉笔多一些。
(板书课题:小小养殖场)
二、创设情境,讲授新课
:你们去过养殖场吗?(去过)今天,我们就去参观一个养殖场,看看里面有些什么。用课件展示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各有多少。
(鸭有92只,鸡有100只,鹅有22只)
:谁多?谁少?(学生任意说,教师分类板书)
引导学生理解:鸡比鹅多,鸭也比鹅多,但两个“多”的程度不一样;鹅比鸡少,鸭也比鸡少,但两个“少”的程度也不一样。
(1)鸡有100只,鹅只有22只,相差很远,我们就说“鸡比鹅多得多”或“鹅比鸡少得多”。“多得多”就是“多很多”的意思,“少得多”就是“少很多”的意思。
(2)鸡有100只,鸭有92只,相差不多,我们就说“鸡比鸭多一些”或“鸭比鸡少一些”。“多一些”就是“多一点”的意思,“少一些”就是“少一点”的意思。
板书:鸡比鹅多得多,鸡比鸭多一些,鹅比鸡少得多,鸭比鸡少一些。
归纳:在具体情境中,比较两个事物的多少时,表示两个事物的大小比较接近时,就说大数比小数多一些或小数比大数少一些;当两个数的大小相差很多时,就说大数比小数多得多或小数比大数少得多;当两个数的大小很接近时,就说这两个数的大小差不多。
,羊可能有几只?
师:羊的只数和鹅差不多。
让学生独立思考,集体交流。
师指导:“差不多”的意思就是和这个数的数量相差
不大。

用课件展示教材第52页笑笑和淘气的对话情境图。
师:同学们,通过笑笑和淘气的对话,你们知道兔子的
只数可能是多少?
让学生再次观察对话内容,并引导学生做出判断。
三、巩固练习
7
完成教材第54页“练一练”第1~2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只要学生能说清理由,就加以肯定,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
四、课堂小结
今天学了很多知识,相信同学们的收获一定不小,哪位同学能跟大家交流一下你都学到了什么?
五、课后练习
完成课后相关练习。
第6课时 小小养殖场(2)
【教学内容】
教材第53~5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
探究数的大小排序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探究数的大小排序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咱们上节课学会了数的相对大小关系的判断方法,今天我们接着来探究如何给多个数进行大小排序。
二、探究新知
 出示教材53页“试一试”主题图。

(1)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
(2)指几名学生讲解各自的方法。
生1:先找出最小的数10,剩下的数里38最小,再依次找……
生2:先排前两个,50比98小,98排在50的右边,再排38,38又比50小,38排在50的左边,这样依次比较下去,直到比完最后一个数。
……

师:奇思是这样思考的,你能看懂吗?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数线尺上数的大小排列特点:越往右数越大,越往左数越小。
学生独立观察数线尺,同桌交流。
师小结:借助数线尺能帮助我们比较直观地判断出数的大小顺序。在用数线尺比较时,先将每个数在数线尺上标一标,再根据数线尺上越往右数越大,比一比各数的大小关系,最后再排一排。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54页“练一练”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五、课后练习
完成课后相关练习。
第7课时 做个百数表
【教学内容】
教材第55~56页的内容。
8
【教学目标】

,探究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学习能力,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理解百数表上行和列的编排规律。
【教学难点】
能运用百数表上行和列的编排规律,正确地填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数学王国开运动会了!娃娃排成了整齐的方队(出示百数表),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这些娃娃是怎样排队的?
方队里还有不少位置是空着的,你知道是哪些娃娃还没来吗?
我们一起来学习隐藏在娃娃方队中的秘密吧!
二、小组合作,探索规律

这张百数表里可藏着好多有趣的奥秘呢!现在请你们来找一找,看看表里藏着什么秘密。小组合作讨论。

看着这个表,你有什么问题?能看到哪些有趣的排列?
选一排读一读。(可以选横排,也可以选竖排)
横看有什么规律?竖看有什么规律?斜看有什么规律?
从左往右横着看:每一行横着的数的个位都是1,2,3,4,5,6,7,8,9,0。
从上往下竖着看:每一竖行的数的个位上的数都一样,十位上的数是1,2,3,4,5,6,7,8,9。
从左上往右下斜着看:每一斜行的数的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都比前一个数对应数位上的数大1(100除外)。
55的前一个数是多少?后一个数是多少?
谁还想考考大家?你还发现了什么?
小结:通过探究,发现了百数表上行和列排列的一些小秘密,每行都是挨着次序排列的,从左往右依次大1。每列也是依次排列的,但它的次序是从上往下依次大10。
三、巩固练习
“练一练”第1题。
同学们独立思考后在百数表上涂一涂,并与同伴交流
自己的发现。
“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弄清题目的要求后,独立完成,再交流各自的
想法和体会。
“练一练”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同学们学得高兴吗?你学会了哪些本领?发现了哪些奥秘?
五、课后练习
完成课后相关练习。
第8课时 整理与复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57~5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9

,能熟练地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重点】
掌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熟练地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难点】
能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整理巩固
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有关100以内数的认识。现在大家一起回忆一下都学过了哪些知识?
学生回忆所学知识。
师小结:数数、数的组成,读数与写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及数的大小比较,认识百数表等。
二、巩固梳理
1.(出示教材第57页情境图)
(1)让学生观察图中的内容。
(2)说一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怎样解决?
(3)指名汇报,全班交流。
:同学们表现得真不错!怎么比较这些数的大小呢?
(1)四人一组讨论。
(2)小组汇报。
(教师总结归纳)
:你能用多种方式表示85这个数吗?
(同桌互相讨论,全班交流)
三、我的问题

如:生活中的数数不完,我们能学得完吗?
,教师总结归纳。
四、解决问题

(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58页巩固与应用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2)同桌合作完成教材第58页巩固与应用第2题。同桌两人,一人拨数一人写数,完成后互换角色进行练习。

小组合作完成教材第58~59页巩固与应用第3题。
(1)学生自由选择。
(2)说一说为什么选这个数,另外几个数为什么不可以。

完成教材第59页巩固与应用第4题。
指导学生发现这4组数各自的规律,先判断出是顺数
还是倒数,以及是几个几个地数,再填空。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集体订正。

指导完成教材第59页巩固与应用第5题。
(1)师拨生写,同桌检查。
(2)选几个数,说一说你为什么这么写。
(3)拿出学具,同桌之间进行你拨我写,相互检查,教师巡视指导。

指导完成教材第59页巩固与应用第6题。
10
同桌两人一个选取卡片一人负责写数,然后合作整理所写的数,比较它们的大小。
五、课堂小结
在今天的整理和复习中,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后练习
完成学生用书相应练习。
填数游戏
【教学内容】
教材第60~6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初步提高分析推理能力。
、尝试、交流等活动中,体会填数游戏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能根据游戏规则完成填数游戏。
【教学重点】
经历填数游戏活动,初步提高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森林学校的小动物们最近很喜欢玩填数游戏,今天小羊、小狗和小兔各自都带来了一个游戏,咱们也一起参加吧!
二、组织游戏
:初步尝试。
课件出示表格及游戏规则:
(1)每个空格中只能填1、2、3中的一个。
(2)每一横行、每一竖行的数字都不能重复。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让学生细致地了解游戏规则。学生试着在教材上填一填,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
师小结:在九个方格的正方形中,每个小方格填入1、2、3三个数中的一个,且不能重复。由图可知,首先,每一竖行都有数字“1”,因此“1”在其他方格中都不能出现。最后一横行中已有两个数字“2”“1”,那么这一横行的空格只能填“3”,以保证数字不重复。其次,第一竖行现在可知已有“1”与“3”,因此第一竖行中间的空格只能填“2”;再以此类推,可知第二横行最后一个空格只能填“3”;第一横行的中间空格填“3”,最后一个空格填“2”。
用课件展示:
1 3 2
2 1 3
3 2 1
:挑战升级。
(1)出示游戏规则:
①每个空格只能填1,2,3,4,5中的一个。
②每一横行、每一竖行的数字不能重复。
(2)我们在纸上自己先试一试,开始吧。我看到同学们都先填这三个5,5,3,为什么?
(3)小组讨论:剩下的这四个空怎么填呢?
(4)全班汇报。
师小结并出示完整的表格:
5 1 2 4 3
1 3 5 2 4
4 2 3 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