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小学国学经典教材 】是由【sanyuedoc】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小学国学经典教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小学国学经典教材第五册
国 学
Adjust the spacing to adapt to Chinese typesetting
目 录
第一单元 孝敬
第一课 孝为根本
第二课 无违为孝
第二单元
第三课 克已复礼
第四课 仁以为已任
第五课 推已及人
第六课 不违仁
第三单元
第七课 课忠
第八课 课信
第九课 课宽
第十课 课恕
第四单元 君子
第十一课 安贫乐道
第十二课 坚贞刚毅
第十三课 君子风范
第十四课 君子与小人
第五单元 交友
第十五课 四海之内皆兄弟
第十六课 乐多贤友
第一单元
孝 敬
世间所有的父母,自从听到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就开始了无怨无悔的劳碌,从年轻力壮,直到垂垂老矣。看着父母日渐老去的容颜,我们心灵深处顺从父母、尊敬父母、奉养父母的情感,被不断地激发出来——这就是孝。孝是我们民族文化中最可宝贵的财富之一。
01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
02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里仁》
03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里仁》
经典诵读
第一课 孝为根本
01
百里负米
02
子路是孔子的学生,对父母十分孝顺。他小的时候,家里很穷。
03
有一次,他听说百里之外的米很便宜,就跑去买了背回来,做给父母吃,自己却还是用野菜充饥。
04
父母死后,子路做了大官。每当吃着丰盛的饭菜,他总是慨叹说:“现在父母去世了,我想再为父母去背米,已经是不可能了!”
05
是啊,人生最遗憾的事,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呀!
日积月累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诗歌赏读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京师得家书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
01
02
03
04
经典诵读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为政》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为政》
古代的丧礼
01
02
03
04
日积月累
鲁昭公的母亲刚刚去世,尸骨未寒,他就让大臣准备弓箭、马匹,要外出打猎。为母亲送葬时,他的脸上也没胡表现出哀伤的神情。看到这种情形,有人说:“鲁国必将越来越衰弱!”
原来,在古代,如果父母去世,子女要遵照一定的礼仪送终守孝,比如面容悲戚,不听音乐,不喝酒,不吃肉,不住好的房屋,夫妻分开居住等。
鲁昭公安葬母亲不遵循礼仪,鲁国的大臣们也不劝谏,百姓也不反对,这说明鲁国的礼制已经不起作用了,人心已经涣散了,所以鲁国一定会越来越衰弱。
饮后戏示弟子
先生馔酒食,
弟子服劳止。
孝敬不在他,
在兹而已矣。
诗歌赏读
第二单元 仁爱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体现着孔子对人的理解与尊重。所谓“仁”,就是尊重人,关心人,体贴人,呵护人。仁爱如同普照大地的阳光、滋养万物的雨露,为我们的世界带来了美好与和谐。但愿“仁”的种子能够播撒人间,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