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射洪县十二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模板 】是由【fuxiyue】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射洪县十二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模板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1
射洪县十二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射洪县”十二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
”十二五”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五年。科学编制我县”十二五” 时期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规划, 对于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 省委九届四次全会及市委、 县委提出的发展新要求, 加快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结合我县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实际情况, 制定”十二五”工业和信息化的发展规划。
一、    ”十一五”发展现状
”十一五”以来, 我县在国省市以及县委、 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按照”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要求, 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 以园区建设为平台, 以项目推进为载体, 以产业集群为方向, 着力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 大力推进品牌建设, 狠抓工业节能降耗, 加快推进我县新型工业化进程, 确保我县工业加快发展、 科学发展、 又好又快发展, 努力推进工业大县向工业强县跨越。五年来, 形成了以沱牌公司为代表的沱牌食品产业园区, 以美丰股份、 美丰集团为代表的美丰化工产业园区, 以华纺银华为代表的银华纺织产业园区, 以及规划用地11平方公里的未来产业发展新高地——洪城新区产业园区, ”一
2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区多园”产业集群发展布局构架初步显现。到 底, , %; , %; , 同比增长18%; ; 全县工业经济发展达到: , 同比增长29%。, %。, 增长28%, , 增长28%;
与此同时, 信息化进程快速推进。截止 10月, 射洪移动用户超过28万, 信息化产业从业人数近730人, 围绕移动通信产业价值链, 为社会提供200余个就业岗位。建设了覆盖全县所有城区和乡镇的光纤和电缆网络, 固定电话网络容量10万, 宽带网络容量3万, 固定电话和宽带通达所有城区和乡镇, 3G网络建设一期已经完成, 总容量1万线, 覆盖县城区和柳树。有线电视网络达1万杆公里, , 覆盖率达95%, 入户率达87%, 农村广播覆盖率达100%, 实现了”社社通”。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 我县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1、 园区产业布局不完善。园区现有企业产业链不完善, 产业发展缺乏上下游产业和相关产业支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长期集中在单一产品制造环节上, 上下游
3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产业发展的竞争力严重不足, 导致产业集群的优势不能充分发挥。
2、 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工业经济发展依然表现为粗放式资源依赖型模式, 企业的创新能力较弱, 对资源永续利用、 可持续发展观念不强, 产业层次不高, 同时受能源、 资金、 交通等制约因素的影响, 企业的规模扩张进程较为缓慢。
3、 所需资金、 人才短缺。企业融资难依然突出, 融资屏障依然存在。工业和信息化投入不足, 大的项目较少。射洪工业和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有赖于充分的人力资源, 而当前射洪技术型人才短缺、 劳动力整体素质相对较差, 企业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人才引进难度较大。
4、 开发建设不足。射洪当前开发建设缺乏载体, 限制了发展空间和速度。基础设施、 配套设施与服务还有待完善, 市政建设、 生活配套设施尚有待加强。区域内科研机构和企业技术研发中心都比较缺乏, 产业发展技术依托薄弱, 制约了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5、 信息化发展速度满足不了需求。由于社会信息交流需求呈几何级数增长, 用户对信息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例如原有的电缆承载方式受技术原因的限制, 已不适合市场需求, 另外
5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随着社会工作、 生活节奏加快, 移动办公和移动上网业务要求不断增加, 以3G技术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建设必须加快。
二、 - 射洪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
( 一)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立足射洪实际, 经过发展大产业、 培育大园区、 做强大企业、 建设大项目, 提升全县综合竞争力, 把射洪建设成为成渝经济走廊上最具产业集聚力、 品牌影响力、 自主创新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新兴工业强县, 不断提高我县信息化水平, 走特色的信息化道路, 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 二) 发展原则
1、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建设工业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符合环保要求, 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资源节约并重。
2、 坚持跨越式发展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发展力度, 做大总量, 提升质量, 提速增效, 实现超常规、 跨越式发展。
3、 坚持发展优势产业的原则。充分发挥我县的特色资源优势和具有较好工业基础的产业优势, 进一步壮大传统支柱产业, 培育新
5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兴优势产业, 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4、 坚持发展产业集群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工业布局, 引导关联度紧密的产业向工业园区集聚, 依托龙头企业, 延伸产业链条, 形成聚集效应显著的产业集群。
5、 坚持抓大扶小原则。充分发挥我县拥有一批实力较强的骨干企业的优势, 做强做大一批影响大、 带动力强的骨干龙头企业和优势企业, 扶持一批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 形成优势特色明显的中小企业集群。
( 三) 发展目标
经过不懈努力, 使我县大产业的影响力、 大园区的承载力、 大企业的牵动力、 大项目的支撑力明显提高。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 经济效益好、 资源消耗低、 环境污染少、 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符合射洪实际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真正实现”工业大县、 工业强县”目标( - 全县经济指标规划情况见附件1)
高举川中丘陵地区加快工业发展的旗帜, 大力实施”科技兴县、 工业强县、 基础立县、 改革活县”的发展战略。做好丘陵地区经济发展示范县, 四川省扩权强县试点县的榜样和楷模。
全力加快全县信息化设施建设, 积极开展核心网、 无线网、 支撑网、 传输和宽带网络等通信基础设施建设, 促
6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进全县信息化服务水平的提升, 推进TD-SCDMA的建设和应用、 提供3G服务 、 促进农村信息化建设、 完善应急通信保障体系。使射洪信息化达到数字化、 信息化、 规模化和产业化全面发展的要求。
( 四) 产业布局
一区多园。按照”产业集中、 企业入区”的思路, 实施产业整合、 产业聚集、 产业升级, 发展优势产业集群, 坚持走”一区多园”道路, 加大沱牌、 美丰、 银华三大工业集中区和洪城新区的建设力度, 形成产业优势和规模优势。引导关联度紧密的产业向特定优势区域集聚, 促进优势产业相对集中, 形成生产专业化区域和产业密集带; 依托龙头企业和龙头产品, 延伸产业链条, 形成 ”专业分工突出、 协作配套紧密、 规模效应显著的产业集群”。
沱牌工业园区
发展现状。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工业园区现入驻企业16户, 规模以上企业10户, 以沱牌集团为依托, 配套发展玻瓶和食品业, 园区骨干企业为沱牌集团、 天马玻璃有限公司。 工业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7亿元, 销售收入23亿元, 。预计 工业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5亿元, 销售收入29亿元, 。
发展目标。重点发展酒类和肉食品加工两大主导产业,
7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开发修建柳树电航工程。以沱牌集团为依托, 大力发展沱牌曲酒、 舍得酒、 泰安作坊等高档酒, 引进发展高档啤酒, 配套发展优质玻瓶、 电力, 延伸优势产业链, 发展粮、 酒、 饲料循环经济, 形成优势产业集群, 建设西部酒业和食品工业基地, 力争把柳树镇建设成为常年居住人口6万人初具辐射带动功能的小城镇。大力实施10万吨多肽饲料项目、 100万头生猪深加工、 6万头优质原种( 扩繁) 生猪基地、 沱牌热电二期工程、 和柳树电航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 - 发展目标见下表
沱牌工业城 - 发展目标规划表
单位: 亿元、 个
年份
总产值
销售收入
利税
入驻规上企业
11
12
13
14
16
100
100
18
美丰工业园区。
发展现状。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工业园区现入驻企业59户, 规模以上企业33户。园区以美丰股份、 美丰集团为核心企业, 定位为以天然气化工、 盐化工为龙头, 以包装、 印刷工业为两翼, 辅以机电、 食品、 电子等配套产业。 工业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40亿元, 销售收入50亿元, 。预计 工业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54亿元, 销售收入64亿元, 。
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目标:
9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投资3000万元将美丰工业园扩大到占地6000亩, 其中美丰化工城占地4500亩, 完善基础设施, 将美丰化工城打造成省级天然气化工和省级精细化工园区; 吸引3-6家化工公司落户射洪, 投资兴建天然气化工企业, 在区域性化工产业发展方面发挥领导和带动作用; 争取到 , 使美丰工业园区的盐化工工业发展成为我县的重要支柱产业。 - 发展目标见下表
美丰工业城 - 发展目标规划表
单位: 亿元、 个
年份
总产值
销售收入
利税
入驻规上企业
35
37
39
42
46
80
90
50
银华工业园区
银华工业园区位于县城北端, 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 主要分为纺织工业区和3536纺织城以及锂工业集中发展区。纺织工业区以上市公司四川华纺银华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 当前已聚集了四川佐鲁银华纺织公司、 射洪精华纺织有限公司、 射洪科宇服饰有限公司等纺织企业入驻, , 线锭10000枚, 气流纺1000头, 布机898台( 其中具有的进口无梭织机339台) , 高速平缝机180台, 可年产中、 高档棉纱1 吨, 各类高档面料4500万米, 服装及家用
9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纺织品130万件( 套) 的规模; 3536纺织工业城, , 县委、 县府利用原3536厂军工企业的闲置资产和华纺银华公司换代升级更新设备的契机, 实施资源整合战略, 规划建设了3536纺织工业城, 当前已入驻中小企业10余家, 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家, 形成纱机4万余锭、 布机1500余台的规模; 锂工业区主要以天齐锂业有限公司为核心, 研究方向为锂业精加工, 天齐锂业公司是国内最早研制和开发锂产品的企业, 拥有国内最大的产品生产规模, 是国内市场碳酸锂的第一大供应商, 也是中国碳酸锂产品在国际市场第一大出口商。公司一直专注于锂资源综合开发及锂系列产品的研发、 生产和销售。公司锂产业链正在向上下延伸, 下游产品开发已经走在同行业前面。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理事单位、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会员单位、 四川省”小巨人”企业、 四川省成长型中小企业、 四川省创新型试点企业。银华工业园区 实现工业总产值11亿元, 销售收入10亿元, 。预计 工业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4亿元, 销售收入12亿元, 。
发展目标。力争”十二五”期间使银华工业园区成为西部最大的高档家用纺织品生产基地、 锂产品专业化深加工基地和西部LED生产基地,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