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特征的支持度与其分类能力的关系研究 】是由【wz_198613】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特征的支持度与其分类能力的关系研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特征的支持度与其分类能力的关系研究
特征的支持度与其分类能力的关系研究
在机器学习领域中,特征选择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其目的是从众多的特征中选取出对分类器分类起到决定性作用的特征。特征选择的一个关键性质是特征的分类能力,即特征的贡献程度,如何去评估特征的分类能力也是特征选择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将探讨特征的支持度与其分类能力之间的关系,并对一些常用的特征选择方法进行分析比较。
在关联规则挖掘中,支持度是指某个项集在数据集中出现的频率,即项集在所有事务中出现的比例。例如,若一个项集包含两个项A和B,支持度定义为包含A和B的交易数与总交易数之比。支持度越高,表示该项集在数据集中出现的频率越高,反之,就表示该项集的出现频率越低。支持度可以反映出一个项集在整个数据集中的重要性。
在进行分类时,选择合适的特征是十分重要的。在特征选择中,我们会将数据集中的特征按照某种规则进行排名,选取排名靠前的部分特征进行学习。分类能力,在这里指的是某个特征对分类结果的影响程度,也可以用信息增益、信息熵等指标来度量一个特征对分类结果的影响程度。分类能力越高,表示该特征对于分类结果的影响越大,反之,就表示对分类结果的影响较小。
一个变量的出现频率高,并不意味着它对分类任务的贡献也高。支持度能帮助确定哪些变量在整个数据集中是具有影响的,但不能反映出某一变量在不同分类情况下的差别。分类能力是指特定特征对分类器的性能提高程度,支持度是一个前提,而分类能力是支持度的一种补充,只有同时考虑到二者才能更准确地评估特征的重要性。
在考虑特征的重要性时,支持度和分类能力两者缺一不可,否则会造成特征选择结果的不准确。如果特征的支持度很高,而分类能力很低,证明这个特征虽然很常见,但对于分类并没有帮助,因此应该尽可能地排除该特征。如果特征的支持度很低,但分类能力很高,则可能因为数据不够多,未能体现特征的全部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既可以继续保留该特征,又可以通过增加数据样本提高特征支持度。
常用的特征选择方法有过滤式、包裹式和嵌入式三种。下面我们将针对这三种方法进行一些分类能力与支持度的对比分析。
过滤式特征选择方法是在训练模型之前,通过统计各特征在数据集中的出现频率以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来选出对分类能力最有用的特征。这些特征被选出之后,直接输入到分类器中进行模型训练。过滤式特征选择方法的优点是运算速度快,但是不能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不能保证特征子集会最优,容易被噪声干扰,过滤式特征选择方法选择特征的依据是数据的局部结构,对实际应用的效果并不理想。
包裹式特征选择方法是在模型学习中使用特征选择方法,该特征选择方法通过嵌套分类器的方式对特征子集进行评估,实现特征选择和分类器的训练协同进行。包裹式特征选择方法最大的优点是能够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但缺点是运算速度慢,计算复杂度较高。
嵌入式特征选择方法是将特征选择嵌入到模型学习的过程中。在模型训练中,通过改变模型的结构和参数,同时进行特征选择。嵌入式特征选择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平衡分类能力与支持度,缺点是在选定的模型上进行特征选择,缺乏灵活性。
5. 结论
本文从支持度和分类能力两个方面来探讨了特征选择中的两个关键性质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特征选择的影响。通过分析比较常用的特征选择方法可以发现,在特征选择过程中,需要同时考虑到特征的支持度和分类能力,这样才能更准确地评估特征的重要性,并选择出对模型分类效果有帮助的变量。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不同的任务需求,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特征选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