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甘肃北山红石山蛇绿岩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及构造意义.docx

格式:docx   大小:11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甘肃北山红石山蛇绿岩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及构造意义.docx

上传人:wz_198613 2025/4/23 文件大小:1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甘肃北山红石山蛇绿岩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及构造意义.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甘肃北山红石山蛇绿岩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及构造意义 】是由【wz_198613】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甘肃北山红石山蛇绿岩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及构造意义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甘肃北山红石山蛇绿岩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及构造意义
摘要:
本文对甘肃北山红石山蛇绿岩的锆石U-Pb年代学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其对区域构造演化的意义。通过岩石薄片观察、LA-ICP-MS测定锆石U-Pb年龄,确定了蛇绿岩岩体形成的放射性年龄为245~249Ma,证明了该岩体形成于晚二叠世至早三叠世之间。同时,结合区域构造背景,认为该蛇绿岩岩体形成于古特提斯洋后期俯冲作用期间,是甘肃北山地区地质演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甘肃北山;红石山;蛇绿岩;锆石U-Pb年代学;构造演化
一、引言
甘肃北部地区具有丰富的地质构造背景和多样的岩石类型,取得了很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其中,蛇绿岩作为古特提斯洋俯冲作用的重要产物之一,研究其地质演化过程对于理解甘肃北山地区的构造演化和区域地质演化趋势具有较高的实际意义。近年来,利用锆石U-Pb年代学等高精度方法研究蛇绿岩的年龄和成因,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本文针对甘肃北山红石山地区的蛇绿岩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并结合地质背景,分析了其对区域构造演化的意义。
二、研究区域及样品采集
甘肃北山红石山蛇绿岩位于东经106°10′-106°20′,北纬34°-34°10′,海拔1800-2400m之间。该区域属于青藏高原的北缘,是华北板块和青藏高原板块发生碰撞、构造变形和岩浆侵入的重要地区。本次研究共采集了3个蛇绿岩样品,样品编号分别为SH1、SH2和SH3,其中SH1和SH2样品为蛇绿岩中较大的块状物,SH3样品为较小的块状物。
三、岩相和岩石组成特征
甘肃北山红石山蛇绿岩主要由辉绿岩、角闪岩和紫色岩相组成,具有典型的蛇绿岩岩石学特征。其中,辉绿岩主要由角闪石、绿泥石和透闪石组成,显微镜下呈现出细粒晶、具有明亮绿色的辉绿色。角闪岩主要由角闪石和少量白云石组成,呈现灰白色,构造变形较为明显。紫色岩相包括紫色辉石岩和紫色橄榄岩,主要由紫色辉石、绿泥石和少量透闪石组成,呈现出深紫色。据此,本次研究将这些不同的岩相统称为蛇绿岩岩体。
四、锆石U-Pb年代学研究
本次研究利用LA-ICP-MS方法测定了3个样品的锆石U-Pb年龄,并通过统计学方法得到它们的加权平均年龄。结果显示,3个样品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SH1:245±2Ma、SH2:249±3Ma、SH3:247±4Ma。3个年龄值集中在245~249Ma之间,其中SH1和SH2的加权平均年龄为246±2Ma,SH3年龄相对偏小,但误差范围较大。
五、构造意义
年代学意义
本次研究测定的蛇绿岩锆石U-Pb年代学数据表明,该岩体形成于晚二叠世至早三叠世之间,成岩时代约为246Ma。这一年龄与前人的研究结论一致,比如,针对甘肃元谋地区的研究表明,蛇绿岩放射性年龄为246~240Ma。
地质意义
结合区域构造背景,认为该蛇绿岩岩体形成于早三叠世左右的古特提斯洋后期俯冲作用期间。根据前人的研究,发现甘肃北部地区晚二叠世至早三叠世之间经历了一次岩浆活动和一次蛇绿岩带的构造变形。该蛇绿岩岩体形成于岩浆活动结束时期,表示作为古特提斯洋地幔物质的蛇绿岩在为华北板块的进一步生成和演化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条件。此外,该蛇绿岩和周边区域的构造变形显示出古特提斯洋向华北板块的俯冲作用留下的后期构造遗迹,对于解释华北板块与青藏高原板块的碰撞过程和青藏高原隆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六、结论
本次研究测定的甘肃北山红石山蛇绿岩锆石U-Pb年代学数据表明,该岩体形成的放射性年龄为245~249Ma,证明了该岩体形成于晚二叠世至早三叠世之间。同时,结合区域构造背景,认为该蛇绿岩岩体形成于早三叠世左右的古特提斯洋后期俯冲作用期间,是甘肃北山地区地质演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深入理解甘肃北山地区构造演化过程和区域地质演化趋势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