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硼化合物研究(ⅩⅣ)——含硼双(π-芳烃)铁(Ⅱ)化合物的合成与性质.docx

格式:docx   大小:11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硼化合物研究(ⅩⅣ)——含硼双(π-芳烃)铁(Ⅱ)化合物的合成与性质.docx

上传人:wz_198613 2025/4/23 文件大小:1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硼化合物研究(ⅩⅣ)——含硼双(π-芳烃)铁(Ⅱ)化合物的合成与性质.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硼化合物研究(ⅩⅣ)——含硼双(π-芳烃)铁(Ⅱ)化合物的合成与性质 】是由【wz_198613】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硼化合物研究(ⅩⅣ)——含硼双(π-芳烃)铁(Ⅱ)化合物的合成与性质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硼化合物研究(ⅩⅣ)——含硼双(π-芳烃)铁(Ⅱ)化合物的合成与性质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含硼双(π-芳烃)铁(Ⅱ)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其性质研究。采用静态氮气保护下,将双(π-芳烃)铁(Ⅱ)和硼氢化钠以1:1的摩尔比缩合,得到了含硼双(π-芳烃)铁(Ⅱ)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及电子自旋共振等手段对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化学稳定,在室温下可稳定存储,且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和光学吸收性能。
关键词:硼;双(π-芳烃)铁(Ⅱ);缩合;性质
引言
含硼有机化合物在材料科学及生物领域应用广泛,其中双(π-芳烃)铁(Ⅱ)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分子材料,因其含有π电子丰富、分子结构稳定等特性,在光电化学、电子输运等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性能。与此同时,硼和铁元素也各自具备一定的特性,将其合成为复合化合物,则能发挥合成材料的独特性能。因此,对含硼双(π-芳烃)铁(Ⅱ)化合物的研究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和科学意义。
实验部分
1. 实验材料
双(π-芳烃)铁(Ⅱ)、硼氢化钠、正己烷、乙腈和二氯甲烷(均为优级纯)。
2. 含硼双(π-芳烃)铁(Ⅱ)的合成
g 双(π-芳烃)铁(Ⅱ) g 硼氢化钠以1:1的摩尔比加入到10 mL 无水正己烷中,用磁力搅拌使其充分反应2 h,反应结束后过滤,收集过滤液。然后将过滤液在真空中浓缩,得到棕色固体。最后用乙腈和二氯甲烷反复洗涤固体,使其充分溶解,过滤后得到纯净的含硼双(π-芳烃)铁(Ⅱ)化合物。
3. 含硼双(π-芳烃)铁(Ⅱ)的表征
元素分析
采用元素分析仪对含硼双(π-芳烃)铁(Ⅱ)化合物进行元素分析。结果表明,C:%、H:%、B:%、Fe:%。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含硼双(π-芳烃)铁(Ⅱ)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进行测定,结果如图1。
红外光谱
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含硼双(π-芳烃)铁(Ⅱ)化合物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如图2。
核磁共振
采用氢核磁共振仪对含硼双(π-芳烃)铁(Ⅱ)化合物进行核磁共振谱分析,结果如图3。
结果与讨论
本文使用静态氮气保护下缩合合成了含硼双(π-芳烃)铁(Ⅱ)化合物,采用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及电子自旋共振等手段对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分析。
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含硼双(π-芳烃)铁(Ⅱ)化合物的化学式为Fe(C10H8)B,理论元素含量和实测元素含量相符,验证了化合物的合成成功性。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显示,含硼双(π-芳烃)铁(Ⅱ)化合物在150 ~ 400 nm范围内具有较强的吸收峰,表明该化合物吸收紫外光较强。在红外光谱中,1570 cm-1处的吸收峰属于配位体中的芳香骨架振动,1095 cm-1处的吸收峰则为B-H的伸缩振动;在氢核磁共振谱中,含硼双(π-芳烃)铁(Ⅱ)化合物中芳环上的氢离子信号明显位移。
含硼双(π-芳烃)铁(Ⅱ)化合物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室温下可稳定存储,并且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同时,在紫外光谱上表现出良好的吸收性能,因此该化合物有望用于光电化学、电子输运等领域。
结论
采用静态氮气保护下,将双(π-芳烃)铁(Ⅱ)和硼氢化钠以1:1的摩尔比缩合,成功合成了含硼双(π-芳烃)铁(Ⅱ)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及电子自旋共振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对其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具有一定的化学稳定性、抗氧化性和光学吸收性能。这种含硼双(π-芳烃)铁(Ⅱ)化合物有望在光电化学、电子输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