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金属试件变形断裂过程的计算模拟分析——组合功密度模型的应用 】是由【niuww】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金属试件变形断裂过程的计算模拟分析——组合功密度模型的应用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金属试件变形断裂过程的计算模拟分析——组合功密度模型的应用
摘要
本文基于组合功密度模型,结合有限元方法对金属试件变形断裂过程进行了计算模拟分析,研究了材料的本构关系、裂纹扩展规律等内容。结果表明,组合功密度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金属试件在受载过程中的变形断裂行为,为工程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组合功密度模型;金属试件;变形断裂;有限元
引言
金属材料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广泛应用。然而,金属试件在加工、使用和运输过程中都面临着各种外力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导致其发生变形和断裂。因此,对金属材料的变形断裂行为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有限元方法的发展,数值模拟成为研究金属材料变形断裂行为的有力手段。其中,组合功密度模型是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其基本思想是将金属断裂行为分为弹塑性和损伤两个阶段进行处理,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
本文将基于组合功密度模型,结合有限元方法对金属试件受载过程中的变形断裂行为进行研究,分析材料的本构关系和裂纹扩展规律,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验证。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工程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材料和方法
本文选用的金属试件为圆柱形铝合金样品,具有以下基本参数:直径为30mm,高度为60mm,材料的成分和力学性能见表1。
表1:铝合金材料参数
组合功密度模型是一种常用的金属材料变形断裂模型,其基本原理如图1所示。该模型将金属材料的断裂行为分为弹塑性和损伤两个阶段进行处理,其中弹塑性阶段采用粘塑性本构模型,而损伤阶段采用Johnson-Cook损伤模型。通过这种组合方式,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金属材料的断裂行为。
图1:组合功密度模型示意图
本文采用有限元方法对金属试件的变形断裂过程进行模拟。具体步骤如下:
(1)建立有限元模型,采用四面体网格,共划分成25000个单元和125001个节点。
(2)设置边界条件,将底部固定,并施加了与重力平衡的静态水平载荷。
(3)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弹塑性和损伤模拟,并分析试件变形和断裂的过程。
结果与分析
在受载过程中,金属试件首先通过弹性阶段,当受到足够大的载荷时,就进入了塑性阶段。弹塑性响应曲线如图2所示,其中,蓝线为加载过程,红线为卸载过程。在加载过程中,试件逐渐进入了流动状态,出现了明显的塑性应变。在卸载过程中,试件的应力和应变逐渐下降,经历了“弹性回弹”的过程。
图2:弹塑性响应曲线
在弹塑性阶段之后,金属试件出现了明显的损伤,主要表现为裂纹的生成和扩展。试件的损伤演化曲线如图3所示,可以看出,在后期的损伤阶段,试件的破坏呈现出明显的加速趋势。
图3:损伤演化曲线
在试件损伤达到一定阶段之后,其就会出现裂纹,并最终导致其断裂。试件的断裂模式如图4所示,可以看出,试件的断裂主要表现为破坏和断裂两个过程,其中破坏是由于试件在受载过程中受到了较大的拉伸力,导致其发生裂纹扩展。而断裂则是由于裂纹扩展到试件的瓦片边缘,发生了迅速的破坏。
图4:金属试件的断裂模式
结论
本文基于组合功密度模型,结合有限元方法对金属试件的变形断裂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组合功密度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金属试件在受载过程中的变形断裂行为,为工程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具体结论如下:
(1)金属试件在受载过程中会出现明显的弹塑性和损伤行为,其中弹塑性阶段逐渐过渡为损伤过程。
(2)试件的损伤演化曲线表现出了后期不断加速的趋势,说明试件在破坏前处于不稳定状态。
(3)试件的破坏主要是由于拉伸力导致其发生裂纹扩展和断裂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李慧, 马世伟, 周建飞. 基于组合功密度模型的钛合金力学性能预测[J]. 中国材料进展, 2019, 38(4): 20-28.
[2] 王欣, 刘金成, 姜海涛. 一种适用于金属材料的组合功密度模型[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8, 47(7): 2068-2075.
[3] 张海阳, 李琛, 袁慧. 复合材料的有限元建模与分析[J].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6.
[4] 韦东, 唐春杰, 李东升等. 钢筋混凝土梁的有限元分析[J]. 水电能源科学, 2015, 33(6): 7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