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分析 】是由【1875892****】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分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分析
【摘要】 目的 观察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CH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异甘草酸镁100 mg加入10%葡萄糖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4周为1个疗程。结果 异甘草酸镁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治疗组临床疗效显着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异甘草酸镁是治疗CHB有效药物,无明显不良反应,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异甘草酸镁;慢性乙型肝炎;疗效
异甘草酸镁具有很强的抗炎、保护肝细胞膜作用,对慢性肝病有很好的疗效。笔者应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0例,并与甘草酸二铵注射液进行疗效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辽宁锦州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收治住院的80例CHB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男30例,女10例,年龄平均岁。对照组40例,男31例,女9例,年龄平均岁。所有病例均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标准[1]。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应用相同口服保肝药。治疗组给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00 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1次/d静脉滴注,疗程4周。对照组给予甘草酸二铵注射液150 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1次/d静脉滴注,疗程4周。治疗期间不用抗病毒药物。
1.3 疗效判断 对乏力、消化道症状、肝区不适、ALT、AST、TBil的治疗后复常率、平均复常天数进行判断。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乏力有效率分别为34/40和26/40,消化道症状有效率分别为35/40和27/40,肝区不适有效率分别为33/40和25/40。
2.2 肝功能改善情况,见表1。
2.3 不良反应 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者2例,其中头痛、血压增高各1例,均为轻度不良反应。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
3 讨论
甘草酸二铵系第三代甘草酸制剂,具有较强的抗炎、保护肝细胞膜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已广泛用于各型肝炎的治疗。而近来研发的异甘草酸镁为国家一类新药,属最新一代甘草酸制剂。研究发现,异甘草酸镁对大鼠CCL4慢性肝损伤具有治疗作用。本组资料显示在异甘草酸镁治疗后,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短期疗效优于甘草酸二铵。异甘草酸镁具有下列特点:①是甘草酸的单一反式旋光异构体,为甘草酸的优势构型,药理学药代动力学优势突出;②具有很强的抗炎、抗肝脏毒物、抗肝纤维化、抗生物氧化等多种肝细胞保护机制:可使血浆类固醇水平提高,亦可直接与激素受体结合,发挥抗炎功效;可参与细胞免疫,抑制肝脏非特异性炎症;可诱生内源性的GSH,发挥抗肝脏毒物的功能;可显着改善毒性物质对肝脏的损伤;呈浓度依赖性的抑制I型胶原的产生,使肝胶原减少,纤维化程度减轻;可降低体内氧化物质,提高体内抗氧化物质,从而减少脂质过氧化损害;③起效速度快,在降酶程度和降酶速度方面有优势;④安全性高,未发现水钠潴留和血压升高的现象;⑤药物清除半衰期可长达24 h,真正满足每天给药1 次;⑥应用范围广,适用于各种肝病的治疗。鉴于本文应用异甘草酸镁治疗时间较短,未发现停用该药物后ALT出现反跳。但为了慎重起见,建议在应用异甘草酸镁治疗过程中不宜骤停,当ALT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时可以逐渐减量,改用甘草酸二铵胶囊口服或联合应用其他抗炎降酶药物对ALT的反弹有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2000,8(6):324-329.
[2] 王慧芬,苏海滨,刘鸿凌,,2004,22(2):113-115.
[3] 王佩,,2004,23(12):833-835.
[4] Sakae amagaya comparative studies of the stereoisomers of glycyrrhetinicacid on anti-inflammatory Dyn,1984,7:923-928.
[5] 茹仁萍,吴锡铭,方红英. ,2001,10(9):29.
[6] 陈组武,于榕,鲁映青,,2006,15(3):160-163.[7] 山田真义,高娇晓,,2000,41(1):41.
[8] 董丽萍,于锋,柳静,等. 异甘草酸镁对D-,2006,17(12):902-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