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早期乳腺癌全数字化钼靶X线征象的探讨.docx

格式:docx   大小:14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早期乳腺癌全数字化钼靶X线征象的探讨.docx

上传人:fuxiyue 2025/4/24 文件大小: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早期乳腺癌全数字化钼靶X线征象的探讨.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早期乳腺癌全数字化钼靶X线征象的探讨 】是由【fuxiyue】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早期乳腺癌全数字化钼靶X线征象的探讨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早期乳腺癌全数字化钼靶X线征象的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全数字化钼靶X线各种征象,提高全数字化X线对早期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收集门诊20例经病理证实的早期乳腺癌X线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早期乳腺癌X线直接显示2cm的结节状肿块影8例,钙化灶4例,大导管相3例,异常血管3例,塔尖状2例。结论:全数字化钼靶X线机摄影能清晰显示早期乳腺癌的直接及间接征象,尤其对临床未能触及包块的早期乳腺癌更有诊断价值。
[关键词]早期乳腺癌;诊断;全数字化钼靶X线
  近年来,乳腺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乳腺癌已成为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本院统计,在女性癌谱中仅次于肺癌,居第二位。尽管超声、CT、MRI技术发展很快,但乳腺钼靶X线摄影技术仍是目前乳腺肿瘤检查尤其是早期乳腺癌诊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1]。本文对20例经手术、穿刺活检证实的早期乳腺癌作分析,以评估其诊断价值。
  1材料与方法
  临床及钼靶X线资料
  本组共20例,年龄32~63岁,临床症状,其中,8例伴有乳腺增生的X线表现。临床检查示12例未扪及包块,8例扪及小结节。20例患者均经手术或穿刺后切取肿瘤组织,病理证实为早期乳腺癌。
  全数字化钼靶X线机
  GE公司全数字化钼靶乳腺摄影机,投照体位常规采用CC位(头尾位)、MOL位(内外斜位),必要时加照侧位及放大摄影。
  2结果
  直接征象
  8例表现为2cm的结节状肿块影,分别为:①毛刺状肿块,4例以肿块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的白色索状致密影。②分叶状肿块,3例肿块周边凹凸不平,形成深浅不等、形状不规则的沟陷。③边界模糊肿块,1例肿块边界模糊,表现为磨玻璃状致密影。
  间接征象
  单纯或与肿块影同时出现以下征象:①恶性钙化灶,4例表现为小叉状、小杆状、泥沙状及团簇状钙化灶。②恶性大导管相,3例出现乳腺导管扩张,表现为管径cm扩张的大导管相互粘连、变形、扭曲,边缘不光滑,其中,1例扩张的导管边缘出现毛刺,并侵犯乳头乳晕,使之牵拉收缩,呈漏斗状表现。③异常血管,3例癌灶周围出现异常血管影,表现为迂曲、扩张,呈放射状、排笔状排列的血管影。④塔尖状,2例淋巴管扩张在肿块周围形成细条影,呈塔尖状表现。
  3讨论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其病因未完全明了。现代肿瘤学的研究表明,乳腺癌从初起单个癌细胞的分裂增殖,到发展成为临床检出的直径约为1cm的小肿胀约需30次倍增,其生长至少约3年,给转移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因此,若乳腺癌能在早期阶段检出,对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全数字化钼靶乳腺X线机具有诊断正确性高、操作简便等优点,其影像分辨率高、清晰度高,可发现不足cm大小的恶性钙化灶,从而大大减少了微小癌的漏诊;在进行图片后处理时,进行局部放大、反相,利用一些分析软件,明显提高了早期乳腺癌诊断符合率。迄今仍被公认为乳腺疾病影像学检查的首选方法。
  全数字化钼靶X线机呈现了更为丰富的早期乳腺癌征象,为正确分析与判断病变奠定了基础。通过20例钼靶X线征象分析与病理对照,认为肿块周围形成毛刺的病理为癌灶周围组织浸润、血管浸润、导管浸润及悬韧带浸润等原因所致,肿块周围分叶的形成机制为肿瘤的多中心生长以及肿瘤增长的不平衡性所致,肿块周围模糊为肿块周围大量的炎细胞渗出、水肿及癌组织破坏所致;乳腺癌常出现恶性钙化灶征象,其钙化灶较为纤细短小、形态不规则、分布较为密集,而良性钙化颗粒稀少,分布较为松散,多为圆点状、条状、片状,应注意鉴别。乳腺癌的钙化与其病理类型有关,其中,导管癌、粉刺癌、单纯癌容易发生钙化;乳腺癌灶周围常出现异常血管影,但确定是否由于恶性导致血管异常,还应与肝病及心脏病所致的血管曲张进行鉴别。另外,大乳房、哺乳期血管扩张时也不应误认为异常血管;癌细胞沿淋巴管扩散而形成癌检时,在肿块边缘形成细条影征象。
  早期乳腺癌的钼靶诊断过程中要注意直接征象与间接征象相结合,直接征象诊断差异性大时应与间接征象配合,则诊断正确率明显提高。
  早期乳腺癌的钼靶诊断必须密切结合临床,应注意患者的年龄、生育史、月经情况以及过去乳腺病史,诊断过程中应掌握患者资料,分析影像图片,作出明确诊断。
  
  乳腺癌的钼靶诊断要注意其正常乳腺的分型表现,Wolfe将正常乳腺分为N1型、P1、P2型及Dy型。其中Dy型表现为乳房阴影高度致密,此时难以发现肿瘤病灶,容易造成漏诊,同时也容易把正常乳腺误认为肿瘤组织。
  通过图片各种征象的分析,笔者认为,必须密切结合临床,对每种疾病所出现的征象进行反复细微的分析,避免不必要的漏诊及误诊,当然征象不明显的病例仍需行活检确诊。
  [参考文献]
  [1][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3,19(4):356-358.
  [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徐向红,[J].实用放射学杂志,1997,13(9):528-530.
  潘芝梅,[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1,17(3):186-188.
  陈通瑾,[M].北京: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