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高三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测试卷.doc

格式:doc   大小:47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三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测试卷.doc

上传人:h377683120 2025/4/24 文件大小:4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三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测试卷.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高三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测试卷 】是由【h377683120】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高三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测试卷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高三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测试卷
高三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测试卷
高三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测试卷
本练案共16题,共76分,用时76分钟
一、接轨训练(38分)
(一) (原创题) 阅读下面得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
乐进字文谦,阳平卫国人也。容貌短小,以胆烈从太祖,为帐下吏。遣还本郡募兵,得千余人,还为军假司马、陷阵都尉。从击吕布于濮阳、张超于雍丘、桥蕤于苦,皆先登有功,封广昌亭侯。从征张绣于安众,围吕布于下邳,破别将,击眭固于射犬,攻刘备于沛,皆破之,拜讨寇校尉。渡河攻获嘉,还,从击袁绍于官渡,力战,斩绍将淳于琼。从击谭、尚于黎阳,斩其大将严敬,行游击将军。别击黄巾,破之,定乐安郡。从围邺,邺定,从击袁谭于南皮,先登,入谭东门。谭败,别攻雍奴,破之。建安十一年,太祖表汉帝,称进及于禁、张辽曰:“武力既弘,计略周备,质忠性一,守执节义,每临战攻,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自援桴鼓,手不知倦。又遣别征,统御师旅,抚众则和,奉令无犯,当敌制决,靡有遗失。论功纪用,宜各显宠。”于是禁为虎威;进,折冲;辽,荡寇将军。
进别征高干从北道入上党回出其后干等还守壶关连战斩首干坚守未下会太祖自征之乃拔太祖征管承,军淳于,遣进与李典击之,承破走,逃入海岛,海滨平。荆州未服,遣屯阳翟。后从平荆州,留屯襄阳,击关羽、苏非等,皆走之,南郡诸县山谷蛮夷诣进降。又讨刘备临沮长杜普、旌阳长梁大,皆大破之。后从征孙权,假进节。太祖还,留进与张辽、李典屯合肥,增邑五百,并前凡千二百户。以进数有功,分五百户,封一子列侯;进迁右将军。建安二十三年薨,谥曰威侯。子綝嗣。綝果毅有父风,官至扬州刺史。诸葛诞反,掩袭杀綝,诏悼惜之,追赠卫尉,谥曰愍侯。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乐进传》,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得断句,正确得一项是(3分)( B )
A、进别征高干/从北道入/上党回出其后/干等还守/壶关连战斩首/干坚守未下/会太祖自征之/乃拔/
B、进别征高干/从北道入上党/回出其后/干等还守壶关/连战斩首/干坚守未下/会太祖自征之/乃拔/
C、进别征高干/从北道入上党/回出其后/干等还守/壶关连战斩首/干坚守未下/会太祖/自征之乃拔/
D、进别征/高干从北道入上党/回出其后/干等还守壶关/连战斩首/干坚守未下/会太祖/自征之乃拔/
[解析]正确标点为:进别征高干,从北道入上党,回出其后。干等还守壶关,连战斩首。干坚守未下,会太祖自征之,乃拔。
2、下列句子中加点得词得解释,不正确得一项是(3分)( B )
A、遣还本郡募兵    ﻩ募:招募。
B、奋强突固,无坚不陷 陷:失陷。
高三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测试卷
高三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测试卷
高三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测试卷
C、以进数有功,分五百户  数:多次。
D、綝果毅有父风    风:风范。
[解析]陷:攻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得概括和分析,不正确得一项是(3分)( A )
A、乐进作战英勇。她跟随魏太祖曹操攻打吕布、张超、桥蕤、张绣、吕布、刘备等,都是率先登上城墙而立下赫赫战功,受到太祖赞许。
B、乐进屡立战功。她渡过黄河攻打获嘉城,回军后迎击袁绍,杀死袁绍得大将淳于琼,在黎阳攻打袁谭、袁尚兄弟,斩杀了袁军大将严敬。
C、乐进受到太祖得赏识。魏太祖曹操上表给汉献帝,称赞乐进等,建议汉献帝论功行赏,给予提升官职,使她地位显赫,以受到人们尊崇。
D、乐进受到朝廷加封。她在征讨刘备、孙权之后,被朝廷增加食邑五百户,去世之后,被赠谥号为“威侯”,她得儿子乐綝承袭了她得爵位。
[解析]“都是率先登上城墙”概括不当,她只是在“从击吕布于濮阳、张超于雍丘、桥蕤于苦,皆先登有功”。
4、把文中画横线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遣还本郡募兵,得千余人,还为军假司马、陷阵都尉。(5分)
译文:曹操派乐进回本郡招募士兵,乐进得到一千多人,回帐后担任军假司马、陷阵都尉。
(2)从围邺,邺定,从击袁谭于南皮,先登,入谭东门。(5分)
译文:跟随曹操包围邺县,平定邺县后,又随曹操赴南皮攻打袁谭,抢先登城,进入袁谭得东门。
[解析](1)“遣”“募”“还”各1分,文意2分。(2)“从”“定”“登”各1分,文意2分。
[译文]乐进字文谦,是阳平郡卫国 人。乐进身材短小,凭着勇敢无畏跟随曹操,担任帐下一名小吏。曹操派她回本郡招募士兵,得到一千多人,回帐后担任军假司马、陷阵都尉。跟随曹操到濮阳攻打吕布,到雍丘攻打张超,到苦县攻打桥蕤,都因率先登城而立下战功,被封为广昌亭侯。又跟随曹操在安众讨伐张绣,在下邳包围吕布,打败了吕布手下另一名大将。在射犬攻打眭固,到沛郡攻打刘备,都获得胜利,被封为讨寇校尉。渡过黄河攻打获嘉城,回军后,跟随曹操在官渡迎击袁绍,奋力作战,杀死袁绍得大将淳于琼。尔后她又随同曹操在黎阳攻打袁谭、袁尚兄弟,斩杀了袁军大将严敬,升任为游击将军。领兵攻打黄巾军,大获全胜,平定了乐安郡。跟随曹操包围邺县,平定邺县后,又随曹操赴南皮攻打袁谭,抢先登城,进入袁谭得东门。袁谭被打败,乐进又率兵攻破雍奴城。建安十一年,曹操上表给汉献帝,称赞乐进、于禁和张辽说:“武力强大,计谋周全,品性忠正,操守高洁,每次征战,身先士卒,勇猛顽强,无坚不摧,亲自擂动战鼓,忘了疲倦。乐进又被派遣领兵征讨,统率全军,抚慰将士,人心所向,纪律严明,秋毫无犯,临敌决策,没有失误。论功记职,应该给予提升,使其地位显赫受到尊崇。”于是于禁被封为虎威将军,乐进被封为折冲将军,张辽被封为荡寇将军。
高三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测试卷
高三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测试卷
高三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测试卷
乐进再次率兵征剿高干,从北路进入上党郡,迂回到敌后,高干退守到壶关,乐进得部队连续作战,大量斩杀敌人。高干坚守壶关,乐进未能攻破,赶上曹操亲自前来征伐,壶关才被攻下。曹操征讨管承,在淳于驻军,派乐进和李典进军,管承被击败逃走,逃进海岛,海滨一带得以平定。荆州还没有臣服,曹操派乐进在阳翟屯军。此后,乐进又随曹操平定荆州,留在襄阳驻军,同关羽、苏非等人作战,把她们都赶走了。南郡各处山谷中得少数民族都来投降。乐进又奉命讨伐刘备治下得临沮县长杜普、旌阳县长梁大,都大获全胜。后来跟随曹操征讨孙权,乐进被授予朝廷得节杖。曹操回朝后,留下乐进和张辽、李典驻军合肥,增加食邑五百户,连同以前得共一千二百户。由于乐进多次立功,特分食邑五百户,封她得一个儿子为列侯。乐进升任右将军,建安二十三年去世,谥号威侯。她得儿子乐綝袭爵。乐綝勇敢刚毅,有她父亲得风格,官至扬州刺史。诸葛诞谋反,袭击并杀死了乐綝。朝廷下诏追悼乐綝,追赠乐綝卫尉得职衔,谥号为愍侯。
(二) (原创题) 阅读下面得文言文,完成5~8题。 (19分)
朱然,字义封。尝与权同学书,结恩爱。至权统事,以然为余姚长。后擢山阴令,董五县。权奇其能,分丹杨为临川郡,然为太守。会山贼盛起,然平讨,旬月而定。建安二十四年,从讨关羽,别与潘璋到临沮禽羽,迁昭武将军。虎威将军吕蒙病笃。权问曰:“卿如不起,谁可代者?”蒙对曰:“朱然胆守有余,愚以为可任。”蒙卒,权假然节,镇江陵。魏遣张郃等攻江陵, 郃围江陵,然中外断绝。时然城中兵多肿病,堪战者裁五千人。 郃等起土山,立楼橹临城,弓矢雨注,将士皆失色。然晏如而无恐意,方厉吏士,伺间攻破两屯。江陵令姚泰领兵备城北门,见外兵盛,城中人少,谷食欲尽,因与敌交通,谋为内应。垂发,事觉,然治戮泰。 郃等不能克,乃彻攻退还。由是然名震于敌国,改封当阳侯。赤乌五年,征柤中。魏将蒲忠、胡质各将数千人,忠要遮险隘,图断然后,质为忠继援。时然所督兵将先四出,不暇收合,乃将帐下见兵八百人逆掩。忠战不利,质等皆退。九年,复征柤中。魏将李兴等闻然深入,率步骑六千断然后道,然夜出逆之,军以胜反。先是,归义马茂怀奸,觉诛,权深忿之。然临行上疏曰:“马茂小子,敢负恩养。臣今奉天威,事蒙克捷,欲令所获,震耀远近,方舟塞江,使足可观,以解上下之忿。惟陛下识臣先言,责臣后效。”权时抑表不出,然既献捷,群臣上贺。权乃举酒作乐,而出然表曰:“此家前初有表,孤以为难必,今果如其言,可谓明于见事也。”遣使拜然为左大司马。然长不盈七尺气候分明内行修洁常在战场临急胆定尤过绝人权特使然总为大督功臣名将存者惟然莫与比隆寝疾二年,后渐增笃。权昼为减膳,夜为不寐。自创业功臣疾病,权意之所钟,吕蒙最重,然其次矣。年六十八,赤乌十二年卒。权素服举哀,为之感恸。
高三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测试卷
高三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测试卷
高三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测试卷
(选自《三国志·吴书》,有删改)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得断句,正确得一项是(3分)( C )
A、然长不盈七尺/气候分明/内行修洁/常在战场/临急胆定/尤过绝人/权特使然总为/大督功臣名将存者惟然/莫与比隆/
B、然长不盈七尺/气候分明/内行修洁/常在战场/临急胆定/尤过绝人/权特使然总为/大督功臣名将存者/惟然莫与比隆/
C、然长不盈七尺/气候分明/内行修洁/常在战场/临急胆定/尤过绝人/权特使然总为大督/功臣名将存者惟然/莫与比隆/
D、然长不盈/七尺气候分明/内行修洁/常在战场/临急胆定/尤过绝人/权特使然总为/大督功臣名将存者/惟然莫与比隆/
[解析]正确得标点为:然长不盈七尺,气候分明,内行修洁。常在战场,临急胆定,尤过绝人。权特使然总为大督,功臣名将存者惟然,莫与比隆。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得相关内容得解说,不正确得一项是(3分)( B )
A、“卿”是对她人得敬称,“陛下”是对皇上得敬称,“愚”是对自己得谦称。
B、“拜”指授予官职,“转”“改”“移”指变动官职,“迁”“谪”指贬官。
C、“卒”在古代指士大夫之死,朱然属于士大夫,所以,说她“赤乌十二年卒”。
D、在《二十四史》中,《三》《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
[解析]“迁”既可指升迁,也可指贬官。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得概括和分析,不正确得一项是(3分)( D )
A、朱然多次征战,屡立战功。她曾平定山贼,讨伐关羽,两次征讨柤中,尤其镇守江陵时,以少敌多,迫使魏将张郃等人无功而返,自己由此声名远播。
B、朱然指挥作战,常有奇策。第一次征讨柤中面对不利局势时,她率八百人突然袭击;第二次征讨柤中时,又率军夜间出击。两次征战都取得了胜利。
C、朱然面临险境,英勇无畏。江陵之战时,敌军箭如雨下,将士们都惊恐失色,朱然却镇定自若,毫无惧意,激励士卒,并趁机攻破了敌军两个军营。
D、朱然深受赏识,无人能比。她先后担任山阴令、昭武将军、左大司马等官职,孙权对她恩遇有加,她去世时孙权素服举哀,为之悲痛不已。
[解析]“无人能比”说法绝对,原文是说“功臣名将存者惟然,莫与比隆”,意即功臣名将这个时候还健在得只有朱然,没有谁能够比得上朱然受到得恩宠,而且原文还说“自创业功臣疾病,权意之所钟,吕蒙最重,然其次矣”。
8、把文中画横线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尝与权同学书,结恩爱。至权统事,以然为余姚长。(5分)
译文:朱然曾经与孙权一同学习,结下深厚得友谊。到了孙权统领事务时,孙权任用朱然担任余姚长官。
高三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测试卷
高三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测试卷
高三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测试卷
(2)因与敌交通,谋为内应。垂发,事觉,然治戮泰。(5分)
译文:于是和敌人勾结,谋划作为内应。将要起事时,事情被发现了,朱然治姚泰得罪,杀了姚泰。
[解析](1)“尝”“恩爱”“统事”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译出大意,给2分。(2)“交通”“垂”“治戮”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译出大意,给2分。
[译文] 朱然,字义封。曾经与孙权一同学习,结下深厚得友谊。到了孙权统领事务时,孙权任用朱然担任余姚长官。后来升迁为山阴令,监管五个县。孙权非常惊奇朱然得才能,把丹杨划分到临川郡,朱然担任太守。适逢山贼兴起作乱,朱然讨伐她们,十天就平定了。建安二十四年,跟随讨伐关羽,另外和潘璋到临沮擒获了关羽,升迁为昭武将军。虎威将军吕蒙病重。孙权问:“爱卿如果一病不起,谁可代替您?”吕蒙回答说:“朱然胆识不凡,我认为可以接任。”吕蒙去世,孙权授予朱然节杖,让她镇守江陵。魏派遣张郃等进攻江陵,张郃包围了江陵,朱然内外断绝。当时朱然城中士兵有许多得了浮肿病,能够作战得只有五千人。张郃等堆起土山,靠近城池立起楼橹,弓箭如下雨般射入城内,将士都大惊失色。朱然镇定自若没有一丝恐惧,激励官吏士兵,趁隙攻破了魏军两座军营。江陵令姚泰带领军队在北门防守,见敌人众多,城中人少,粮食几尽,于是和敌人勾结,谋划作为内应。将要起事时,事情被发现了,朱然治姚泰得罪,杀了姚泰。张郃等人不能攻克江陵,于是撤兵返回。从此,朱然名震敌国,改封为当阳侯。赤乌五年,征讨柤中。魏将蒲忠、胡质各带领数千人,蒲忠在险峻得地方拦截,图谋截断朱然得退路,胡质作为蒲忠得援兵。当时,朱然所统率得兵将先前已经派出去了,来不及收拢集合,于是带领帐下现有得士兵八百人突然袭击。蒲忠战败,胡质等都撤退了。九年,又征讨柤中。魏将李兴等听到朱然孤军深入,率领步兵、骑兵六千人截断朱然得后路,朱然在夜间出击,军队反而取得了胜利。在这之前,归义人马茂怀有奸诈之心,被发现后诛杀了,孙权非常愤怒。朱然临出发时上奏折说:“马茂小子,竟敢辜负国恩。我如今承奉天威讨伐,战事定能取得胜利,所缴获得物品,能够震耀远近之人,方舟塞满江面,使战利品蔚然可观,以消解上上下下得愤怒。希望陛下记住我说得话,看我以后得行动。”孙权当时收起奏折没有拿出来。如今朱然献上捷报,群臣上贺。孙权才举酒作乐,拿出朱然得奏折说:“这个人先前就有奏折,我认为这一定难以办到,如今果如其言,朱然真可说是个明于见事得人啊。”派遣使者授予朱然左大司马得官职。朱然身高不满七尺,气度不凡,品行高洁。每次在战场,面临危急情况能够镇定自若。孙权特地让朱然担任总大都督,功臣名将这个时候还健在得只有朱然,没有谁能够比得上她受到得恩宠。生病两年了,后来病情渐渐加重。孙权白天为朱然得病情茶饭不思,晚上为朱然得病情睡不着觉。自创业功臣病重,孙权情意所集中得,吕蒙最重,朱然其次。享年六十八岁,赤乌十二年去世。孙权素服举哀,为之悲痛不已。
二、基础训练(38分)
高三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测试卷
高三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测试卷
高三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测试卷
(三) (原创题) 阅读下面得文言文,完成9~12题。 (19分)
王治字本道,忻州人。嘉靖三十二年进士。除行人,迁吏科给事中。寇屡盗边,边臣多匿不奏;小胜,文臣辄冒军功。治请临阵斩获,第录将士功;文臣及镇帅不亲搏战者止赐赉。从之。隆庆元年,偕御史王好问核内府岁费。中官崔敏请止之,为给事中张宪臣所劾。得旨:“诏书所载者,自嘉靖四十一年始,听治等详核。不载者,已之。”治等力争,不许。事竣,劾中官赵廷玉、马尹干没罪,诏下司礼监按问。寻上疏陈事:“定宗庙之礼以隆圣孝。献皇虽贵为天子父,未尝南面临天下;虽亲为武宗叔,然尝北面事武宗。今乃与祖宗诸帝并列设位于武宗右揆诸古典终为未协臣以为献皇祔 [注]会太庙不免递迁若专祀世庙则亿世不改乞敕廷臣博议,务求至当。”又曰:“谨燕居之礼以澄化源。人主深居禁掖,左右便佞窥伺百出,或以燕饮声乐,或以游戏骑射。近则损敝精神,疾病所由生;久则妨累政事,危乱所由起。比者人言籍籍,谓陛下燕闲举动,有非所宜者。臣窃为陛下虑之。”并请勤朝政、亲辅弼。疏入,报闻。进吏科都给事中。劾蓟辽总督都御史刘焘、南京督储都御史曾于拱不职,于拱遂罢。山西及蓟镇并被寇,治以罪兵部尚书郭乾、侍郎迟凤翔,偕同官欧阳一敬等劾之。诏罢乾,贬凤翔三秩视事。部议恤光禄少卿马从谦。帝不许,治疏争。帝谓从谦所犯,比子骂父律,终不允。治又请追谥何瑭,雪夏言罪,且言大理卿朱廷立、詹瀚共锻成夏言狱,宜追夺其官。咸报可。明年,左右有言南海之胜者,帝将往幸。治率同官谏阻,皆不听。至则荒莽沮湿,帝甚悔之。治寻擢太仆少卿,改大理,进太仆卿。忧归,卒。
 (节选自《明史·王治传》)
【注】祔 :音fù,指古代帝王在宗庙内将后死者神位附于先祖旁而祭祀;合葬。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得断句,正确得一项是(3分)( B )
A、今乃与祖宗诸帝并列/设位于武宗/右揆诸古典/终为未协/臣以为献皇祔会/太庙不免递迁/若专祀世庙/则亿世不改/
B、今乃与祖宗诸帝并列/设位于武宗右/揆诸古典/终为未协/臣以为献皇祔会太庙/不免递迁/若专祀世庙/则亿世不改/
C、今乃与祖宗诸帝并列/设位于武宗右/揆诸古典/终为未协/臣以为献皇祔会/太庙不免递迁/若专祀/世庙则亿世不改/
D、今乃与祖宗诸帝并列/设位于武宗/右揆诸古典/终为未协/臣以为献皇祔会/太庙不免递迁/若专祀/世庙则亿世不改/
[解析]正确得标点为:今乃与祖宗诸帝并列,设位于武宗右,揆诸古典,终为未协。臣以为献皇祔会太庙,不免递迁。若专祀世庙,则亿世不改。
10、下列句子中加点得词得解释,不正确得一项是(3分)( D )
A、听治等详核  ﻩ听:听从。
B、久则妨累政事  累:累及。
高三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测试卷
高三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测试卷
高三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测试卷
C、帝不许,治疏争  ﻩ争:据理争辩。
D、治率同官谏阻  阻:阻碍。
[解析]阻:阻止。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得概括和分析,不正确得一项是(3分)( D )
A、王治赏罚分明。她担任吏科给事中时,敌寇骚扰,边防大臣大都隐瞒不报,稍获小胜,文官就冒领军功,王治请求按照战绩记功,改变了过去得一贯做法。
B、王治执法给力。她与御史王好问一道核实内府年度开支问题,虽遇宦官阻挠,皇上也不允许彻底查办,但她还是弹劾了宦官赵廷玉、马尹干侵吞国资得罪行。
C、王治敢于劝谏。她告诫皇上慎行退朝以后得礼仪,防止左右奸佞之人窥伺时机讨好怂恿皇上宴饮声乐游戏骑射,以免损耗精神,妨害政事,滋生危害祸乱。
D、王治谋事周细。她与同僚劝阻皇帝去左右近臣妄称得南海胜地,皇帝不听,结果到达目得地却发现是荒凉苍莽之地,皇帝非常懊悔,王治因此事得到提升。
[解析]“王治因此事得到提升”理解不当,两者之间无直接因果联系。
12、把文中画横线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谓陛下燕闲举动,有非所宜者。臣窃为陛下虑之。(5分)
译文:称陛下宴饮消闲得举动,并非帝王所适宜得。我私下里替陛下忧虑。
(2)且言大理卿朱廷立、詹瀚共锻成夏言狱,宜追夺其官。咸报可。(5分)
译文:并且申诉说大理寺卿朱廷立、詹瀚共同罗织罪名制造了夏言得冤案,应该追夺她们得官职。皇帝都答复同意。
[解析](1)“燕闲”“所宜”“虑”各1分,语意2分。(2)“锻”“狱”“夺”各1分,语意2分。
[译文] 王治,字本道,是忻州人。嘉靖三十二年考取进士。授职为行人,升任吏科给事中。敌寇屡次骚扰边关,边防大臣大都隐瞒不奏报;稍获小胜,文官就冒领军功。王治请求按照临阵斩寇俘敌数量,按等差记录将士们得功勋;文官和镇中主帅不亲身参战搏击得只赏赐不记功。皇帝听从了她得建议。隆庆元年,王治与御史王好问一道核实内府年度开支。宦官崔敏请求终止此事,被给事中张宪臣弹劾。获圣旨:“诏书所记载得,从嘉靖四十一年开始,听从王治等人详细核查。诏书没有提及得,予以终止。”王治等人极力争辩,没有得到同意。事情办完后,弹劾宦官赵廷玉、马尹干侵吞国家财物得罪行,诏令司礼监负责查问。不久王治上疏陈述事情:“确定宗庙得礼仪以便彰显圣上得孝道。献皇虽然贵为天子得父亲,却没有登基做皇帝;虽然亲为武宗得叔叔,但曾经尊奉武宗。现在却与各祖宗先帝并列,位置安排在武宗右边,从古代典章制度推断,终究没有与此相符得。我认为献皇附祭于太庙,未免有僭越之嫌。如果专门在世庙中祭祀,就永世不作更改,请求皇帝下令朝廷大臣广作评议,务必要使此事办得妥当。”又说:“谨慎退朝之后生活得礼仪,以澄清教化之源。皇帝深居禁宫,左右奸佞之人就会窥伺时机百般讨好,或者用宴饮声乐引诱您,或者用游戏骑射吸引您。近处看损耗精神,因此滋生疾病;长久看就妨害政事,因此滋生危害与祸乱。近来众人议论纷纷,称陛下宴饮消闲得举动,并非帝王所适宜得。我私下里替陛下忧虑。”同时请求皇帝勤于朝政、亲近辅佐者。奏疏呈入宫中,皇帝答复知道了。王治升迁为吏科都给事中。弹劾蓟辽总督都御史刘焘、南京督储都御史曾于拱不称职,曾于拱于是被罢免官职。山西与蓟镇同时受敌寇侵扰,王治归罪于兵部尚书郭乾、侍郎迟凤翔,与同官欧阳一敬等人弹劾她们。皇帝下诏书罢免了郭乾,将迟凤翔贬职为三秩视事。朝廷有关部门商议抚恤光禄少卿马从谦。皇帝不同意,王治上疏争辩。皇帝说马从谦所犯罪行,如同儿子辱骂父亲,最终不同意抚恤。王治又奏请追封何瑭谥号,为夏言昭雪平反,并且申诉说大理寺卿朱廷立、詹瀚共同罗织罪名制造了夏言得冤案,应该追夺她们得官职。皇帝都答复同意。第二年,左右大臣中有人称南海为胜景之地,皇帝即将前往。王治率领同僚劝阻,皇帝全都不听。到了目得地眼见一片低湿荒凉苍莽之地,皇帝非常懊悔。王治不久被提升为太仆少卿,改任大理寺,晋升太仆卿。奔父母丧事归乡,直至去世。
高三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测试卷
高三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测试卷
高三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测试卷
(四) (改编题) 阅读下面得文言文,完成13~16题。(19分)
许有壬字可用,其先世居颍,后徙汤阴。有壬幼颖悟,读书一目五行,尝阅衡州《净居院碑》,文近千言,一览辄背诵无遗。擢延祐二年进士第,授同知辽州事。会关中有警,邻州听民出避,弃孩婴满道上,有壬独率弓箭手,闭城门以守,卒获无虞。州有追逮,不许胥隶足迹至村疃,唯给信牌,令执里役者呼之,民安而事集。右族贪虐者惩之,冤狱虽有成案,皆平翻而释其罪,州遂大治。
泰定元年,初立詹事院,选为中议,改中书左司员外郎。京畿饥,有壬请赈之。同列让曰:“子言固善,其如亏国何!”有壬曰:“不然。民,本也,不亏民,顾岂亏国邪!”卒白于丞相,发粮四十万斛济之,民赖以活者甚众。
至元初,长芦韩公溥因家藏兵器,遂起大狱,株连台省,多以赃败,独无有壬名,由是忌者益甚。有壬度不可留,遂归彰德,已而南游湘、汉间。
二年,襄加庆善八及孛罗帖木儿献议,开西山金口导浑河,逾京城,达通州,以通漕运。丞相脱脱主之甚力,有壬曰浑河之水湍悍易决而足以为害淤浅易塞而不可行舟况地势高下甚有不同徒劳民费财耳不听后卒如有壬言
十二年,盗起河南,声撼河朔间,有壬画备御之策十五条,以授郡将,民藉以安。十五年,有僧名开,自高邮来,言张士诚乞降,众幸事且成,皆大喜,有壬独疑其妄,呼僧诘之,果语塞不能对。转集贤大学士,兼太子左谕德。有壬前朝旧德,太子颇敬礼之。一日入见,方臂鸷禽以为乐,遽呼左右屏去。十七年,以老病,力乞致其仕,久之始得请。二十四年九月二十一日卒,年七十八。
(选自《元史·许有壬传》,有删改)
13、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得断句,正确得一项是(3分)( B )
高三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测试卷
高三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测试卷
高三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测试卷
A、有壬曰/浑河之水/湍悍易决/而足以为害/淤浅易塞/而不可行舟/况地势高下/甚有不同徒/劳民费财耳/不听/后卒如有壬言/
B、有壬曰/浑河之水/湍悍易决/而足以为害/淤浅易塞/而不可行舟/况地势高下/甚有不同/徒劳民费财耳/不听/后卒如有壬言/
C、有壬曰/浑河之水湍/悍易决/而足以为害/淤浅易塞/而不可行舟/况地势高下/甚有不同徒/劳民费财耳/不听/后卒如有壬言/
D、有壬曰/浑河之水湍/悍易决/而足以为害/淤浅易塞/而不可行舟/况地势高下/甚有不同/徒劳民费财耳/不听/后卒如有壬言/
[解析]正确得标点是:有壬曰:“浑河之水,湍悍易决,而足以为害,淤浅易塞,而不可行舟;况地势高下,甚有不同,徒劳民费财耳。”不听,后卒如有壬言。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得相关内容得解说,不正确得一项是(3分)( C )
A、“擢”指提拔官职,“授”指授予官职,“拜”指通过一定得礼节授予某种名义或职位。
B、“右族”又叫“名门右族”,“豪右”,指豪门大族。古代以右为尊,所以称之为“右族”。
C、“胥隶”指封建官府中狡猾得小吏和差役。“信牌”指军政中传递公文时出具得凭借物。
D、“中书”是中书令得省称,汉设中书令,掌传宣诏令,以宦者为之,后多任用名望之士。
[解析]“胥隶”指封建官府中得小吏和差役。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得概括和分析,不正确得一项是(3分)( A )
A、许有壬善于安民。关中有警,邻州听任百姓外出逃避,路上弃婴,许有壬率领弓箭手紧闭城门防止百姓出逃,最终使辽州获得安定。
B、许有壬善于治政。她在知辽州时,不许胥吏因为公事进村扰民,严厉惩办贪婪残暴得豪门大族,极力平反冤假错案,州里局势安定。
C、许有壬清正廉洁。至元初年,因为长芦韩公溥家中私藏兵器,兴起大案,台省许多官员受到株连,因贪赃而倒台,许有壬远离其祸。
D、许有壬很有主见。有个从高邮来得僧人说张士诚请求投降,众人听后十分高兴,许有壬却怀疑其事,她喊来僧人质问,识破了谎言。
[解析]“防止百姓出逃”分析不当,她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外敌进城。
16、把文中画横线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卒白于丞相,发粮四十万斛济之,民赖以活者甚众。(5分)
译文:最终禀报丞相,打开国家得粮仓取出四十万斛粮食救济灾民,依靠这些粮食得以活命得灾民很多。
高三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测试卷
高三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测试卷
高三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测试卷
(2)一日入见,方臂鸷禽以为乐,遽呼左右屏去。(5分)
译文:一天许有壬进宫见太子,太子臂上正立着一只凶猛得鸟并以此为乐,许有壬立即让左右得人将禽带走。
[解析](1)“卒”“济”“赖”“活”各1分,语意1分。(2)“入见”“臂”“遽”“屏”各1分,语意1分。
[译文] 许有壬字可用,她得先祖世代居住在颍州,后来迁居汤阴。许有壬幼年聪明过人,读书一眼就能看五行,曾阅读衡州《净居院碑》,那上面得文字将近一千字,她看一遍就能背诵,没有遗漏。延祐二年考中进士,被授予同知辽州事一职。适逢关中有危急情况,邻近各州听任百姓外出躲避,道路上到处都是被弃得儿童和婴儿,许有壬独自率领弓箭手,关闭城门来守卫,最终平安无事。州里若有追捕之事,不允许胥吏进入村庄,只给通知文书,命令村里得役夫传呼欲捕之人,百姓安定而事情成功办理。豪门大族中贪婪残暴得就惩办她,冤案即使已作了判决,也都平反,洗脱她们得罪名,于是辽州政治修明,局势安定。
泰定元年,朝廷刚设立詹事院,许有壬被选为中议,后又改任中书左司员外郎。京城一带发生饥荒,许有壬请求赈济那里得百姓。她得同僚责备说:“您得话固然好,如果亏了国家怎么办?”许有壬说:“不能这样说。百姓是国家得根本,不亏民,怎么会亏国家呢?”最终禀报丞相,打开国家得粮仓取出四十万斛粮食救济灾民,依靠这些粮食得以活命得灾民很多。
至元初年,因长芦韩公溥家中藏有兵器,于是兴起大案,株连台省许多官员,这些官员大多因贪赃而倒台,只有许有壬得名字不在其中,因此忌恨她得人更加忌恨她。许有壬考虑不可久留,就回到彰德,不久又向南游历湖南、湖北。
至元二年,襄加庆善八及孛罗帖木儿献计,开掘西山金口疏导浑河,流经京城,到达通州,来通畅水运。丞相脱脱极力主张,许有壬说:“浑河得水,湍急凶悍,容易决堤,足以成为大害,泥沙沉积,容易堵塞,而不能行驶舟船;况且地势高低,很有不同,这样开凿只是劳民伤财罢了。”朝廷不接受此建议,最后情况果然像许有壬说得那样。
至正十二年,河南盗匪猖獗,声势震撼黄河以北地区,许有壬提出抵御计策十五条,授予郡城得守将,百姓凭借她得计策得以安定。至正十五年,有个僧人名叫开,从高邮前来,说张士诚乞求投降,大家庆幸平叛得事情将要成功,都很高兴。只有许有壬怀疑这一消息是假得,唤来僧人质问她,果然言语中塞无言以对。转任集贤大学士,兼任太子左谕德。许有壬是前朝德高望重得老臣,太子很尊敬她并以礼相待。一天许有壬进宫见太子,太子臂上正立着一只凶猛得鸟并以此为乐,许有壬立即让左右得人将禽带走。至正十七年,因年老有病,极力请求辞去官职,过了很长时间才获得批准。至正二十四年九月二十一日去世,享年七十八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