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客机】《运十》_1000
1001主题:关于运十,和程总及其支持者商榷
1002主题:给“运十”副总设计师----程不时教授提八个问题
1003主题:做事要有科学的态度——给运十副总设计师程不时泼点冷水
1004主题:到底应该如何看待运十?
1005主题:从了解运十的发展过程看中国大飞机的发展前景
1006主题:运十终止发展原因的试分析
1007主题:对运十项目终止发展的认识
1008主题:中国大型飞机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目前最严谨的运十文章)
1009主题:运十争论引起的思考
1001主题:关于运十,和程总及其支持者商榷
编者:maiyitanke
作者:忘情
日期:2014-6-30
运十下马有二十多年了,其设计团体中以副总设计师程不时为代表的一部分人,这些年来一直没忘记为其下马的命运而奔走呼号,程总不断地接受专访,不断在杂志上、网络上逮着机会就宣传当年让运十下马是个绝大的错误,甚至话里话外指责当时的决策层没眼光,指责民航是洋奴,指责某负责人是美特,是卖国贼。程总及其支持者的言论颇能迷惑一些头脑发热的热血爱国人士。然而,事情真是象程总所讲的那样吗?下面,我就一些具体问题向程总及其支持者讨教。
一、运十的技术水平到底如何?
按程总的意思,“运十大大缩短了我国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运十试飞到我国东、西、南、北、中的许多重要城市,包括7次飞抵西藏首府拉萨,没有发生任何技术故障,证明其性能优良,达到设计要求”。
我要向程总请教的是:
1、象运十这样大型喷气式运输机按照规范应该试飞多少科目?为此需要飞多少个起落?
2、按规范,除了一架原型机用于静力试验外,一般还需要造多少架原型机进行科研试飞?实际上运十有几架原型机在试飞?
3、运十下马前共飞了多少个起落?进行了哪些科目的试飞?占应飞科目的百分之多少?具体飞行结果如何?能否提供科研试飞中的详细数据说明问题?仅凭这区区一百余架次的飞行,就能证明运十性能优良吗?
4、您所说的“没有发生任何技术故障”是指什么?是指试飞中没有发生空中险情呢?还是指您设计的运十完美到原型机试飞时地勤人员都无事可做,每次试飞前都找不到任何问题?试飞后数据完美得无需对设计及产品质量进行任何调整?
5、作为一名副总设计师,您对飞机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性能优良的判断标准是什么?从您的文章中看,显然不是拿具体数据说话,而仅仅是以那130次试飞中“到过祖国的许多重要城市,没有发生任何技术故障”作为判断标准。那么,按您的逻辑,如果运十试飞时只是到了祖国一些不那么重要的小城市,如果发生过技术故障,那么便不能证明其达到设计要求,性能不那么优良了。是吗?
6、您论证运十性能优良的另一标准是“我国其他运字号飞机,不论如何改进也无法完成运十的飞行任务,原因就在于这些型号都是采用螺旋桨技术,而运十采用的喷气技术已经到达更高的技术层次。要论重量,其他运字号螺旋桨支线飞机每座公里分担的空机使用重量是喷气式运十的三倍”。在这里,您老的逻辑好象有点问题,您拿运十和其他运字号螺旋桨飞机每座公里分担的空机使用重量相比,但为什么不拿运十和世界同期的喷气式客机每座公里分担的空机使用重量相比呢?技术水平的对比当然应该在同期同类型的横向比,怎么能让关公去战秦琼呢?
7、程总说:“运十的最大起飞重量达110吨,单纯地与只有30吨或60吨的我国其他“运”字号飞机比重量已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其他飞机根本无法完成运十的飞行任务。要比就要看单座单位里程的耗油率。运十的这种耗油率比当时国内航线使用的“三叉戟”、“伊尔62”都低,仅略高于刚进口的波音707,但与后者处于同一量级。略作改进以增加客座数,运十就可达到波音707的耗油率水平”。
面对质疑,程总显然是在回避。飞机之间性能对比的指标有很多,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您显然是看到了在对比中运十处于不利地位,于是就抛出了“要比就要看单座单位里程的耗油率”这句明显带着情绪和小孩子过家家的话。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要实事求是,这种情绪性的话也说得出来?你一句“要比就比XX”的言外之意就是自己承认了别的指标都比不过人家,只有这个所谓的“单座单位里程的耗油率”在您看来还是能拿得出手的。问题是您设计出来的运十要说服用户,让用户能够接受,就得接受用户的对比和挑剔,而不是让设计师不容置疑地教训客户得按你给定的标准来评估,世上没这个理吧?
那么好吧,就按程总的意见办,咱们来比比这个“单座单位里程的耗油率”吧。很可惜,你说的是“比当时国内航线使用的“三叉戟”、“伊尔62”都低”,我的天,这两款都是国际上的落后机型,尤其是苏联产品,素来以耗油率高,噪音大,乘坐舒适度恶劣而闻名。您这八十年代新造机型和人家国际上的淘汰货相比,强那么一丁点也是应该的呀,没什么值得骄傲的,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