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docx

格式:docx   大小:25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docx

上传人:1660287**** 2025/4/26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是由【1660287****】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1
五年级要完成由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通过学习,要能达到 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段的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 的基础。这个基础除了扎实的语言文字的基础外,还包括良好的学 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特别是学生在低年级,中年级养成的学习习惯, 不管好与坏,到了高年级是不大容易改变的。所以说,五年级是很 关键的一个学年。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人数多,听力受损严重,学习程度呈两极分化状态。 个别学习习惯不够好,心浮气躁,协作精神差,集体观念不够强, 缺乏最基本的纪律观念……看来,教学的着眼点不应仅仅停留在语 文教学上,更不能仅仅看孩子们的成绩,而应该从他们的做人和做 事抓起,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本册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仍以专题形式组织内容: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 课文,思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 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
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还编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第一次是在“语言的艺术” 这一组,以课文学习为主,同时安排了一些语文实践活动,我们称 之为“小综合”。第二次是在“走进信息世界”第六组,编者突破 了以课文为主体的教材结构,改为围绕专题、任务驱动、活动贯穿 始终的编排形式,我们称之为“大综合”。
除去第六组,全册共有课文28篇,精读和略读各14篇。这七 组教材,每组由“导语” “课例” “口语交际习作” “回顾拓展” 四部分组成。在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其中“读读写写” 的词语,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的词语, 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 链接。全册共安排了五次“资料袋”,两次“阅读链接”。
全册还编排了 8篇选读课文,并附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 要求认识的200个字。至此,完成小学阶段认识3000个常用字的识 字任务。生字表(二)是要求写的150个字,至此累计写字量为2300 个。
本册教材的注音方式与五年级上册持续一致,生字、难字随文 注音,用圆括号标明,多音字用方括号标明。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 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其他部分中出现的生字一律不 再注音。为了便于识字,课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语言环境中要 变调读出或读轻声的字,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予必须的提示。
二、教材特点
(一)加强目标意识,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学习目标
在落实课程标准总体目标的前提下,如何体现第三学段的阶段 性目标及阶段性目标之间的联系与衔接?为了较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的 整体性、阶段性和连续性,实现总体目标和务必一以贯之的目标, 本册的各项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有机的渗透,对于阶段性比较明 显的目标,在教材中作了比较具体的安排。
在阅读理解方面,第三学段的重点是把握课文主要资料,体会 思想感情,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学习诗歌以 及叙事性、说明性等不一样的文章的阅读。教材在引导学生把握资 料、体会感情、了解记叙顺序、领悟表达方法等方面,采用多种形 式,做了具体的安排。
在阅读方法方面,教材在继续加强精读和略读潜力培养的同时, 还安排了有关浏览潜力培养的资料。本册教材编排了 “走进信息世 界”这个综合性学习单元,目的之一就是加强浏览潜力的培养。
再看口语交际。首先,从口语交际的情感态度目标来看,第三 学段提出“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其次,从口语交际的习 惯培养上,前两个学段都强调讲普通话的习惯,第三学段提出的 “注意语言美,抵制不礼貌的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习惯,而且是 一个人语文素养和道德修养高低的表现。
从习作来看,第三学段提出了明确的习作要求,资料要具体, 感情要真实,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能写常见的应用文。 教材围绕上述目标,安排了多次实作文,还安排了写书信、研究性报告、表扬稿等应用文 的练习。
(二)教材资料在丰富人文内涵、拓宽题材体裁方面,继续作出 努力;在发挥语文教科书育人功能方面,进一步加强
1、教材资料富有时代性和人文内涵。
教材选编了一大批新课文,课文编排重视体现文学性,突出语 文学科的特点,不仅仅编选了许多名家名篇,而且分别编写了 “作 家笔下的人” “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等单元。为了在信息激增的现 代社会里,教给学生利用信息,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的本领,教材专门编排了旨在学习搜集信息、筛选信息,利用信息 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的综合性学习单元。
2、增加体现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资 料,进一步加强语文教科书的育人功能。
措施一:设计相关专题,利用每组教材整合的优势,加大上述 教育资料的比重。
措施二:新选一批课文,落实上述教育资料。
措施三:在课文之外,为学生带给相关语料,拓展阅读。
3、拓宽课文的文体和语体,如,将文言文、近代白话文、剧本、 相声、研究性报告等体裁编入本册教材,有些体裁还是第一次进入 小学课本。
(三)专题设置更加灵活,编排形式在继承中又有发展
1、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上来确定专题,角度更加灵活。有 的从如何得体地与人沟通、交流的角度提出;同时,透过与剧本、相 声等文学体裁的接触,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有的从揣摩文章写法 的角度提出;有的从介绍中国古典名著的角度提出;有的从情感熏陶 的角度提出;有的从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利用信息的潜力的角度提 出,;还有的从拓宽视野、感受多元文化的角度提出。许多专题不仅 仅是第一次出现,而且更加注重体现语文性。
2、教材编排在继承中发展。如,第五组,采用以篇章带名著的 编排方式,引领他们从此以后,在学习和生活中去亲近名著,去阅 读名著。
(四)导学和练习系统地设计,更好地发挥导学、导练的功能
1、凸现语文学习的重点,将导思、导学和导练贯穿于每组教材 的始终。
教材在指导学习上有比较系统的设计:借助每组前面的“导语” 来导向,凭借课后思考练习题来导学、导练;凭借“回顾拓展”中的
“交流平台”,引导学生交流本组语文学习的收获,发现一些读写 的基本方法,逐渐养成不断反思的学习习惯。
2、课后练习紧扣文本,引导学生在理解资料和学习表达的结合 上,学有所得。
3、在单元之后的“回顾拓展”中,设“交流平台”栏目,引导 学生自主交流本组语文学习的收获,发现一些读写的基本方法,逐 渐养成不断反思的学习习惯。
(五)顺应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口语交际习作”的类型发生必 须的变化
本册口语交际的话题主要有:策划一次与远方的小朋友“手拉 手”的活动;童年趣事;劝说;讲述一件自我感动的事情;演课本居心就 怎样正确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的‘问题,展开讨论或辩论;讲人物 故事;聊聊热门话题。高年段口语交际的安排,不仅仅资料更加广泛 了,而且涉及到一些口语交际技能的训练,像“劝说”“演课本 剧”“讨论或辩论”,需要必须的语言组织潜力。<br实作文。安排了三次⑵应用文。 安排了三次⑶材料作文。
此外,在“口语交际习作”的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出发, 为学生回归常态进行口语交际、自主进行习作,为学生留有更大的 创造空间
(六)在“综合性学习”中,指导学生设计和开展语文学习活动, 引导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提高语文综合运用的潜力
本册教材安排了综合性学习单元一“走进信息世界”。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常用汉字200个,累计识字3000,完成小学阶段识字 任务。写字150个,累计会写常用汉字2300个。
2、读写由识写字组成的词语;读记由认读字组成的词语。
3、朗读课文,要有感情。默读课文,有初步感受,并有必须的 速度(每5分钟不少于300字)。
4、能用多种方法(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利用生活经验等)理 解词句,能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词句的表达的效果。
5、阅读叙事性作品,能把握主要资料,体会思想感情,理清叙 事顺序,领悟表达方法。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 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阅读说明性文章,能读懂资料,了解基 本的说明方法。
6、略读文章,粗知大意。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课
外阅读不少于25万字。
7、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资料比较具体,感情真实。 练写书信,表扬稿及简单的研究报告,注意格式。能根据需要分段 表述,使用常用标点。40分钟完成约400字的习作。
8、修改习作,做到语句通顺,正确,书写规范。
9、听,能抓住要点;说,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乐于交际, 敢于发表自我的意见。稍作准备,能当众作简短的发言。
10、用心参与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制订计划、开展活动、进行 展示交流中发挥作用。学习运用获取的资料,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四、班级状况
本班共有52人,其中男生有36人,女生有16人。大部分学生 学习较自觉,学习习惯和潜力也较好,但个别孩子的成绩不够理想, 学习的习惯也不是很可观,懒做作业的同学为数也不少,各个方面 有待于进一步开发、训练、和强化,综合和提高。要使学生的学习 状况有所好转,务必严格要求,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才能稳定有 序地提高他们的学业成绩。
五、教学措施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
本册识字200个,每课识字量不超过14个,安排在精读课文和 略读课文中,高年段,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独立识字潜力,因此 教学要更加放手。教材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以外的其他部分,一 律不再注音,学生在阅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能够自我查字典解决。
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快速浏览,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的意思, 以便在手边没有字典、词典的状况下,不妨碍阅读。
本册写字150个,每课写字量不超过14个,全部安排在精读课 文中,随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中,教师能够就难写的字、易混淆的 字形作重点指导。课内要留有必须的写字时光,指导学生写好写对 笔画、笔顺,安排好字的各个部件及间架结构,把字写端正。在强 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 写字习惯。对于要写的生字、精读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老师要引导 学生随时抄写,及时听写检测。也能够就“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进行复习巩固。
(二)阅读教学
1、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的训练。
朗读高年段的朗读要求,不仅仅要做到正确、流利,而且要做 到有感情。进行阅读教学,必须要多读少讲,把比较多的时光留给 学生读书,让学生主要透过自主的入境入情的朗读,读懂课文,有 所感悟;要做到读有要求,读有层次,要透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悟情 传情,培养语感。默读高年级的默读训练既要提高理解水平,又要 提高默读速度。为此,本册教材将默读与理解、思考的训练有机地 结合在一起,并加强了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等方面的训练。 为保证默读训练落到实处,教师在教学时,就应为学生留有充裕的
默读时光,并提示相应的方法,引导学生按照要求认真思考,在默 读之后要检查学习效果,不能匆匆忙忙,流于形式。
2、发现语言规律,学习表达方法。
语文课,主要任务是学 这个根本的任务。
(1)透过课后的思考练习题,引导学生理解资料,领会表达方法。
(2)在课文中发现语言表达的特点。
除了凭借课后练习,课文中还有超多精彩的语言材料值得学台”中总结某些规律性的东西。
3、把握每个单元丰富的人文内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 标落到实处。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 深广的,对学生熏陶感染主要凭借的就是课文,课文的字里行间蕴 藏着的深刻的人文内涵。本册课文向学生展示了一幕幕引人入胜的 生活场景,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一幅幅情景交融的完美意 境,一段段跌宕起伏的精彩故事……这些场景、形象、意境、故事, 需要学生自我去体验,去感受,并在阅读、感悟中与作者产生情感 共鸣。这就是课程标准所说的“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 受审美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