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心血管中枢及反射.ppt

格式:ppt   大小:3,591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心血管中枢及反射.ppt

上传人:54156456 2025/4/26 文件大小:3.5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心血管中枢及反射.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心血管中枢及反射 】是由【54156456】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心血管中枢及反射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心血管中枢及反射
心血管中枢(cardiovascular center)
是指产生和控制心血管反射的神经元集中的部位。分布在从大脑皮层到脊髓的各级中枢,形成调节心血管活动的复杂网络
一、心血管中枢:分布于各级中枢
3
(一)脊髓心血管神经元:
T、L段脊髓灰质中间外侧柱→原始心血管反射
(二)延髓:基本中枢
(1) 缩血管区(C1):延髓头端腹外侧部(rVLM)→心交感和交感缩血管神经元
(3)延髓心迷走中枢: 疑核、迷走神经背核
(2)舒血管区(A1):延髓尾端腹外侧区(cVLM) 抑制缩血管区神经元活动
(4)传入神经接替核(sensory area):孤束核(NTS)

(三)延髓以上的心血管中枢:下丘脑,大脑皮层
在延髓以上的脑干、下丘脑、小脑和大脑中都存在与心血管活动有关的神经元。例如,下丘脑是机体内脏活动调节的高级整合中枢,在调节体温、摄食、水平衡、性行为、睡眠与觉醒以及发怒、恐惧等情绪反应的过程中,都表现出相应的循环功能改变。动物实验可以看到,电刺激下丘脑的防御反应区,可引起警觉状态,表现为骨骼肌紧张性明显加强。同时出现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加强,骨骼肌血管舒张,皮肤和内脏血管收缩,血压升高等一系列心血管反应,以适应当时机体的状态。
  大脑特别是边缘系统、小脑都参与调节下丘脑、延髓等心血管神经元的活动,使心血管活动与机体各种行为的改变相协调。
二、心血管反射
5
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aortic arch
baroreceptors)
本质:感觉神经末梢
适宜刺激:血管壁的机械牵张
感受器:
机械感受器或血管壁牵张感受器
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carotid artery baroreceptors)

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减压反射(baroreceptor reflex)
56%
Option 2
23%
Option 1
30%
Option 3
传入神经
6
迷走神经
舌咽神经
主动脉神经
窦神经
颈总动脉
(1) 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的传人神经纤维组成颈动脉窦神经(sinus nerve ) 。窦神经加入舌咽神经,进人延髓,与孤束核的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
(2)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的传人神经纤维行走于迷走神经干内,然后进人延髓,到达孤束核。
传出神经与效应器
7
心交感神经
心迷走神经
2、反射过程:
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
8
心迷走紧张
血压(BP)
颈A窦
主A弓
窦神经
主动脉神经
延髓孤束核
中枢机制
心率↓
搏出量↓
心交感紧张
交感缩紧张
外周阻力↓
BP↓
( ↑ )
(↓)
( ↑)
(↓)
Quiz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