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火力发电厂热力设备及管道保温防腐施工技术规范 】是由【书籍1243595614】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火力发电厂热力设备及管道保温防腐施工技术规范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
DL/T 5714-20XX
DL
附件1
火力发电厂热力设备及管道
保温防腐施工技术规范
Technical Code for Constructing Anticorrosion and Insulation of Thermal Equipment and Pipeline of Fossil Fuel Power Plant
(征求意见稿)
DL/T 5714-20XX
代替 DL 5714-2014
发 布
国家能源局
20XX—XX—XX实施
20XX—XX—XX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 5714-20XX
1
1 总 则
为加强火力发电厂热力设备及管道保温防腐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提高保温防腐工程施工技术水平,修订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火力发电厂热力设备及管道保温及防腐工程施工。
火力发电厂热力设备及管道保温防腐施工应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新装备、新材料。
火力发电厂热力设备及管道保温防腐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外,还应执行国家、行业现行有关标准规定。
DL/T 5714-20XX
43
2
2 术 语
保温 insulation or thermal insulation
覆盖在设备、管道及其附件上,以达到减少散热损失或降低其外表面温度的目的而采取的措施。
保温层 insulation layer
为达到保温的目的而设置的隔离层。
伸缩缝 expansion joint
为使保温结构中因温度变化而产生的应力给予有规律集中的结构形式。
最高使用温度 maximum service temperature
在保证正常使用的条件下,材料所能承受的最高温度。
留置空气层 air-space layer
在带加固肋的平面(烟风道和风机等设备)的外表面和保温层之间设置的空气隔离层。
捆扎法 Strapping method 
保温层采用镀锌铁丝、包装钢带或粘胶带捆扎固定于设备管道上的施工方法。
粘贴法 Paste method
保温层采用黏结剂固定于设备管道上的施工方法。
支承件 supporting elements
支承保温层及保护层用的构件,包括托架、支承环、支承板等。
固定件 fastener
固定保温层及外护层用的构件,包括螺栓、螺母、销钉、钩钉、自锁紧板、箍环箍带、活动环、固定环等。
防潮层 vapor barrier
为防止水蒸汽迁移的结构层。
外护层 jacketing
为防止保温层和防潮层受外界损坏所设置的外护结构。
环向接缝 circumferential jiont
垂直于设备和管道轴线的接缝,也指方形设备的横缝、水平缝。
DL/T 5714-20XX
DL/T 5714-20XX
3
44
纵向接缝 longitudinal joint
平行于设备和管道轴线的接缝。
腐蚀 corrosion
金属与环境介质间的物理-化学相互作用,其结果使金属的性能发生变化。
涂装 paint cover
将涂料涂覆于基体表面,形成具有防护、装饰或特定功能涂层的过程。
表面预处理 surface pretreatment
为改善涂层与基体间的结合力和防腐蚀效果,在涂装之前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处理基体表面,以达到符合涂装要求的措施。
除锈等级 rust removal grade
表示涂装前钢材表面锈层等附着物清除程度的分级。
DL/T 5714-20XX
DL/T 5714-20XX
43
4
3 基本规定
一般规定
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
施工前应完成设计交底和图纸会检,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安全应急预案等技术文件已审批,并进行技术交底。
保温防腐施工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并按本规范执行。
当需要变更设计、材料代用时,必须经原设计单位同意。
使用的新材料应通过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技术或材料。
保温防腐施工使用的工器具和安全防护用品、设施配备齐全且已通过检验合格。
保温防腐施工前完成工序交接手续,隐蔽工程必须办理签证单。
保温防腐施工时,上道工序未经检查验收合格,不应进行下一工序施工。
在有限空间内进行作业时,应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并悬挂安全警示标识。
室外设备和管道保温防腐施工不应在大风、雨雪等恶劣天气下进行。
保温防腐施工应做好成品防护,积极推行绿色施工。
火力发电厂热力设备及管道保温、防腐施工应在机组整套启动前完成。
在机组达到额定负荷工况时应进行保温结构外表面温度测量,完成保温工程施工质量热态验收。
绿色施工与成品保护
保温防腐施工前应有经过审批的绿色施工方案和成品保护措施。
库房及材料堆放场地应布置合理,道路及排水设施通畅。
保温防腐工程应使用节能环保的设备和工机具,提高使用率。
保温防腐材料应合理安排进场次序,限额领料;分类回收并合理利用保温边角料,降低材料损耗。
保温防腐施工应采取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喷丸、喷涂施工应采取降噪隔音措施,符合《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相关规定。
保温防腐施工产生的废弃物应及时收集并合法处置。
DL/T 5714-20XX
DL/T 5714-20XX
5
44
保温防腐施工应采取合理有效保护措施,防止损坏保温防腐的半成品、成品。
保温防腐施工时应采取隔离防护措施,避免污染环境和损坏建(构)筑物及相关设备管道。
保温防腐施工完成后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安装调试等作业对保温防腐成品的损坏。
因安装或调试需要拆除保温及外护层,应由专业人员拆除并恢复。
保温防腐施工时应采取防火、防爆等安全防护措施。
防腐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防腐施工及材料选用应符合绿色施工相关规定;
2 现场加工配制、组合的管道及设备,宜在安装前完成除锈、底漆涂刷。
DL/T 5714-20XX
DL/T 5714-20XX
43
6
4 材 料
一般规定
材料生产商应具有相关产品的生产资质及相应的质量保证体系。
材料进场前的检查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材料的种类、外观、规格等应符合技术文件和国家及行业标准规定;
2 材料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应齐全有效,其性能指标应符合设计、合同要求及相关标准规定,材料的外包装应符合合同要求。
材料应分类储存在专用库、棚内。
存放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库房应符合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
材料存放应挂牌标识,标明材料的厂家、名称、规格等。
材料的检验与保管
材料的品种、性能及技术指标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保温材料的主要物理化学性能还应符合《火力发电厂绝热材料》DL/T 776的规定。
保温材料的抽样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不同厂家、批次、品种均应在三方见证下抽检,抽检样品应能满足材料检测试验要求;
2 抽检样品应由具备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
3 材料抽检工作应在施工前完成,未取得检验合格质量证明文件的材料不得用于施工;
4 材料抽检结果应符合设计和行业标准要求;当抽样检测结果有一项为不合格时,应再进行一次抽样复检;如仍有一项指标不合格时,应判定该批产品质量为不合格;
5 。
材料检验项目
检 验 项 目
硬质材料制品
矿纤材料制品
松散材料
密度
△
△
△
抗压强度
△
—
—
导热系数
△
△
△
DL/T 5714-20XX
DL/T 5714-20XX
7
8
含湿率
△
△
△
渣球含量
—
△
△
线(热)收缩率
—
△
—
纤维平均直径
—
△
△
压缩性能及回弹率
—
△
—
烧失量
—
—
△
最高使用温度
△
△
△
尺寸偏差及外观要求
△
△
—
燃烧性能
△
△
△
防潮层材料出厂质量证明文件无法判定其性能指标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时,。
防潮层材料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
涂抹型制品
涂塑布类制品
密度
△
—
抗压强度
△
—
线(热)收缩率
△
—
最高使用温度
△
△
尺寸偏差及外观要求
—
△
燃烧性能
△
△
注:△表示需要检测,—表示不需检测
同一工程中使用的不同批次、不同厂商的同品种外护层材料不应出现明显色差。
用于直接覆盖奥氏体不锈钢设备及管道的保温材料应符合设计或设备厂商技术文件要求,材料经现场抽检,其浸出液的氯离子等成分含量应符合《覆盖奥氏体不锈钢用绝热材料规范》GB/T 17393的规定。
耐高温防腐涂料和特种防腐涂料,应按不同厂家、批次、品种进行抽检,抽检样品应送至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按照相关标准对主要使用的理化指标进行检测。
防腐材料应在产品规定的质保期内使用。
材料的保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根据不同品种材料,应分别设置防潮、防水、防冻、防成型制品挤压破损及防火等设施;
2 保温材料保管期内,当发现有变质、劣化现象,则应检验其理化性能,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DL/T 5714-20XX
DL/T 5714-20XX
43
8
;受潮的材料,当干燥处理后仍不能恢复性能时,不得使用;
3 施工现场短期存放的保温材料,应采取防雨、防火措施;
4 防腐材料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性能良好的专用库房内,库房内的温度应满足材料存放条件要求,库房与其他建筑物的距离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规定;
5 有毒材料、闪点在45℃以下的桶装易燃液体,不得与其它材料混放;
6 保温材料的加工间、库棚及场地面积可参照附录A的规定。
DL/T 5714-20XX
DL/T 5714-20XX
5 保温层施工
一般规定
保温施工前应办理工程中间交接签证单,尚应具备以下条件:
1 与承压设备、管道焊接的支承件、固定件施工应在强度性试验前完成;
2 设备、箱罐容器等严密性试验已完成;
3 介质温度不大于120℃的设备、管道应在保温前按照设计要求完成防腐施工;
4 电伴热或热介质伴热管已安装完毕,并经过通电或试压合格;
5 保温设备及管道表面的油污等杂物已清除干净,影响施工的临时设施已清除;
6 与保温施工有关的支承件、固定件安装结束且验收合格;
7 奥氏体不锈钢设备或管道保温施工前根据设计要求对其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
支承件和固定件的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合金钢零部件在施工前必须进行100%材质复核检验。
保温用固定件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无设计时,固定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固定件不允许直接焊接时,应焊在设备或管道增设的包箍体上;裙座式立式设备的底封头,应根据保温层的厚度,将钩钉或固定环焊接在裙座内的适当位置上;
2 固定件安装间距应不大于350mm,间距偏差应不大于5mm;
3 每平方米固定件的数量,侧面宜不少于8个,底部宜不少于10个;
4 保温施工前应对设备上已安装的固定件进行检查,确认无损坏、松动、脱落;
5 固定件焊接应牢固,必要时应对固定件牢固性进行检验;
6 振动部位的保温层固定件应适当增加布置密度;当设有固定螺母时,应在螺栓拧紧后点焊固定;
7 固定件的材质必须与设备及管道的材质相匹配。
立式设备、管道、水平夹角大于45°的斜管、平壁面和卧式设备的底部保温层应设支承件,支承件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无设计时,支承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支承件的材质应与介质温度相适应;
2 对有加固肋的烟风道和设备,其支承件设置或安装应优选加固肋部位;
3 设备或平壁支承件布置间距:~2m;
4 管道外径大于100mm、保温层厚度大于80mm、长度超过2m以上的垂直管道应设置支承件并应安装牢固;布置间距:介质温度
9
10
DL/T 5714-20XX
DL/T 5714-20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