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急性肾梗死的诊断与治疗 】是由【tanfengdao】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急性肾梗死的诊断与治疗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患者 杨炯,男,38岁,主因“右侧腰腹部疼痛一天”于2015-8-6 13:26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天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右中腹及右腰背部疼痛,表现为持续性胀痛,伴恶心、呕吐,无寒战、发热,无尿频、尿急,无肉眼血尿及排尿困难。患者发病时于宁医附院急诊,行全腹部彩超、生化全套、立位腹平片未见明显异常,给予镇痛、解痉治疗,疼痛略减轻。当天下午再次就诊于银川市中医院,仍给予镇痛治疗,效果不佳。今日疼痛仍无缓解,急送我院急诊,急查血常规示:白细胞7×10^9/L、NEU% 79%,尿隐血(-),全腹部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给予杜冷丁镇痛,疼痛无缓解,我科门诊就诊后行卧位腹平片亦未见明显异常,以“腹痛待查”收住我科。
查体:℃、P60次/分、R16次/分、BP120/80mmHg,急性痛苦面容,心、肺未见明显阳性体征,腹部平坦,对称,腹软,中腹及右中腹有压痛、无反跳痛,右肾区叩击痛明显,双侧输尿管走形无明显压痛。
病例分析
1、目前最可能的诊断?
2、下一步应行何检查进一步明确腹痛原因?
PART ONE
急性肾梗死的诊断与治疗
急性肾梗死(acute renal infarction,ATI)主要指肾组织因肾动脉主干或其分支栓塞或血栓形成而缺血坏死,致使肾功能急性受损的一种疾病。此病临床少见,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少部分病例可无任何临床表现,因此漏诊率高。
急性肾梗死临床少见,%(17/248842),%(20/481540)。
01
02
病因
肾脏血供主要由肾动脉供给,侧支血管细少,一旦动脉急性阻塞极易发生缺血梗死,呈楔形凝固性坏死灶。
栓子脱落阻塞肾动脉主干或其分支是急性肾梗死的常见原因,栓子主要来源于心脏,多继发于风湿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细菌性心内膜炎、动脉粥样硬化等,少数为脂肪及肿瘤栓子。
肾动脉血栓形成也常导致急性肾梗死,血栓可在肾动脉损伤、先天性肾动脉发育不良、感染性血管炎或血液高凝基础上发生。
临床表现
急性肾梗死 病人可突然出现剧烈的腰背疼痛,可类似于肾绞痛,向大腿放射,部分病例疼痛向肩背部放射,易误诊为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或急性心肌梗死。常有发热、呕吐、恶心,体查患侧肾叩击痛及压痛明显。
高血压 约60%的病人短期内出现高血压,持续2~3周后可恢复正常,部分病人发展为持续性高血压。肾动脉主干闭塞可出现高血压危象。
急性肾功能衰竭 缓慢形成的血栓可出现慢性肾功能不全,急性闭塞可出现急性肾功能不全,而双肾动脉或孤立肾的肾动脉栓塞则出现急性恶化的肾功能衰竭,常需立即血透,如不能尽快开通闭塞动脉,则预后不良。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 可见血白细胞总数增加,核左移;血清乳酸脱氢酶增高,血浆转氨酶轻度升高;谷草转氨酶常在梗死后立即升高,2周后恢复正常,碱性磷酸酶常于梗死后3~5天升至高峰,4周后恢复正常。血中肾素-血管紧张素升高。肾功能衰竭时肾功能检查明显异常。
尿液检查 可见血尿及蛋白尿,常为中度蛋白尿、镜下血尿,少数患者出现脓尿。
1
2
影像学检查
X线 ①腹平片;②静脉肾盂造影:对诊断急性肾动脉栓塞很有价值;③肾动脉造影:为确诊本病的首选方法。
01
核医学检查 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显示患侧肾血流灌注曲线低平,无灌注峰,患肾显影淡而且低于周围组织,形成“黑洞”;后期侧支循环形成,则出现不均匀显像,晚期肾动脉未获再通者,则出现肾萎缩。
02
计算机化断层显像(CT)或磁共振显像(MRI)  可显示肾实质缺血坏死改变,是特异性较高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03
超声心动图  有助于筛查有无心源性栓子,动态观察室壁运动,并可监测心脏节律。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