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2025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社会热点专项练5理念至上制度自信.docx

格式:docx   大小:13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5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社会热点专项练5理念至上制度自信.docx

上传人:1660287**** 2025/4/27 文件大小:1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5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社会热点专项练5理念至上制度自信.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5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社会热点专项练5理念至上制度自信 】是由【1660287****】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社会热点专项练5理念至上制度自信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社会热点专项练(五)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梭伦设立公民陪审法院,规定:陪审法官从年满30岁的雅典公民中 选举产生,依据肯定依次轮番参与案件审判。每次参与审判的人数大约是总人数的非常之一, 审判结果由陪审法官往票箱内投放石子的方式投票表决。这一规定()




B [材料”每次参与审判的人数大约是总人数的非常之一,审判结果由陪审法官往票箱 内投放石子的方式投票表决”不行能保障“各个阶层”的利益,故A项错误;“公元前6世 纪,梭伦设立公民陪审法院”是雅典民主政治的组成部分,即适应了当时的民主政治体制, 故B项正确;材料“审判结果由陪审法官往票箱内投放石子的方式投票表决”这种方法不能 保证每个参与审判的人的素养,也无法回避“集体暴政”,故C项错误;依据所学学问可知, 现代陪审制度的框架主要来源于罗马法,故D项错误。]
.罗马法将规定国家事务的法称为公法,其效力由国家政权加以保障,不允许依私约变 更;将规定私人事务的法称为私法。罗马法重视私人权利爱护,但罗马公法的地位高于私法。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B [罗马公法是规定国家事务的法,其地位高于爱护私人权利的私法,体现国家至上的 理念,故B项正确。]
.孙中山出任临时大总统前夕,曾反对宋教仁等人的内阁制主见,而在交卸临时大总统 职务后,却赞扬内阁制:“现就中国情形论之,以内阁制度为佳。”其看法的改变是()


A [从材料信息可知,孙中山出任临时大总统前夕反对内阁制,交卸临时大总统职务后 赞同内阁制,这主要是由于孙中山希望实行责任制内阁以限制袁世凯的权力,维护民主共和 制度,故选A项;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故B项错误;《中华民国临时 约法》借鉴的是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和英国的责任制内阁,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孙中山 对内阁制看法的转变,而非立法机制,故D项错误。]
.英国责任制内阁确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胜选党派组阁,政府官职就由该党成员担当。 1850年进行了文官制度改革,规定负责详细行政事务的官员不得参选议员,不能介入党派活 动。这种改变说明()




C [由材料”规定负责详细行政事务的官员不得参选议员,不能介入党派活动”可知文 官成为政府中不参与党派之争的人,有利于保证政策的稳定性与连续性,故C项正确。]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除众议员由人民干脆选举产生之外,其他政府部门的官员都 间接选举产生;参议员通过州议会选出,总统由各州选出的选举人选出,联邦最高法院法官 由总统任命,并需经参议院批准。美国的建国精英做出这样的支配是为了()


、总统和大法官的权力范围
、行政和司法部门的独立性
A [依据所学学问可知,美国各部门人员的产生方式不同,是为了避开为了共同利益, 出现部门之间相互勾结的现象,故A项正确。]
.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1793年宪法规定,执行会议(相当于最高行政机构)成员的组 成由立法议会确定,并受后者监督。后来国民公会不仅拥有立法权,而且通过救国委员会干 脆行使行政权。这说明法国大革命期间的议会改革()




C [材料中议会经过不断改革废除了旧式议会的不合理成分,渐渐具有现代议会制度的 基本特征,故C项正确;A项说法肯定,故解除;法国大革命期间的议会改革是向共和制迈进, 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学问可知,议会改革并未清除保皇派的政治势力,1875年宪法就是资 产阶级和保皇派妥协的产物,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2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1787年宪法第2条第1款规定,总统在就职前应作如下宣誓或慎重声明: “我谨庄重宣誓,我肯定忠实执行合众国总统职务,全力以赴恪守、维护和捍卫合众大法官主持下,当选总统需手按《圣经》宣读誓言。此外, 第6条规定:参议员和众议员、各州议会议员以及合众国政府和各州一切行政、司法官员均 应宣誓或慎重声明拥护本宪法。
摘编自邓静秋《各国宪法宣誓制度的比较》
材料二1894年兴中会成立会上,孙中山带头宣誓“驱除勒虏,复原中华,创立合众政 府,倘有二心,神明监察”。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孙中山拟定盟书后带领大家举手宣誓: “驱除勒虏,复原中华,建立民均地权。矢信矢忠,有始有卒,如或渝此,任众惩罚。” 1912 年1月1日晚10时,孙中山在南京原两江总督衙门就任临时大总统,便首开总统宣誓之先河: “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 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J
——《孙中山与民国宣誓制度之建立》
(1)依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宪法宣誓制度的特点。(10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辛亥革命前后孙中山宣誓的不同。并综合以上材料,探讨就职宣誓 制度的价值。(15分)
[解析]第(1)问,应依据材料一从宣誓的内容、形式等方面概括美国宪法宣誓制度的特 点。第(2)问第一小问,应结合材料二从辛亥革命前的宣誓对革命忠诚到辛亥革命后建立现代 民主国家,指出孙中山宣誓的不同。其次小问,要综合说明就职宣誓制度的价值。
[答案](1)特点:宣誓主体广泛;突出宪法的权威;体现三权分立、权力制约;手按《圣 经》宣誓,彰显宣誓的神圣感和宣誓者的使命感。
(2)不同:前者是为了激发革命党人的斗志和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后者是为了在中国建立 现代民主国家;前者是对政党负责,后者是对国民宣誓。
价值:树立法治信仰;凝合共识力气;强化民主观念;增加历史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