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内蒙古:大豆半固定式喷灌水肥管理技术规程(DB15 T 682-2014) 】是由【书籍1243595614】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内蒙古:大豆半固定式喷灌水肥管理技术规程(DB15 T 682-2014)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 .
ICS
B13
备案号:42082-2014
DB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 15/T 682—2014
大豆半固定式喷灌水肥管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of Water and Fertilizer Management under Semi-permanent
Sprinkler Irrigation on Soybean in Inner Mongolia
2014 - 03 - 20发布 2014 - 05 - 15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 .
DB15/T 682—2014
大豆半固定式喷灌水肥管理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半固定式喷灌大豆生产用水管理、灌溉施肥方法、栽培措施等。
本标准适用于内蒙古东部地区大豆半固定式喷灌生产的水肥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50085 喷灌工程技术规范
GB/T 50363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SL 550 灌溉用施肥装置基本参数及技术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半固定式喷灌 semi-permanent sprinkler irrigation
动力机、水泵固定,输、配水干管、分干管埋入地下,通过连接在干管、分干管伸出地面的给水栓
向支管供水,支管、竖管和喷头等可以拆卸移动,在不同的作业位置上轮流喷灌的一种灌溉方式,采用
人工移动或机械移动。
水肥一体化 fertigation
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新技术。它借助压力管道系统,将可溶性固体肥料或液体肥料配兑成液态
肥,与灌溉水一起按比例定时、定量、均匀、准确直接输送到作物根系附近的土壤。
基肥 base fertilizer
也叫底肥,是在播种前或移植前施用的肥料。
1 : .
DB15/T 682—2014
种肥 seed fertilizer
播种或定植时,施于种子或秧苗附近供给植物苗期营养的肥料。
追肥 top dressing
作物生长期间为满足作物中后期营养需要而施用的肥料。
作物需水量 crop water requirement
作物正常生长时的蒸发蒸腾量与构成植株体的水量之和。由于后者与前者相比甚小,实际应用中常
以正常生长的作物蒸发蒸腾量代替作物需水量。
作物需水规律 regulation of crop water requirements
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水分的需求及其变化规律。
灌溉制度 irrigation regime;irrigation schedule
按作物需水要求和不同灌水方法制定的灌水次数、每次灌水的灌水时间和灌水定额及灌溉定额的总
称。
灌水定额 water quota of each irrigation
单位灌溉面积上的一次灌水量或灌水深度。
灌溉定额 irrigation water quota in whole season
作物播种前及全生育期单位面积的总灌水量或总灌水深度。
土壤适宜含水量 soil water suitable for plant growth
介于毛管断裂含水量与田间持水量之间且满足作物丰产要求的土壤含水量。
土壤计划湿润层 designed moisting layer of soil
旱作物灌水时计划湿润的土层深度。
4 地面管道安装及设备配置
2 : .
DB15/T 682—2014
一般规定
灌溉水水质应符合GB5084的要求。半固定式喷灌系统选择、设计、安装应符合GB/T50363和
GB/T50085第6、7、8、9章中有关规定。
地面管道及其安装
地面管道包括移动支管和竖管,移动支管一般为铝合金管或软管。竖管及喷头安装支管上。地面管
道安装时应按照下列要求进行:
——支管铺设前将胶圈、挂钩、喷头提前安装。
——连接管道时应检查管内的胶圈是否安装完备,其标准是胶圈的沟槽要朝里,胶圈要平卧在管槽
内,软管要放平,不得拐死弯,并清除掉管端及管口内的泥土及杂质。
——管间的连接方法是球型接头或单挂钩、直插式快速接头,连接管道时应不可把已接好的管的挂
钩顶出沟槽,插管时要缓慢插入,插入后要往后拉拽一次。
——装喷头的竖管要直,要有支架支撑。
喷头
喷头是喷灌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安装在竖管上,多采用塑料摇臂喷头或铝合金喷头。
支管移动
支管拆移时应按照下列要求进行:
——工作支管喷洒完毕,在停止喷洒前应先将备用支管的阀门开关打开,然后再关闭已工作完毕的
支管阀门。
——拆移时,支管应单根水平移动,严禁联体多管或单管垂直移动,防止损坏管口或碰到高压线发
生触电事件。
——宜边拆边装,防止进入脏物。
——搬迁过程中应轻拿轻放,保护好管道设备,并修好或更换工作不好的配件。
施肥装置
施肥装置选择应符合SL 550中的规定。
5 用水管理
用水计划
灌溉前根据当年的作物种植计划、气象预报、水源供应等情况,编制年用水计划。
大豆需水量与需水规律
需水量
内蒙古东部区大豆产量为150~260kg/亩情况下,不同水文年全生育期需水量约为300mm~540mm。
需水规律
3 : .
DB15/T 682—2014
大豆在生育前期(播种~分枝),生育期天数占全生育期30%以上,需水量很小,占全生育期的
20%~30%左右;中间生长期(分枝~鼓粒),生长天数约占全生育期的32%,需水量占50%以上;生长
后期(鼓粒~成熟)需水量又下降,占20%~30%,内蒙古东部区大豆各生育期阶段需水量见表1。
表1 内蒙古东部区不同降雨频率年不同产量水平大豆需水量
各生育期需水量(mm)
产量水平
播种~出苗 出苗~分枝 分枝~开花 开花~鼓粒 鼓粒~成熟 全生育期
高 36 109 93 169 133 540
中 24 83 85 124 102 418
低 20 69 46 98 74 307
灌溉制度
适宜土壤湿度
花期以前,喷灌大豆的湿润层为20cm,花期以后为40cm。各阶段灌水的适宜土壤湿度下限标准:
播种~出苗期70%左右,出苗~分枝期65%左右,分枝~开花期70%左右,开花~鼓粒期75%左右,鼓粒~
成熟期约为65%左右。
灌溉制度
各地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确定大豆生育期的灌溉制度。内蒙古东部区推荐大豆半
固定式喷灌灌溉制度见表2。
表2 内蒙古东部区大豆半固定式喷灌推荐灌溉制度
生育期灌水量(m3/亩) 灌溉定额
水文年型 3
播种~出苗 出苗~分枝 分枝~开花 开花~鼓粒 (m /亩)
一般年(50%) 25~30 15~20 40~50
干旱年(75%) 15~20 15~20 25~30 25~30 80~100
6 施肥管理
一般规定
应坚持有机肥和无机肥并重,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密切配合的原则。
应与大豆半固定式喷灌灌水运行方式相协调,在整个半固定式喷灌大豆田或一个轮灌组控制的大
豆田内实行统一追肥管理。
按照采用正确的肥料品种、适宜施肥量的确定、在正确的时间和正确的位置施肥的原则进行施肥
管理。
肥料品种
基肥
应选用肥效长,用量大,满足全生育期需要的肥料,主要是农家肥、作物残茬和绿肥等。
4 : .
DB15/T 682—2014
种肥
可以做种肥施用的化学肥料品种有:尿素、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磷酸二铵、氯化钾、硫酸钾及
各种复合肥(或专用肥)等,尽量施用各地测土配方单位推荐的配方肥或含有缓释肥料的复合肥(配方
肥)。选用复合肥(或配方肥)的原则是保证满足大豆生育期对磷素养分的需求。
追肥
追肥必须选用易溶于水的肥料品种。可用于追肥的化肥品种有尿素、硝酸钾、磷酸二氢钾、氯化钾、
硫酸钾及各种液态肥。
施肥量
根据目标产量、土壤肥力状况和大豆生长发育过程中对营养的要求,确定大豆施肥量。土壤肥力及
推荐施肥量见表3。
表3 土壤肥力及推荐施肥量
土壤基础养分丰缺指标 推荐施肥量(kg/亩)
肥力水平
碱解氮(mg/kg) 有效磷(mg/kg) 速效钾(mg/kg) N P2O5 K2O
高 >90 ~ 176~198 ~ ~ ~
中 45~90 ~ 123~176 ~ ~ ~
低 15~45 ~ 97~123 ~ ~ ~
施肥时间
大豆需肥规律
幼株吸收养分的速率慢,开花期以后增快,植株开始衰老,吸收速率降低。在籽粒开始形成以前,
植株己吸收60%的氮,55%的磷和60%的钾。各生育时期需肥规律:
——苗期至分枝期。大豆营养器官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花芽开始分化时期。
——开花期。需氮、磷、钾元素迅速增长。氮、磷、钾总量的2/3是开花期以后吸收的。
——结荚至鼓粒期。大豆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鼓粒期,尤其末期,氮、磷、钾从叶和茎部分转移
到籽粒中,成熟的籽粒含有所吸收的总氮量的68%、总磷量的73%、总钾量的56%。
基肥
应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宜在耕翻时施用。
种肥
大豆播种时施用全生育期拟施用的全部磷肥、70%钾肥、50%氮肥做为种肥,在大豆播种时,利用
播种机施于种子下部或侧方3cm~5cm的耕层。~ kg,二铵 10kg~15 kg,氯化钾3kg~5kg。
追肥
将总施氮肥的 50%、总施钾肥的 30%分次在大豆生长中后期分次施入土壤,以保持大豆养分均衡
供应。
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大豆的吸肥规律结合喷灌进行施肥。分3次随喷灌追施。大豆分枝期追施剩余
氮钾肥量的30%,开花期应占60%,鼓粒期应占10%。
5 : .
DB15/T 682—2014
施肥方法
基肥
在耕翻整地前,将已腐熟的农家肥均匀洒在地表,结合耕翻起垄施入土壤。
种肥
结合播种进行,利用播种机施于种子下部 3cm~5cm 或种旁侧施 3cm~5cm 的土壤中。
追肥
喷灌大豆追肥应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即将喷灌灌水与施肥结合起来,利用喷灌配套施肥装置,将
一次施用的水溶性肥料加入施肥装置,充分溶解均匀后,随灌溉水注入喷灌管道,经喷灌喷头喷施。
7 配套栽培技术措施
合理轮作与精细整地
合理轮作
大豆应实行3年以上轮作方式,即大豆—玉米—马铃薯、大豆—玉米—谷子等。在重迎茬不可避免
的情况下,可以把重茬和迎茬区分开来,尽量减少重茬。
精细整地
秋收后一律前茬进行秋深松、秋施肥、秋起垄,易产生内涝的地块宜进行全方位深松,深度达35cm
以上,减少土壤含水量。易失墒的地块要深松25cm。未经秋深松的地块要机械灭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