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电气安全技术教育 】是由【165456465】上传分享,文档一共【9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电气安全技术教育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电气安全技术教育
CLICK HERE TO ADD A TITLE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演讲人姓名
触电的基本概念:人身直接接触电源,简称触电。
01
人体组织中有60%以上是由含有导电物质的水分组成,因此,人体是个导体,当人体接触设备的带电部分并形成电流通路的时候,就会有电流流过人体,从而造成触电。触电时电流对人身造成的伤害程度与电流流过人体的电流强度、持续的时间、电流频率、电压大小及流经人体的途径等多种因素有关。
02
触电基本概念及防止触电保护措施
触电基本概念及防止触电保护措施
二、电击和电伤的概念
    触电事故是电气事故中最为常见的。触电事故往往突然发生,在极短时间内造成严重后果,死亡率极高。    1.电击    通常所说的触电事故指的是电击,它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使肌肉非自主地发生痉挛性收缩造成的伤害;严重时会破坏人的心脏、肺部以及神经系统的工作,直至危及生命的伤害。    2.电伤    电伤即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给人体造成的伤害,往往在肌体表面留下伤痕,造成电伤的电流比较大。电伤包括电烧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机械损伤、电光眼等。    3.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    直接接触电击是指人体有意或无意与危险的带电部分直接接触导致的电击,间接接触电击是指故障状态下的电击。
触电基本概念及防止触电保护措施
三、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电流通过人体内部,能使肌肉产生突然收缩效应,产生针刺感、压迫感、打击感、痉挛、疼痛、血压升高、昏迷、心律不齐、心室颤动等症状,这不仅可使触电者无法摆脱带电体,而且还会造成机械性损伤。更为严重的是,流过人体的电流还会产生热效应和化学效应,从而引起一系列急骤、严重的病理变化。热效应可使肌体组织烧伤,特别是高压触电,会使身体燃烧。电流对心跳、呼吸的影响更大,几十毫安的电流通过呼吸中枢可使呼吸停止。直接流过心脏的电流只需达到几十微安就可使心脏形成心室纤维性颤动而死。触电对人体损伤的程度与电流的大小及种类、电压、接触部位、持续时间以及人体的健康状况等均有密切关系。
触电基本概念及防止触电保护措施
四、 触电的方式
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触电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 单相触电。人站在地面上或其他接地导体上,身体某一部位触及一相带电体而发生的触电。大部分触电事故都是单相触电事故。单相触电的危险程度与中性点是否接地有关。中性点接地系统的单相触电,其危险性比中性不接地系统要大得多。(2) 两相触电。人体两处同时接触同一系统的两相带电体而发生的触电。在各类触电事故中,两相触电的危险性最大。因为触电者触及两根相线时,加到他身上的电压为线电压,在数值上为相电压的倍,电流将全部通过人体。例如,在380/220伏系统中,如果人体电阻按1000欧考虑,则发生两相触电时,通过人体的电流为380毫安,这样大的电流是致命电流。但是,两相触电的情况并不多见。(3) 跨步电压触电。当带电设备接地,或者有大电流流入地下时,在接地点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地面上会产生电压降,如果人进入该范围,则两脚之间就呈现电位差(称为跨步电压),由此而引起的触电事故,称为跨步电压触电。
触电基本概念及防止触电保护措施
五、 触电事故的一般规律多年的触电事故统计资料表明,触电事故有以下规律:(1) 触电事故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在一年的二三季度事故较多,6~9月份最为集中。这是因为夏秋两季大气潮湿、多雨,降低了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夏季人体多汗,皮肤电阻降低;天气热,防护用具携带不全,工作服、绝缘鞋和绝缘手套穿戴不齐整。因此,触电几率大大增加。(2) 低压触电多于高压触电。这是因为低压电网分布广,低压设备较多,人们对低压电的危险不够重视,管理也不严格;人们经常接触低压电气设备,习以为常,思想上容易麻痹大意。(3) 青年人触电事故多。青年人多数是主要操作人员,接触电气设备的机会多。此外,他们的工龄短,经验不足,安全知识也欠缺
单相触电事故多。据统计,单相触电事故占总触电事故的70%以上。
使用携带式、移动式电气设备和手持电动工具造成的触电事故多。由于这些设备和工具经常使用和频繁拆接线,绝缘易破损,且容易误接线。
触电多发生在电气连接部位。如分支线、接户线、接线端、地爬线、压接头、焊接头、电缆头、电线接头、灯头、插座、控制器、接触器、熔断器等处,容易发生短路、接地、闪络、漏电等故障,因此增加了触电的可能性。
误操作触电事故多。有时一个人单独进行带电作业,由于监护制度不完备和作业人员思想麻痹,因而造成触电事故。
触电基本概念及防止触电保护措施
触电事故原因多数是由两个以上的因素构成的。据统计90%以上的触电事故是由两个以上的原因引起的。造成事故的几个主要因素是:缺乏电气安全知识,违反安全操作规程,设备、线路不合格和维修不善,仅一个原因导致触电事故的,不足总数的8%。要强调指出的是,由于作业者本人的过失而造成的触电事故最多。
1
触电事故与行业性质有关。例如,冶金、化工、机械、建筑等行业,由于潮湿、高温场所多,移动式和携带式电气设备占的比例相对较大,因此发生触电事故的几率高于其他行业。
2
农村触电事故多于城市。据统计,农村触电事故为城市的6倍。这是由于农村用电条件差、设备简陋、技术水平低、管理不严、电气安全知识抽乏所致。
3
触电基本概念及防止触电保护措施
电气设备,包括线路、灯座、开关、插座等,使用的时间久了就会出现绝缘老化、开关失灵,甚至部件损坏等情况,如不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继续使用往往就可能发生事故。
04
电气和器具安装不符合规定,容易发生事故。如电动机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没有接地装置,或虽有接地装置,但接地电阻太大;乱拉乱接线或绝缘导线破皮,电气设备带电部分外露;或使用不合格的电气产品进行安装;或者安装人员不是专业电工,不懂得电气安装的质量要求,等等,都可能发生触电事故。
03
发生触电事故的原因:
01
电气设备安装不合格,维修不及时
02
触电基本概念及防止触电保护措施
工作中注意安全不够
有的电工在工作中麻痹大意,不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例如在线路或电气设备上工作时,约时停送电,自以为停电时间到了,也不验电便开始工作,而其实还未停电,或自以为规定的送电时间到了,便送电,其实由于某些原因工作尚未结束。这种约时停送电的做法很容易造成触电事故。
在修理电气器具时,没有进行验电就着手修理。例如在修理电灯时,看见电灯不亮就以为断电了,其实有时开关误接在中性线(零线)上了(主要原因是没有按规程安装才会出现这种情况,灯具上并没有断电,而修理时按无电操作,就会发生触电事故。
01
03
02
触电基本概念及防止触电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