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Java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2025年版本.doc

格式:doc   大小:130KB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Java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2025年版本.doc

上传人:mama 2025/4/29 文件大小:1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Java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2025年版本.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Java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2025年版本 】是由【mam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Java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2025年版本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Java程序设计》
实验指导书
武汉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Java程序设计》实验教学大纲
实验课程名称:Java程序设计 英文名称:The Java Programming Language
实验课程性质:非独立设课 应开实验学期:6
课程编码:040 2025 实验学时数:10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一、实验教学目的和要求
《JAVA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通过上机实验,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Java语言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技巧,同时也可培养学生独立设计程序的能力,理解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
实验教学目的:
使学生通过实验,验证书本和课堂教学内容:逐步理解、体会、消化、巩固和补充课堂所学主要内容;
培养学生设计与动手能力:通过设计性的实验任务,通过实践环节理解 Java语言的基本结构和程序设计方法。通过亲手编程掌握 Java 语言编程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实验,要求学生应达到以下实验能力与标准:
熟练掌握Java程序的编辑、编译、运行步骤及程序调试的方法,熟练运用Java语言进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深入理解面向对象的封装、继承和多态等特性
利用Java语言进行异常处理
能利用Java语言进行磁盘数据文件的建立及读写操作编程。
利用Java语言实现多线程编程。
主要仪器设备(所开实验的主要仪器设备)
每个学生上机使用一台PC机进行程序开发,PC机的硬件、软件环境如下:
1)硬件:CPU P4 256M内存,80G 硬盘空间。
2)软件:
操作系统:Windows XP
开发工具:MyEclipse 、
三、实验项目名称和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分配
实验
属性
实验
类型
实验者类别
必开/选开
1
初步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2
专业类
设计性
本科生
必开
2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继承、多态等特性的练习
2
专业类
设计性
本科生
必开
3
异常类的定义及处理
2
专业类
设计性
本科生
必开
4
文件的读/写操作
2
专业类
设计性
本科生
必开
5
多线程编程
2
专业类
设计性
本科生
必开
四、实验课考核方式

每位同学必须独立书写实验报告,注意:不得抄袭他人的报告(或给他人抄袭),一旦发现,成绩为零分。实验报告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按照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要求完成实验任务后,若程序已通过实验指导教师验收,则只在报告中重点给出调试分析过程描述:包括测试数据、测试输出结果,以及对程序调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思考(列出主要问题的出错现象、出错原因、解决方法及效果等);若程序未完全通过验收,则需再此基础上提交包含详细注释的源程序清单。
根据思考题要求,重点描述需求分析、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过程,并提交包含详 细注释的源程序清单,最后详细描述程序调试分析过程。

实验课成绩根据学生的实验预习、实验纪律、实验动手能力、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等几个部分进行综合评定,并给出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共五档成绩。
实验课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
五、实验指导书及主要参考书
[1] 蔡翠平 主编 唐大仕 编著,ááJAVA程序设计(修订本) ññ ,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25年.
[2] 侯捷译,JAVA编程思想(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5.
[3] 丁振凡,Java语言实用教程,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25.
[4] 丁振凡,Java语言实用教程实验指导,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北京, 2025
目 录
实验一 熟悉Java程序的编辑、编译和运行环境 1
实验二 初步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练习 7
实验三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继承、多态等特性的练习 12
实验四 异常类的定义及处理 17
实验五 流、文件及基于文本的应用 23
主要参考文献 27
实验一 初步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练习
一、实验目的
掌握类和构造方法的定义。
掌握创建类实例的方法。
初步掌握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
二、实验内容
编写一个Java Application,利用JDK软件包中的工具在命令行方式下编译并运行这个程序,使之能够输出字符串信息“Hello World! ”。(注:其后的所有实验如无特别说明,)
编写程序实现如下功能:已知学生类有域变量(姓名、考号、综合成绩、体育成绩)和方法(获取综合成绩、获取体育成绩、显示基本信息),学校类有静态变量(录取分数线)和方法(设置录取分数、获取录取分数线),录取类有方法(获取学生是否符合录取条件,其中录取条件为综合成绩在录取分数线之上,或体育成绩在96分以上并且综合成绩大于300分)。现要求编写程序输出一组学生对象中被某学校录取的学生基本信息。
三、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每个学生上机使用一台PC机进行程序开发,PC机的硬件、软件环境如下:
1)硬件:CPU P4 256M内存,80G 硬盘空间。
2)软件:
操作系统:Windows XP
开发工具:MyEclipse 、
四、实验原理
1) 类、域、方法
类体中包括域和方法,都是类的成员。一个类可以定义多个域和方法。
(1)域也就是类的静态属性,也称为变量、成员变量等,格式为:
类型名 域名;
在定义域变量前,还可以加修饰符。
(2)方法是类的动态属性。Java的方法与其它语言中的函数类似。由方法头和方法体组成:
修饰符1 …… 返回类型 方法名(形参列表)throws 异常列表
{
方法体语句;
}
其中,形参列表格式为:
形参类型 形参名1,形参类型 形参名2
2)类和对象
(1)类(class):抽象的集合概念。类包括系统类库中已定义好的类和用户自定义的类
(2)对象(实例instance):实际个体。创建某个类的具体对象(类似变量声明),具体定义格式为:类名 对象变量=new 类名([参数]);
(3)构造方法:构造方法的名字与类名相同。创建对象时自动调用,并对对象进行初始化操作。注意:构造方法前面没有返回类型定义,它没有返回值,也不是void。[不能return];JAVA每个类都至少有一个构造方法[系统默认无参数构造方法];一旦定义了构造方法,系统不再提供默认构造方法。
(4)对象的使用:要访问或调用一个对象的域或者方法,使用 . 操作符。
一般形式: ;如 ();
由于只能用对象变量来访问这个对象的域或方法,不通过引用变量就没有办法访问,体现了面向对象的“封装性” 。
3)静态域和静态方法
(1)静态域
用static修饰的域属于类的静态域(静态量,类变量),不用static修饰的为实例变量(实例域)。静态域的特点如下:
它们是类的域,不属于任何一个类的具体对象实例。它保存在类的内存区域的公共存储单元。
对于该类的任何一个实例对象,静态域是一个公共的存储单元。
任何一个类的对象访问它,取到的都是相同的值;
任何一个类的对象修改它,那么也是在对同一个内存单元进行操作。
(2)静态方法
用static修饰的方法属于类的静态方法,又称为类方法。不用static修饰的方法为实例方法。类方法的本质是该方法属于整个类,而不是属于某个实例。静态方法具有如下特点:
static方法是属于整个类的,它在内存中的代码段将随着类的定义而进行分配和装载。而非static的方法是属于某个对象的,在这个对象创建时,对象的方法在内存中有自己的代码段。
static方法不能操纵属于某个对象的成员变量,只能处理属于类的成员变量,即只能处理static域和方法。
类方法中不能访问实例变量,也不能使用this或super。
调用类方法可以使用类名,也可以用具体对象名。
五、实验步骤
编写一个Java Application,利用JDK软件包中的工具编译并运行这个程序。
步骤(1):编写、编译Java 源程序。
打开MyEclipse,新建一个java文件,键入如下程序代码:
public class Hell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Hello,World!");}
}
,“e:\自己学号\java\”下。
步骤(2):编译Java 源程序
Java 源程序编写后,要使用Java 编译器()将Java 源程序编译成字节码文件。Java 源程序都是扩展名为 .java 的文本文件。编译时首先读入Java 源程序,然后进行语法检查,如果出现问题就终止编译。语法检查通过后,生成可执行程序代码即字节码,字节码文件名和源文件名相同,扩展名为 .class。
打开命令提示符窗口(MS-DOS 窗口)进入Java 源程序所在路径e:\自己学号\java\”。键入编译器文件名和要编译的源程序文件名,具体如下:
Set path=%path%;c:\program files\\bin;
javac -d class
按回车键开始编译(注意:文件名H 要大写,否则运行会出问题)。如果源程序没有错误,则屏幕上没有输出,键入 “dir”按回车键后可在当前目录中看到生成了class子目录, 文件即“Hello. class”。否则,将显示出错信息。
步骤(3):运行Java 程序
按如下命令回到e:\自己学号\java\目录 :
cd ..
使用Java 解释器() 解释为本地计算机代码。在命令提示符窗口或MS-DOS 窗口键入解释器文件名和要解释的字节码文件名:java –classpath e:\自己学号\java\class Hello
按回车键即开始解释并可看到运行结果。
编写程序实现如下功能:已知学生类有域变量(姓名、考号、综合成绩、体育成绩)和方法(获取综合成绩、获取体育成绩、显示基本信息),学校类有静态变量(录取分数线)和方法(设置录取分数、获取录取分数线),录取类有方法(获取学生是否符合录取条件,其中录取条件为综合成绩在录取分数线之上,或体育成绩在96分以上并且综合成绩大于300分)。现要求编写程序输出一组学生对象中被某学校录取的学生基本信息。(注意:这个程序可以直接在Eclipse集成编辑环境中完成)
步骤(1):定义类Stduent,并添加如下域变量:
String name; String id; float comScore; float score ;
步骤(2):在类Student中添加如下方法,并编写代码实现具体方法的功能:
Student(String name,String id, float comScore, float score){… …}
float getcomScore(){ … …}
float getscore(){… …}
void print(){… …}
步骤(3)定义类School,并添加静态变量
static float scoreLine;
添加静态方法
static float getScoreLine(){……}
static void setScoreLine(float score){……}
步骤(4)定义一个Application程序类Enroll并添加方法: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tatic boolean isEnroll(Student s){……}
步骤(5), 然后编译、调试和运行程序。
六、实验报告要求
每位同学必须独立书写实验报告,注意:不得抄袭他人的报告(或给他人抄袭),一旦发现,
成绩为零分。实验报告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按照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要求完成实验任务后,若程序已通过实验指导教师验收,则只在报告中重点给出调试分析过程描述:包括测试数据、测试输出结果,以及对程序调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思考(列出主要问题的出错现象、出错原因、解决方法及效果等);若程序未完全通过验收,则需再此基础上提交包含详细注释的源程序清单。
根据思考题要求,重点描述需求分析、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过程,并提交包含详细注释的源程序清单,最后详细描述程序调试分析过程。
七、实验注意事项
每个同学必须按时参加实验,并且每次实验前提交程序代码初稿,否则不能进行实验。
实验中严禁随意拷贝其他同学的程序或给其他同学拷贝。
在实验过程中,爱惜实验器材,避免对实验器材造成不必要的损害。如发生损坏照价赔偿。
在实验用机上使用移动存储设备之前,必须用杀毒软件进行检测,否则不能使用。
每位同学完成实验任务后,必须经过实验指导老师验收后方可离开。
实验二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继承、多态等特性的练习
一、实验目的
掌握类的继承机制。
熟悉类中成员变量和方法的访问控制。
熟悉方法或构造方法多态性。
熟悉接口的定义方法。
二、实验内容
编写程序实现如下功能:已知Person类包含三个公共域变量(姓名、性别、年龄)和一个构造方法,Student类是Person类的派生类,包含两个新的公共域变量(学号、班号)、两个公共方法(修改年龄、显示基本信息)及一个构造方法。定义一组学生对象,并初始化他们的基本信息,然后依次输出。
输入课本例5-4的源程序,观察其运行结果,然后将Shape类分别定义为一个抽象类和接口,然后将源程序进行修改,让其实现相同功能。
三、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每个学生上机使用一台PC机进行程序开发,PC机的硬件、软件环境如下:
1)硬件:CPU P4 256M内存,80G 硬盘空间。
2)软件:
操作系统:Windows XP
开发工具: MyEclipse 、
四、实验原理
1)类的继承
面向对象语言允许从一个已有的类[父类]定义新的类[子类],从而形成继承关系。父类是所有子类的公共域和公共方法的集合,每个子类是父类的特殊化。子类继承父类的状态和行为,同时也可以修改父类,并可以添加新的状态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