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8
文档名称:

考古专题一考古学的理论与实践.ppt

格式:ppt   大小:9,151KB   页数:6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考古专题一考古学的理论与实践.ppt

上传人:ielbcztwz24384 2025/4/29 文件大小:8.9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考古专题一考古学的理论与实践.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考古专题一考古学的理论与实践 】是由【ielbcztwz24384】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考古专题一考古学的理论与实践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公选课
二十世纪以来中国考古大发现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1
开设此课程的意义与目的:
2
在世界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 当今学术界的“显学” 实证之学
5
认真听讲 记好笔记 阅读推荐参考书目 课堂纪律
4
对同学们学习此课程的要求:
3
开阔学生视野 拓宽知识面 了解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 培养民族认同感和爱国情操
01
02
03
04
夏鼐主编 《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年出版)
刘庆柱主编 《二十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年)
殷玮璋主编 《百年考古之谜》(中国经济出版社)
张之恒主编 《中国考古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宿白主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大考古发现》(文物出版社 1999年)
龚良主编 《中国考古大发现》(山东画报出版社)
05
06
参考书目:
01
考古学的理论与实践;
02
远古头骨之谜—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03
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存—仰韶文化半坡遗址;
04
东南古国—良渚文化的重大发现;
05
甲骨文的故乡、商代后期的都城—河南安阳殷墟;
06
周人的发祥地、中国青铜器的故乡—陕西周原遗址;
07
音乐史上的旷世奇观—湖北随县曾侯乙墓与编钟;
08
中国第一帝陵—陕西西安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课程主要内容:
01
千年古尸不朽之谜—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
02
两汉看徐州—徐州两汉文化;
03
莫高宝藏冠东方—甘肃敦煌莫高窟艺术与藏经洞;
04
古刹深藏佛世界—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的瑰宝;
05
神秘辉煌的地下宫殿—北京明十三陵与定陵的发掘
02

Archaeology 19世纪中叶产生于欧洲 20世纪20年代传入中国
夏鼐《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科学。”
03
2 .考古学的研究对象:
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实物资料(文化遗存),是物质的遗存。这是考古学与狭义的历史学的最大区别。狭义的历史学主要是依靠文献记载以研究人类历史。
专题一 :考古学的理论与实践
考古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01
考古学和历史学,是历史科学(广义历史学)的两个主要的组成部分。考古学的功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二、考古学的功用
研究历史主要靠两种材料:文献材料和考古材料
史前时代没有文献材料;历史时代文献材料的片面性
考古学补史的任务特别突出
一是补史,即用考古材料来补充文献历史的缺佚(失)。
王国维:“二重证据法”,即文献材料与考古材料相结合,互相验证,这样才有说服力。
4
“二重证据法”成为近现代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论。
5
二是证史,即用考古材料来验证历史文献。
1
封建史学:主要依据文献材料;
2
近代史学:讲求实证,即用实物资料来验证文献记载。
3
文献材料的缺点:主观性(史书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容易产生错误(流传过程中无意的讹误;有意的篡改);
三是纠史或辨史,即用考古材料纠正历史文献记载的错误。
当文献材料与考古材料发生矛盾时,应以考古材料为准。
考古材料的优点:成于当时人之手(第一手材料); “历劫而不变”;因此比文献材料具有更强的可信性。
如司马迁《史记·殷本纪》:殷先公上甲—报丁—报乙—报丙;
王国维依据甲骨文:上甲—报乙—报丙—报丁,纠正了《史记》的错误。
四是与文献材料相比,考古材料具有直观性、生动性的特点,可以为我们更好的继承历史文化遗产,增强我们的民族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