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第26讲家庭教育:千万别让孩子毁在注意力 】是由【海洋里徜徉知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第26讲家庭教育:千万别让孩子毁在注意力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千万不要让孩子输在注意力上》
《千万不要让孩子输在注意力上》
(主持人部分)
各位家长,大家晚上好!今天我们微课堂的题目是《千万不要让孩子输在注意力上》,课程将会在晚上20:00准时开始!
各位家长,我们的微课堂将会在1分钟后正式开始,请各位家长准备好纸和笔,做好听课准备!
各位家长,让我们一起倒数十个数,来开启今天的微课堂,10、9、8、7、6、5、4、3、2、1!
各位家长,掌声、鲜花送给我们的今天讲课的老师:
老师介绍:
接下来,有请XX老师带来精彩的讲座内容——
(主讲老师部分)
各位家长,大家晚上好!我是今天讲课的X老师,今天和家长们共同分享的主题《千万不要让孩子输在注意力上》
千万不要让孩子输在注意力上!(之一)
注意力是人们调整自己的思维,并使它指向、集中于一定事物时的心理活动。注意力调整着一个人的智力分配,控制着一个人的学习和行为,以便人们保持思想集中,从而使用必要的手段完成各项任务。
注意力是智力的基本因素,也是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的基础。注意力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注意力不集中是导致学习困难及学习成绩不好的一个关键因素。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入精神专注的境界后,对于学习会产生较愉悦的态度,进而能在最单纯的乐趣下获得最高的效率,捕捉更多的知识。想要进入这种持久专注的境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提高学生对眼前事务的关注,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正因如此,法国生物学家乔治
·居维叶说:“天才,首先是注意力。”学习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能否做到注意力高度集中,做到心中无杂念,不走神儿。所以,我们要特别加强培养学生持久专注的能力。
注意力的五个特征:
1.注意的指向性。注意的指向性是在某一瞬间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一个对象而离开了其他的对象。例如上课铃响之前,学生的注意指向可能是某一个游戏或某一个笑话,但上课铃响之后,学生的注意指向黑板前站立的老师而离开刚才的游戏或笑话,上课效果才有保证。
2.注意的集中性。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个对象上的集中。使事物在人脑中获得清晰和深刻的反映。上课时,要求学生把注意集中在老师的讲课上,假若学生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东张西望,那就是分心,他的听课效果自然会受到影响。
3.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集中指向一定事物所能持续的时间。注意的稳定性也被称为注意的持久性。如果注意能长时间集中于一定的对象而没有松弛或分散的现象,表明注意有很好的稳定性。如果注意极易分散,不断地从一种事物转移到另一种事物上,这就是分心的一种表现了。一般来说,小学生的注意力能保持15分钟左右,初中生能集中45分钟左石,高中生的注意力基本上与成人相同,能集中90分钟左右。所以每上完一节课,下课休息一会儿,活动一下身体,调整一下情绪,再进行下一节课的学习。有很多学生只能够保持很短暂的注意力,也就是说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形不成注意力的稳定性。
千万不要让孩子输在注意力上!(之二)
4.注意的分配性。注意的分配性是指有目的、及时地把注意分配到不同的对象。同学们在上课时,一边听讲,一边思考,一边记笔记,这就是一种注意力分配方式。怎样合理地分配注意力,而不至于顾此失彼,这是很重要的。有些同学只顾一字不漏地记老师讲的内容,但没有功夫思考;有些同学仅顾听,不愿思考一下,听而无味;也有的只顾着想,忘了听下去或忘了记笔记,其结果都会影响听课的效果。如果善于转移和分配注意,听讲时还要快速地想想,当听到重点的内容或老师补充教科书上没有的材料就简要地记一下,以帮助课后复上,以理解内容为重点,兼顾各方面,结果是大大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果,还培养了良好的注意的转移和合理分配能力。如果同学们不具备这种将听、记、想紧紧结合在一起“一心三用”的能力,也就是注意力的合理分配能力,是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学生的。
5.注意的转移性。注意的转移性是指有目的、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善于主动、迅速转移注意是很重要的。因为开始进行一种新的学习活动时,精力不能集中,注意还没有及时从旧的学习活动中转移到新学习活动中来,这也是分心的一种表现。例如,当学生听到老师讲了一个有趣的问题,脑子就一直想下去,不再注意老师后面讲述的内容,自然没有学习的效果。又如,如果一次考试失误,心里难过,这时就应赶快转移注意力,不要去想刚考过的科目,再想想下一场考试应注意的事项,这样的转移既可以解脱苦恼,又加强了临考准备。及时转移注意力,可使人适应情况的变化,根据需要,把注意力集中到新的任务上,这样才能完成一个又一个的任务。
注意力的转移能力是同学们听好课的关键。
注意力的好坏并不是先天遗传的,而是靠后天的学习培养和训练得来的。要想提高注意力、培养良好的注意品质就必须进行有意识的、专业的注意力训练。
很多小学生的家长认为孩子还小,注意力不集中,上课走神,多动一点没关系,长大一点后注意力会慢慢的好转,甚至连学校的老师也这样认为;这其实上是一个极大的误区和非常严重的错误观念!如果长期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并且不能够及时得到改善,就一定会演变到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比如:上课开小差、做作业拖拉错误多、考试时粗心大意,这些不良习惯一旦养成,不仅会影响孩子现在的学习,甚至还会影响孩子将来的工作和生活!学习成绩肯定就不好,工作和事业就肯定无成就。同时,孩子注意力本身的水平靠自然提高是非常有限的,这就是为什么到了中学之后,很多孩子明明很想学,却常常上课不由自主得走神,学不下去;明明非常聪明,智力非常高,却学习成绩不理想;考试题目明明会做,却常常由于粗心大意而出错!
所以,注意力差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相反还会形成粗心、马虎、自控力差等不良行为;注意力差绝不是小事情,所以家长们,要想让孩子的成绩由不好到好,由好到更好,注意力训练是必须的,也是刻不容缓的。小学阶段则是培养孩子注意力的关键期,也是最佳时期,再大一些到了初中以后想改变都很难了。所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好孩子的学习问题,就必须从改变和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入手;否则,孩子就可能输在所谓的注意力的“小事情”上!
孩子自控力差怎么办?
自控力差是注意力差的一种具体表现方式。要解决孩子自控力差的问题,前提是要解决好孩子的注意力,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从以下四个方面解决自控力:
1.引导将注意力集中在重要的事情上。经常有意地给他创设情景.如每天放学晚上回到家,利用还未吃晚饭前的时间,针对他爱看18:30分的动画片的表现,让他先学习10分钟课本知识,读书,写作业,复习,预习等都可,完成了就可以看电视,或做自己喜欢的活动,过了一段时间,又逐步把学习时间延长至15分钟,20分钟.......再给他做喜欢的事,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慢慢养成了。
2.引导注意力的保持。由始至终,利用自己的意志和力量控制注意力,不断地强化自己要做的事,比如听课,可以用“这堂课内容很重要,要注意听;或这次回答问题我一定要非常出色,声音响亮,并积极主动多发言,多争取回答好老师的问题。”
3.引导排除失败心理。在事情开始时,往往总是担心输赢。其实,只要一心一意地把要做的事进行到底,出乎意料的是当一个人达到这种境界时,往往效 果最佳;这就是说,要引导孩子相信自己,不要怀疑自我的潜力,自我怀疑几乎总是把怀疑变成现实,如考试时,老怕出错,结果还是出错,只有制止一味自我怀疑、担心,排除缺乏自信的心理,相信自我潜能的巨大,结果就一定会好。
4.进行抗干扰的锻炼。在自我控制力和集中注意力达到一定好转程度时,要达到不断巩固与提高的目的,就可以有意设计一些干扰进行训练,如在他学习时放些音乐、看电视、谈话、玩耍等。逐步孩子的抗干扰能力就会越来越强。
如何提高孩子的注意力?(之一)
提高学生注意力水平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最关键因素。从小训练孩子注意力,是奠定孩子学习知识时有一个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的基础,是每个孩子都必须加强训练的必修课。注意力训练主要解决学生上课走神、粗心大意、写作业慢、多动不安、考试易出错等问题,具体来说:就是系统的、专业的对孩子注意力的集中性、持久性、广度、分配及转移灵活性、稳定性等多方面进行训练,使孩子的注意力更专注、更持久、更稳定,并且能够正确地、及时地进行注意力分配和转移,从而提高孩子的反应能力,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也相应地持续提升!
提高孩子注意力的一般条件与方法:
1.科学的脑营养。某些食物的代谢途径不通畅,从而干扰了机体的整体新陈代谢,打破了神经传递的平衡,并引起大脑皮层各区的功能活动不平衡,因而表现出种种环行为问题,如过多的糖、油炸食物、食品的添加剂等均会引起冲动、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所以,很多食物都可以改善孩子的注意力问题,如富含钙、磷、镁、谷氨酸、维生素B族等的食物有助于使大脑保持良好的状态。能保持人体内钙和磷平衡的食品主要有:牛奶、海产品、豆类、绿叶蔬菜,以及芝麻酱等。
2.用兴趣吸引注意力。集中精神的最大障碍在于缺乏强烈的动机和兴趣。无论个别差异如何,每个孩子都会对他喜欢或感兴趣的事物集中注意力。只要孩子对事物感兴趣,学习就不再是枯燥的事情,就会产生专注,表现出惊人的注意力。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如果学生对学习具有浓厚的兴趣,就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稳定的有意注意,使学习变得积极、主动,从而获得良好的效果。另外,人的心情对注意有直接影响。如心情舒畅时,许多平时不容易引起注意的事物也能起注意。而心情抑郁时,平时能引起注意的事物,也不易引起注意。
3.用目标来维持注意力。让孩子充分认识自己做某件事情的意义和目的,是调动孩子注意力并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好学生之所以学习成绩好,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的学习目的明确,在学习中能集中和保持注意。大多数学生有“临时抱佛脚”的经历,为了考一个好分数,能在短期内排除干扰集中注意力复习;可是考试完后,任务完成了,又集中不了注意力。要让孩子保持对目标的专注,就要有意设定目标让孩子去完成,以此来培养他们的目标注意力。在学习时,目标越明确,对学习的意义就认识得越清楚,注意力就越能集中、稳定。
如何提高孩子的注意力?(之二)
4.控制心理疲劳以提高注意力。长时间的持续学习还容易产生心理疲劳。心理疲劳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有兴趣的学习到逐渐淡漠、兴趣消失,继而产生倦怠,注意力涣散,不能把握学习的要点;第二阶段,情绪上不愉快,注意力更加涣散,对学习有厌倦之感;第三阶段,疲惫不堪,不能再坚持学习。消除疲劳的主要措施是休息,保证足够的睡眠和营养,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另外,消除疲劳的主要措施是将学习内容多样化交替,每一学科内容的学习时间,最好不要超过1个小时,使大脑皮层的各个中枢轮流兴奋起来,先学1个小时的数学,紧接着学1个小时的语文,让大脑均衡地运转,以提高学习效率。在各课程交替学习的间歇,可以看看20分钟的小说或诗集,或听听英语磁带,那样效果会更好。
5.利用课堂听讲锻炼自已的注意力。课堂听老师授课是学生学校学习的基本方式,占学生学习时间比重较多,如能重视课堂学习,注意听讲,不仅能掌握好课堂知识,还会培养良好的注意的品质。一个人愈是对学习的意义认识明确,那么他愈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地学习,即使在有干扰的情况下,也能毫不分散其注意力而有效地继续其学习。学生在听老师讲课肘,应该边听边动脑筋思考。如果在课堂上只将注意力集中在听老师的讲课,不思考老师授课的内容,不理解这些内容,那么老师的声音会变成催眠曲,使你慢慢进入瞌睡状态。
6.提供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学习时,极容易被新奇的刺激于扰而分散注意力。要专心致志地学习,选择一个有利于学习的环境很重要。首先,要排除有噪音的干扰,特别是有意义的背景噪音更妨碍孩子集中注意力。其次,要减少视觉上的分心刺激。不要在学习环境张贴过多色彩鲜艳的字与画,更不要勤换环境中的摆设,减少环境中无关刺激以控制孩子注意行为。第三,挑选一套高度合适的椅子和桌子。因为桌椅不合适很快就会让人感到不舒服,容易疲劳,容易分心。另外,心态平静也很重要,有的同学为了节省时间,总是踩着点走进课堂或考场,这个时候气喘吁吁,胸口血液澎湃,无论是听讲、看书还是做题都不可能集中汪意力。
除上述之外,改善精神状态、提高自信心,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业成绩,改善时间管理、提高作业速度和质量,保持积极情绪、促进身心健康,提高自控能力、提高意志力等,也是进行注意力训练的重要组成部份;当然,更重要的是,上述六种提高孩子注意力的一般条件与方法,只能暂时性的解决注意力的一般性的、表面的问题,要想彻底、长期地解决孩子的注意力问题,必须让孩子参加专业机构的注意力专业训练, 才能全方位地确保注意力的改进和提高。
最后,X老师再次感谢你能够耐心聆听,相信此刻您更加了解孩子注意力的提升的手段和方法。xxx学校会不遗余力的针对孩子的问题、家长的困惑,提供更完善的微课堂,欢迎您每周五晚20:00—21:00准时聆听!
各位家长,再见,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