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食品风味与品尝2-香味 】是由【wyj199215】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7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食品风味与品尝2-香味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各种复合调味料的配方(重量,%)
03
02
01
香粉:桂皮43,八角15,陈皮6,小茴香5,花椒25,沙姜6。此粉麻辣带甜,香味浓郁长久。
香辣粉:辣椒干45,生姜干35,橘皮10,小茴香5,花椒5,味精少许。此粉具有香、辣、鲜三味。
咖喱粉:姜黄80,生姜5,辣椒干3,八角3,桂皮3,花椒3,芜荽子3。此粉色深黄,轻辣重香,是烹调咖喱鸡等中西名菜的必备调味品。
芥末粉:白芥籽80,松花粉20,此粉色黄,味辛辣刺鼻,多用于凉拌。风味独特。
01
怪十香:,,,,,,,,,。
02
辣根
03
Wasabia japonica
第一节 嗅觉生理学
香气是混合物所致
嗅觉:指挥发性物质刺激鼻腔的嗅觉神经而在中枢引起的一种感觉
产生令人厌恶的挥发性物质称为臭气
其中产生的令人愉快的挥发性物质称为香气
一般用香气值来表示某种物质在香气产生中的作用大小。香气值=嗅觉物质的浓度/阈值,若香气值小于1,则说明该物质在香气产生中没有发生作用。
嗅觉
食物的气味多是由多种挥发物质所组成
香气值(FU)
1
任何一种食品的香气都并非由一种呈香物质单独产生,而是多种呈香物质的综合反映。对香气贡献大的物质,被称为“头香物”。
2
呈香与否还与呈香物的含量有关。
3
香气值(FU)=嗅感物质浓度/阈值
4
FU<,该物质不引起嗅感。
5
FU越大该物质在食物中的引起的嗅感越强。
物理化学分类法
Amoore的分类法
樟脑臭、刺激臭、醚臭、花香、薄荷香、麝香、薄荷香、麝香、恶臭(腐败臭)、甜香。原臭,气味由这些原臭复合而成。
Harper的分类法
分成44类,如水果味、肥皂味、樟脑臭、醚臭、芳香、香料味、薄荷味、杏仁味、花味、甜味、麝香味、蒜味、鱼腥味、焦味、石炭酸味、汗味、草味、腐败味、粪味、树脂味、油味、腐臭味等。
气味的分类(二)
心理学分类法
Schutz和Wright的分类法(P104)
按嗅盲分类法
嗅盲,特异嗅觉缺失,其它嗅觉正常。
Amoore的原臭理论(类似于三原色理论)
表3-3
嗅细胞受体理论
嗅细胞中嗅觉受体的基因至少有1000种,每个嗅细胞只表达1种或几种受体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