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一(33张)课件 】是由【海洋里徜徉知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一(33张)课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他们在干什么?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邓小平文选》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执教人: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 江念念
准备
基石
新阶段
军事基础
理论基础
组织基础
新中国成立
人民代表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政治协商制度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军事基础——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
周总理曾指出:西柏坡是党中
央和毛主席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
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为什么这
么说?
重心转移: 乡村
城市
中心转移: 军事斗争
恢复和发展生产
2、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基本政策
总任务: 农业国
工业国
新民主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
●
●
●
理论基础
开国大典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毛泽东 1950年10月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
你认为新中国与旧中国有什么不同?
人民当家作主
探究二
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1)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新纪元
(2)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
1、建立的基础:地方各级人大的召开
2、建立的标志: 1954年 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
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内容:
国家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公民的义务和权力
确立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
特点:
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性质: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意义: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