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酶促反应动力学 】是由【kuailonggu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9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酶促反应动力学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三节 酶促反应动力学
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
分类
主要因素
浓度因素
酶浓度 、 底物浓度
效应物浓度
外部因素
温度、压力、介电常数
离子强度、pH
内部因素
S及效应物的结构
酶的结构
单S反应: 异构酶 水解酶
裂解(合)酶(大部分)
多S反应: 氧化还原酶 转移酶 合成酶
水解酶为假单S,水过量,浓度恒定
1902年 Henri 研究蔗糖酶底物动力学过程
一、S浓度的影响
(一)影响
据这个结果,提出“中间产物学说”
E+S ES E+P
k1
k2
k3
非酶促
[S]很小,酶未被饱和,V取决于[S]
[S]加大后,酶逐渐被饱和,V与[S]不成直线正比
[S]→∞所有酶均被S饱和,Et ES v=Vmax [S] V不变
(1)直线 [S]→0 V=k[S]
对S为一级反应
(2)曲线 对S介于零级和一级 混级反应
对酶一级反应
(3)水平线 对S 接近零级反应 [S]→∞ v = Vmax
对E v =k[E] 一级反应
曲线方程
v =
Vm · [S]
Km + [S]
曲线分为三个阶段
条件:(1)[S]>>[E]
ES的形成不会明显降低[S] [S]>100 Km
如[S]=10-3M [E]=10-8-10-9M
(2)测初速度
P→0 k-2→0
(3)a 达到平衡点(Michaelis)
ES→P+E 极慢,整个反应速度v =k2[ES]
E+S ES 可逆反应,极快平衡
(二)米氏方程(Michaelis-Meten方程)
在一定时间内物质不断变化,但中间物的
生成和分解速度相等,浓度变化很小。
E S: v生成 = v分解
b稳态(恒态)(Briggs-Haldane)
反应后极快达到稳态
concentration
[ES]
k
k
k
[S]
[ES])
([Et]
1
2
1
+
=
-
-
= Km (Michaelis constant)
=(k-1 + k2)[ES]
k1[E][S]=k-1[ES] + k2 [ES]
E + S ES P + E
k-1
k1
k2
k
k
k
1
2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