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9-1放射诊断影像质量管理及评价.ppt

格式:ppt   大小:435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9-1放射诊断影像质量管理及评价.ppt

上传人:yuzonghong1 2018/3/9 文件大小:43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9-1放射诊断影像质量管理及评价.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九章放射诊断 影像质量管理及评价
学习目标
、基本要求和QM、TQM的内涵;质量管理活动的基本程序;模拟与数字放射诊断影像质量评价的异同。
、环境照度大于100Lx时视读X线照片影像,对医师识别影像信号(病灶影像)的影响,并说明解决办法。
(LP/mm)特性;由真阳性概率P(S/s)为纵坐标与假阳性概率P(S/n)为横坐标做出的ROC曲线围成的面积值(Az),其大小范围为:﹤Az≤1的意义;综合像质评价法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放射诊断影像质量管理
一、质量管理理念的提出
放射影像诊断的正确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影像质量,影像形成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存在导致影像质量下降,使影像提供给诊断医师观察的信息丢失。
1979年和1980年美国弗吉尼亚州有关放射界人士召开了放射诊断及核医学的质量保证程序认定会议,确定了照片影像质量管理体制。
一、质量管理理念的提出
1980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慕尼黑召开了“放射诊断的QA研讨会”,并于1982年出版了《放射诊断的质量保证》一书,推动了放射影像诊断质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QM)工作发展。
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mission; IEC)和国际标准化组织(nization standardization;ISO )在医学影像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质量管理理念的提出
1987年,mission of the munities,CEC)制定了放射诊断影像质量标准(quality criteria for diagnostic radiographic images)。
1995年, CEC发表了第三稿文件,对像质的评价标准又进行改进。
一、质量管理理念的提出
我国的医学影像质量管理活动起步较晚, 198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世界卫生组织(WHO)编写的《放射诊断的质量保证》一书的译文。

1988年我国第一个放射质量控制中心在浙江省建立。与此同时,国家卫生标准技术委员会放射卫生防护分会提出了制定“医用放射诊断质量保证标准”的计划。
一、质量管理理念的提出
1991年、1996年和1999年中华放射学会技术组分别在大连、南京、沈阳召开了第一届、第二届和第三届全国X线诊断影像QA和QC研讨会,并组织制定了《X线摄影中5个典型部位的综合评价标准》。
国家卫生部分别于1993年、1995年颁布了《医用X线诊断放射卫生防护及影像质量保证管理规定》、《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应用管理暂行办法》等法规,并宣传、推广影像QA、QC的计划和实施方法。
二、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一)国际标准化组织管理理念
ISO与医学影像技术有关系的组织是技术委员会(mittee,TC)。1998年ISO的技术管理委员会(technical management board; TMB)正式提出确定新的ISO/TC215。
质量管理原则
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质量管理体系基本原理
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