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郑州市第五十八中学2025年七年级下册期末科举制专题测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68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郑州市第五十八中学2025年七年级下册期末科举制专题测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mama 2025/5/2 文件大小:6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郑州市第五十八中学2025年七年级下册期末科举制专题测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郑州市第五十八中学2025年七年级下册期末科举制专题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是由【mam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郑州市第五十八中学2025年七年级下册期末科举制专题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 1 页
科举制专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2025·福州)这一制度创立于隋朝,由国家设立科目,定期举行统一考试来选拔官吏。该制度是()

2.( 2025•天门)孙中山曾说:“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他所说的这种考试制度在我国正式诞生于(  )
A.隋文帝时期 B.隋炀帝时期 C.唐太宗时期D.武则天时期
3.( 2025·南京)“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微之际。”“进士科”的作用是(  )
巩固了西周统治 B.改善了选官制度C.加强了经济交流 D.妨碍了中外往外
,不正确的是( )
 
D. 推动了唐朝崭新局面的出现
5.( 2025•恩施州)“朝我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反映了我国古代比较完备的选拔官员的制度-科学制度,下面关于科学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隋文帝时开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创立
②分科考试、择优录取是科学制度的基本特征
③进士科是皇帝为选拔“非常之人”而设的特科
④科举考试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代诗歌的繁荣
⑤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考试。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③
6.( 2025·潍坊)史学家吕思勉说:“进士科是始于隋的,其初尚系试策,不知什么时候改试了诗赋,唐时,进士科虽亦兼试经义及策,然所重的是诗赋。”这一变化导致了()
A.隋朝短命而亡 B.唐诗繁盛辉煌 C.市民文化兴起 D.科学技术发展
,统管京师六学。律、书、算学为明法、明字、明算输送考生,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为进士、明经两科输送考生。对该材料理
第 2 页
解最准确的是( )
A.学校教育服务于科举制 B.学校教育内容为儒家经典
C.科举制促进了文学的发展 D.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
8.( 2025·江苏泰州)右为《雁塔题名》拓片图(部分),雁塔题名是科举及第后新科进士的最高荣耀。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创立并完善于隋唐时期 ②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 ③为读书人创造了绝对公平的竞争机会 ④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一定程度上说明科举制度( )
A. 保证了选官的相对公平 B. 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官员素质
C. 严重束缚了士人的思想D. 保证了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
10.( 2025广东)唐朝科举,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明经科的录取率约为十分之一,进土约为六十分之一;科举出身的官员占全部官员的比例略多于十分之一。从材料中得到的信息是( )
① 科举制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 ②科举制是政府选官的主要来源
③科举选拔的标准是择优录取 ④科举考试基本年年进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其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与“金榜”有关的进士科、殿试,分别开始于( )
A. 秦朝、唐朝 B. 唐朝、唐朝 C. 隋朝、隋朝 D. 隋朝、唐朝
12. 有的西方学者称科举制度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科举制度就是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B. 唐代创立并完善了科举制度
C. 激发了读书人的自信和热情,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第 3 页
D. 扩大了统治基础,强化了中央集权
13.( 2025云南)唐朝的“开放”是全面的开放,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下列能说明唐朝选官制度开放的是( )
A.
. 长安是座国际大都市
14.( 2025·聊城)下面是东晋至北宋时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示意图.唐宋时期这一比例变化与下列哪一制度的实行密切相关?( )
A世袭制
,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是( )
C.《资治通鉴》
16.(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外国学者论中国的科举制度:最初的考试完全是综合性的,强调儒家的经典著作,但也包括其它科目。渐渐地,这些考试集中于文体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从理论上说,官职之门向一切有才之士敞开,但实际上却有利于那些有足够财力进行多年的学习和准备的阶层。这并不意味着,统治中国的是世袭贵族阶层,相反,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遏制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美)斯塔夫利亚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由谁创设的? (2分)科举考试科目繁多,一般以什么科为重要?(2分)
你认为科举制度的实施与唐朝的繁荣有何关系? (2分)
材料中论述的科举制度有何作用?(2分)
随着新课程改革,历史学科考试形式发生了变化,想一想,这是为什么?(2分)
17.(10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万历二十六年状元赵鼎忠的殿试卷)
材料二 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g
第 5 页
òu)中矣”。 ——王定保《唐摭言》
材料三 由于进士科主考诗赋……有力地推动了唐朝社会各个阶层对诗歌的热爱,大大刺激了诗人的创作,终于使唐诗走上中国古代诗歌的最高峰。
——郭桂花《论科举制度与唐诗的繁荣》
材料一中的殿试卷与哪一制度有关?(2分)这一制度正式诞生时在位皇帝是谁?(2分)
材料一的“殿试”最早是哪位帝王创造的?(2分)
根据材料二、三,概括“科第之设”的历史作用。(2分)
(4)谈谈你对考试舞弊的看法,并就如何杜绝此现象,提出自己的建议。(2分)
科举制专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B
C
B
B
A
C
B
B
11
12
13
14
15
D
B
C
D
A
二、非选择题(16题10分,17题10分,共20分)
16.(1)隋炀帝(2分)进士科(2分)
(2)科举制是一种新的选官制度。它通过较为公平的考试,使得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进入各级政权,扩大了统治阶层的基础,为唐朝的繁荣、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人才。(2分)
(3)提供了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制度,但也扼制了人们的创造力。(2分)
(4)有助于改变单纯对历史知识的机械记忆,培养动手能力和历史学习兴趣等。(2分)
17.(1)制度:科举制度(2分) 在位皇帝:隋炀帝(2分)
(2)武则天(2分)
(3)改善了用人制度,广纳人才;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2分)
(4)(1)看法:一,作弊首先是一种对自我不信任的表现。因为感觉自己学习不扎实才会作弊,久而久之会形成不良心理;二,作弊是一种不良道德,没有做到忠诚应考,失去了诚信,也就是失去了做人的基本意义;
第 5 页
三,作弊是对学习的一种本质性的否定,考试的原意就是为了检验学习效果的,作弊使考试失去了意义;四,作弊一旦被发现,还会受到一定得惩罚。(1分,只要言之有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分)
(2)建议:一是加强考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教育他们明确考试的真正意义。
二是加强考试监管,从监考手段上进行创新,杜绝作弊。
三是加大对考试作弊的处罚力度。杀一儆百。(1分,只要言之有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