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2025年《行路难》的阅读答案(共篇) 】是由【平平库】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行路难》的阅读答案(共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行路难》的阅读答案(共篇)
篇1:《行路难》阅读答案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加以赏析。(2分)
?(答两点即可)(2分)
22.(2分)引用典故委婉含蓄表达了诗人内心充满希望,渴望自已得到重用。(也可从其他方面赏析)
23.(2分)(1)巧用历史故事;
(2)夸张的`手法,形象的比喻;
(3)跳跃式的结构,诗人感情激荡起伏、复杂变化。(一点1分,答两点即可)
篇2:行路难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行路难
张籍
湘东行人长叹息,十年离家归未得。
弊裘羸马苦难行,僮仆饥寒少筋力。
君不见,床头黄金尽,壮士无颜色。
龙蟠泥中未有云,不能生彼升天翼。
①弊:同“敝”:破旧的。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与李白的《行路难》一样都属于乐府杂曲歌辞,均为古体诗。
B. 首句“长叹息”总领全诗,引出下文“湘东行人”对自身境遇的叹息。
C. “壮士无颜色”写出了壮士面对窘境,容貌意态不再像往昔那样昂扬。
D. 本诗第七句采用了比喻手法,把泥中的蟠龙喻为盘曲泥泞难行的道路。
15. 结合全诗,分析“湘东行人”的情感。
14. D 15. (1)表达了“湘东行人”淹留他乡的羁旅之愁。“十年离家归未得”直接点出游子淹留之久,归家不得的乡愁;(2)写出了“湘东行人”穷困窘迫的惆怅无奈。“弊裘羸马”“饥寒”等写出游子窘境,因“黄金尽”而“无颜色”写出壮士气短无助。
(3)抒发了“湘东行人”时运不济,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龙蟠泥中”喻指“湘东行人”时运不济,“不能生彼升天翼”则表达了“湘东行人”对自己怀才不遇境遇的愤懑。
篇3:行路难阅读答案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阅读理解
1、第二句连用了停、投、拔、顾等几个动词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和感情的激荡变化。
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
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
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的艺术手法是什么?简要分析。
用典。运用姜尚和伊尹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遇到明君建功立业的愿望,对前途仍抱有希望。
4、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从怀才不遇和仕途不顺的苦闷茫然,变为对仕途前程的期盼,再到坚信。
5、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明;
答: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如结尾的两句,表明诗人在仕途遭受重大挫折,心情极为苦闷之时,仍然对前途充满信心。
阅读练习一:
1、①诗中表现诗人内心苦闷抑郁和感情激荡变化的四个动作是:停 投 拔 顾 ②作者唱出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展望的两句诗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
答: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
3、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明。(2分)
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如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对前途仍然充满信心。
4、.这首诗中诗人以行路难比喻 。 世道险阻
5、诗中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内心情感?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反映了李白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
6、.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谈谈你的看法。不是写实此处冰塞川、雪满山用其象征意义,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
7、.联系全诗,解释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并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答:有一天一定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渡过沧海。意思是:总会有一天,能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8、写出与下面典故对应的人物。
A 垂钓碧溪吕尚B 乘舟梦日边伊尹C 长风破浪宗悫
9、、停、投、拔、顾,四个连续动作,形象地显示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10、诗歌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高昂乐观思想感情。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诗分别含有吕尚(姜太公)和伊尹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朝廷重用的思想感情。
11、《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答:这两句诗是全诗的高潮,长风、破浪、直挂、济沧海,这些词一气贯下,尽扫前面茫然苦闷带来的沉郁之气,将诗情推向一个境界开阔的顶点。在此,我们听到诗人充满信心和展望的强音:尽管前路阻碍重重,但总有一天,可以乘风破浪,到达理想的彼岸。这两句诗突出地表现了诗人倔强的相性和执著追求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后人常以这两句诗自勉或鼓励他人执著追求理想
12.以下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C.诗中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远大的抱负必能实现的豪迈气概。
13.这首诗反映出诗人当时怎样的矛盾心理?
15.开头两句怎样写盛宴?其作用是什么?
16.停杯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7.渡河登山的描写象征什么?
18.诗中典故的含义各是什么?用典达到怎样的效果?
12、A
13、反映出诗人既苦闷、迷惘、愤慨又积极、乐观、执着的复杂心理。
14、这首诗的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解析:
诗歌开篇四句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中间四句紧承心茫然,正面写行路难。而此间想到吕尚(九十岁在磻溪钓鱼,得遇文王)和伊尹(在受汤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又给诗人增加了信心。行路难再四句则写当他的思路回到眼前现实中来的时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艰难。结尾二句,经过前面的反复回旋以后,境界顿开,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此可谓:卒章显志,云开日出。
答案:
此两句在全篇中起到卒章显志的结构作用。诗歌四个层次跌宕起伏,弥散着失意困顿和前途渺茫的惆怅,但尾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句意则显得高昂乐观,境界顿开,表达对未来的期望以及对实现理想的向往。
15.金樽、玉盘,极言器皿之华美;清酒、珍馐,极言酒食之精美;十千、万钱,极言价值之昂贵。如此美酒佳肴,更兼知交挚友,嗜酒见天真的李白若在平时,会须一饮三百杯,但诗人却停杯投箸不能食,这就反衬出诗人强烈的思想情绪,推动诗情的发展。
16.端起又放下酒杯,拿起又摔下筷子,离席拔剑又四顾茫然,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直接表现出遭受挫折后怅然若失、郁怒愤慨、心潮难平而又茫然失措的情态。
17.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概括现实生活中四处碰壁的深刻感受,具有比兴作用:冰雪喻阻遏之冷酷,满塞喻阻遏之严重。
18.吕尚九十岁垂钓于盘溪水而遇文王,伊尹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不久受商汤礼聘,诗人以此表达自己虽然归隐但仍然希望得到重用,也一定会东山再起的复杂的情感。乘风破浪是坚信自己终有一天要像刘宋名将宗悫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长驱万里,到达人生理想的彼岸。使用这些典故,以较少的文字,表达出复杂丰富甚至是不便直率说出的思想感情。
阅读练习二: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4分
(2)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诗人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请举例说明。3分
3、展开合理想象和联想,描绘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所展现的画面。(2分)
4、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了哪两个典故?其用意是什么?(2分)
5、联系全诗,谈谈你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的理解。(2分)
(1)描写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诗人悲愤、失望的心情。
(2)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如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
3、他端起酒杯,却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又把筷子撂下了。因为精神苦闷,所以眼前摆着这么多美味佳酿,也难以咽下。他离开坐席,拔出宝剑,举目四顾,心中茫然。
(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每句描绘1分。)
4、一是引用了姜太公渭水河边垂钓,遇周文王,被重用的典故;二是引用了伊尹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之旁,不久受到国君重用的典故。诗人的用意是为了表明他虽遭权贵的排挤,但对从政仍有所期待,仍希望有一天会被朝廷起用,为国家做出一番事业。
(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每问1分。)
5、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我相信仍将会有一天,我一定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也就是说:总会有一天,能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突出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远大理想的执著追求和实现愿望的坚定信念。
(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诗句大意得1分,诗人的思想感情得1分。)
6过全诗,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
7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表达作用?
8.诗中采用吕尚和伊尹这两个典故,用意是什么?(3分)
9.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现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3分)
10、写出与下面典故对应的人物。
A 垂钓碧溪 B 乘舟梦日边 C 长风破浪
11、、、、四个连续动作,形象地显示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12、诗歌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 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6一个虽饱含苦闷,愤懑迷茫之情,却又充满信心,执著地追求理想,满身豪气的诗人形象。 (与诗歌内容相符的表达即可)
7 用了四个三字短语,节奏短促,反复咏叹,1分,表达了诗人对理想抱负不能实现的感叹或感慨、迷茫等。1分
8.表明诗人对自己未来的从仕之路仍有所期待。
9.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执着追求和信心。
10、A 吕尚 B 伊尹 C 宗悫
11、停、投、拔、顾
12、高昂乐观
这是李白写的三首《行路难》的第一首,这组诗从内容看, 应该是写在天宝三年(公元774年)李白离开长安的时候。
李白(7762年),字太白,汉族,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之称。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⑴樽:古代盛酒的器具。斗十千:形容酒价昂贵。
⑵珍羞:珍贵的菜肴。羞,同馐,食物。直:通值,价值。
⑶闲来垂钓:传说吕尚(姜太公)末遇周文王时,曾一度垂钓于磻溪(今陕西宝鸡东南)。乘舟梦日边:相传伊尹在受商汤聘请的前夕,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之旁。姜尚和伊尹都曾辅佐帝王建立不朽功业,李白借此表明对自己的政治前途仍存极大的希望。
⑷长风破浪:据《宋书宗悫传》载:宗悫少年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济,渡过。
金壶装着的清醇美酒每斗十千文,
玉盘盛着的美味佳肴价值万文钱。
停杯投筷吃不下去,拔剑四望心中茫茫然。
想渡黄河冰塞住河流,想登太行雪布满了山岭。
空闲时在碧绿的溪水中钓鱼,忽然又梦见乘舟从日边经过。
行路难啊,行路难,歧路多啊,如今身在哪里?